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2025年03月18日16:53:04 育兒 1236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當下,人們對生活質量與健康越來越重視。

一場關乎食品、醫療、日常用品等各行業的315晚會,再次讓大家重新審視身邊的日常必需品。

其中有4樣頻繁登上了各大媒體的曝光名單。

下面,我們就一同來了解這4種產品可能存在的安全風險,以及如何科學地選購和規避。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一、衛生巾

依舊有不少女性朋友抱著「湊合用就行」的想法,尤其是一些衛生巾打著低價、促銷的旗號,吸引了大批消費者。

然而,「低價不代表實惠,便宜後面或許隱藏著健康風險。」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在今年的3·15晚會中,有企業被曝光使用疑似醫療廢料、臟污潰爛的黑心棉,甚至翻新過期或報廢產品重新包裝銷售。

這樣做不僅有違商業道德,更直接威脅消費者健康。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衛生巾作為與女性私密部位緊密接觸的產品,一旦原材料不達標,就可能引發婦科炎症、過敏,甚至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個別作坊式廠商常常省略重要的殺菌消毒環節,有些生產環境佳不佳先不論,工人徒手操作,毫無防護措施,車間通風情況也令人堪憂。

這些都可能成為細菌的溫床,整個生產過程缺乏最起碼的衛生標準。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面對令人眼花繚亂的衛生巾品牌,消費者該如何抉擇?

首先,選購時一定要留意產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廠名廠址、執行標準、廠商信息是否齊全。

最好認準「醫用級認證」或正規大廠常年在行業里保持良好口碑的品牌,至少能夠提前跨過低劣原材料的那道坎。

對於單位、酒店等團購大宗採購,更需加強甄別,不要因為低價而讓健康打折扣。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二、一次性內褲

出門旅行、住酒店、產後護理……很多人習慣買一包一次性內褲圖方便。

的確,一次性內褲節省了洗護成本,似乎能讓生活變得更輕鬆。

但背後的衛生風險卻一再被媒體曝光。

一些品牌聲稱「輻照滅菌」或「無菌內包裝」,但經檢測後才發現,「所謂的滅菌根本沒達標,甚至形同虛設。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在某些生產車間里,堆疊了無數尚未封裝好的內褲原料,工人又缺乏衛生保護,導致病菌真菌有機可乘。

這樣的產品如果穿在身上,特別在私密部位的貼合,更可能造成皮膚瘙癢、紅腫、甚至引發泌尿系統和生殖系統感染。

一些低價一次性內褲採用劣質無紡布,並添加過量的增塑劑柔順劑

還有個別廠商為了產品看起來更潔白,會使用漂白劑熒光增白劑成分。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長期接觸這些化學殘留物,可能會干擾內分泌乃至累及身體多個系統。

如果確實需要一次性內褲,盡量優先選擇「純棉材質、經過消毒認證且有獨立包裝」的產品。

對於本身就易過敏、肌膚敏感的人群,可增加備用可重複清洗的棉質內褲,以減少潛在的化學物質殘留影響。

減少囤貨,定期更換庫存,一次性內褲放置過久也可能滋生細菌。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三、嬰兒紙尿褲與拉拉褲

嬰兒紙尿褲和拉拉褲是新生兒家庭最常見的消費品。

儘管現在電商促銷不斷,網購渠道多樣,但「給孩子用的東西,容不得半點馬虎。」

在一些不法商家那裡,紙尿褲或拉拉褲的「二次翻新」已經形成一條灰色產業鏈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殘次品、未達標產品,甚至是已經過期的貨物,都可能被低價集中回收,重新拆分再進行各種「美容式」加工,最後以次充好進入市場。

這樣的紙尿褲在外表上也許無差,但它沒有經過正規的殺菌和品控,對嬰兒嬌嫩皮膚的影響可想而知。

久而久之,不少寶寶出現紅疹、過敏、甚至出現皮膚潰爛,都可能與此類劣質產品有關。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如今,有些拉拉褲強調「輕薄透氣」,主打「秒吸收」與「透氣纖維」。

事實上,這些功能與高分子吸水樹脂(SAP)息息相關。

如果SAP的含量或質量不過關,吸水性不佳,很容易導致漏尿,刺激臀部皮膚。

有些廠商為降低成本,會在透氣性和彈力等指標上打折扣。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家長往往看不到內部材質,因而也更難分辨。

如果條件允許,可嘗試「先小量購買、對比試用」,看寶寶皮膚反應、吸水性與透氣性。

選擇正規渠道、大品牌、「通過皮膚刺激性測試的認證」,也是相對保險的方式。

「避免大量囤貨」,也是許多育兒專家提醒的重點:紙尿褲和拉拉褲如存儲不當,吸水材料老化,使用效果易大打折扣。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四、毒紙巾

普通紙巾是我們一日三餐、洗手擦嘴離不開的「好夥伴」。

然而,不是所有的紙巾都像看上去那麼「純白無瑕」。

部分不良商家為追求「更白、更柔」的視覺和觸感,往往會添加過量的漂白劑與熒光增白劑。

市面上某些劣質紙巾使用的原料並非原生木漿,而是含有大量回收廢紙、工業廢料。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這類原料本身顏色泛黃或灰暗,需要「大劑量的漂白和熒光添加」才能讓紙張在成品上看上去「乾淨」。

如果長期使用含有過量熒光增白劑的紙巾,熒光物質可能殘留在皮膚表面,透過皮膚屏障進入體內或口腔。

雖然目前沒有大規模證據表明一次性少量接觸一定會導致嚴重疾病,但長期、大量的接觸或許是不可忽視的安全隱患。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過度使用漂白化學物質的紙巾,往往在生產過程中也缺乏必要的滅菌消毒。

我們平時用紙巾擦拭口部、鼻腔、臉部,或用於餐具表面,這些都可能讓過量的化工殘留物接觸呼吸道或消化系統

對於免疫力較弱的人,比如嬰幼兒、老年人或患有慢性病的群體,這種風險需要格外注意。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想要避開「毒紙巾」,要從購買時就做好功課:

「優先選擇原生木漿或原生竹漿紙巾」,不要貪圖廉價紙巾。

識別包裝是否標註「GB/T 20808」或其他正規國家標準;

簡易檢測法可將紙巾浸泡在水中,看其是否出現明顯掉色或異常漂浮物。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結語

在這次3·15晚會曝光之後,許多人開始反思日常點滴的消費習慣,或許正在潛移默化地影響我們的身體。

衛生巾、一次性內褲、嬰兒紙尿褲及拉拉褲、紙巾,這些看似平平無奇的生活用品實際上與我們、與家人的健康息息相關。

有人問,為什麼負面新聞總要上熱搜?因為只有當問題浮出水面時,我們才有機會進行糾正與防範。

真的健康衛生用品,往往能找到完整的廠商信息、生產標準與檢測報告。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如果發現家裡還在使用一些三無產品或來源不明的翻新貨,最好立即停止使用併合理處置。

回頭來看,著名的「塌房」紀錄片警示我們:「每一次曝出的劣質產品,都在警醒整個行業,也倒逼廠家要合規生產、要承擔社會責任。」

而我們自己,也需要對消費行為保持審慎。

對家庭健康來說,沒有什麼成本是「省不得」的。

3·15後,這4樣生活用品「塌房了」,家裡有的趕緊扔了吧! - 天天要聞

保留警覺心,學會鑒別,放棄低劣產品,用好自己兜里的每一分預算,這才是對生活與健康最真誠的尊重。

3·15曝光的不僅是產品缺陷,更是一種責任意識的喚醒。

我們期待著未來的市場監管越來越嚴格、消費環境越來越透明,也更期待有更多人在面對選擇時,懂得用科學態度捍衛自己的健康權益。

讓我們一起,從今天起正確認識、科學選擇,守護每個人平凡卻寶貴的身體健康。

[免責聲明]文章的時間、過程、圖片均來自於網路,文章旨在傳播正能量,無低俗等不良引導,請觀眾勿對號入座,並上升到人身攻擊等方面。理性看待本事件,切勿留下主觀臆斷的惡意評論,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本文如若真實性存在爭議、事件版權或圖片侵權問題,請及時聯繫作者,我們將予以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