6歲女孩夜夜夢中驚坐起,專家:警惕「兒童鼾症」

2025年03月22日12:10:41 育兒 2476

三湘都市報3月22日訊(文/視頻 全媒體記者 高煜棋 通訊員 喬木 梁輝 劉小白)6歲女童經常做噩夢,夢中尖叫坐起,家人以為是受了驚嚇,用土方子治療,癥狀反而愈加嚴重。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專家診斷,引起孩子噩夢連連、夢中驚醒的罪魁禍首是「兒童鼾症」。

醫生提醒,孩子要警惕這種疾病。

6歲女孩夜夜夢中驚坐起,專家:警惕「兒童鼾症」 - 天天要聞

6歲女孩每天夢中驚叫坐起

家住湖南嶽陽的李小玥(化名)從3歲多開始就經常因感冒引發扁桃體炎,吃藥打針是常事,4歲多開始出現睡覺打鼾。家人沒當回事,還覺得孩子打鼾是睡得香。

2024年底開始,李小玥頻繁出現晚上睡覺時突然坐起,叫著說做了噩夢,躺下後又鼾聲如雷。家裡老人認為是受了驚,按照鄉下習俗應對,不僅癥狀沒有改善,反而發作越來越頻繁,還出現晚上尿床和白天精神萎靡、上課打瞌睡。父母只能從外地辭工回家,帶她到處看病。

近日,李小玥在家人的帶領下,來到湖南省人民醫院耳鼻咽喉頭頸外科肖旭平主任醫師處就診,診斷為「兒童鼾症」,被收入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一病區住院治療。

肖旭平帶領手術團隊在全麻下為孩子施行等離子下扁桃體及腺樣體摘除術。術後,李小玥鼾聲消失,缺氧癥狀明顯緩解,睡覺時不再驚醒,第二天醒來後一改平日精神不振的模樣。

3月22日,記者從醫院了解到,李小玥目前已順利出院,家長特意送上錦旗表示感謝。

「兒童鼾症」發病率有所增長

據統計,我國有約1.5億人睡覺時打鼾,30歲以上人群中30%打鼾,40歲以上人群中40%打鼾,而且隨著年齡增長,越來越多的人會加入打鼾隊伍,到65歲之後,一半的人都無鼾不眠;此外,隨著兒童扁桃體、腺樣體肥大越來越常見,「兒童鼾症」的發病率也有所增長。

肖旭平指出,兒童打鼾絕不是睡眠質量高,更不是鼾聲越大福氣越大;相反,打鼾可能給處於生長發育期的兒童青少年帶來缺氧損傷、面容改變、心肺負擔、睡眠障礙等風險。

如果孩子出現夜間打鼾、反覆覺醒、夜尿頻繁,白天注意力不集中、嗜睡、記憶力下降、學習成績差等現象,應儘早前往耳鼻喉專科進行檢查。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