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真正厲害的人,是懂得「共生」的人

2025年03月16日13:40:21 育兒 5894

如果你在農村生活過,一定看過白鷺停在牛背上的畫面。

動物學家發現,白鷺會捕食牛背上的寄生蟲,還能吃到被牛驚飛的蟲子。

牛身上的蟲子少了,免除了很多的痛苦,因而很是歡迎白鷺的到來,這就是共生關係的體現。

人,往往是自私的,總是在趨利避害,習慣把他人當成對手,防人之心不可無。

那些厲害的人,才懂得「共生」的智慧,就像牛和白鷺一樣,互相利用,讓利益最大化。

三國時的曹操,之所以能坐鎮中原。不是他一個人的功勞,而是依靠了強大的群體,他把共生關係,用到了極致。

01

和他人共生,形成利益的團體。

和劉備、孫權可以相提並論的曹操,並沒有和他們一樣的身份,曹操並沒有稱帝。

從歷史上說,他是曹魏政權的奠基人;也是以漢天子的名義征討四方的人。

他和袁紹一起討伐董卓,接著把受制於董卓的漢獻帝,迎接到許縣。

有人勸說曹操,要取代漢獻帝,曹操不同意,反而把兩個女兒嫁給了漢獻帝,做了親戚。

曹操所有的官職,都是漢獻帝封的。

他在文章中寫道:「身為宰相,人臣之貴已極,意望已過矣。」

一輩子能混到宰相的位置,已經足夠了。曹操希望出人頭地,但是對自己的慾望,是有所克制的,也權衡利弊,不讓自己變成出頭鳥。

曹操的手下,有一個叫司馬懿的人。後來,司馬懿取代了曹魏,平定了天下。

很多人責備曹操,說他養虎為患。

其實曹操對司馬懿的野心,是知道的,在一次聊天中,曹操對兒子說:「司馬懿非人臣也,必預汝家事。」

明知司馬懿會如何,但是曹操還是加以利用,畢竟他需要人才輔佐自己。

他還多次發布求賢令。在《短歌行》中說:「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只要和周圍的人團結一心,自己的事業就會得到很多人的輔佐,圈子也會擴大。

人在社會上混,和周圍的人友善一點,形成利益團體,達成共同目標,才能走得更遠。

曹操:真正厲害的人,是懂得「共生」的人 - 天天要聞

02

和自己共生,接納自己的正反面。

曹操有一句話,讓人心寒:「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

很多人從這句話,看到了曹操心狠手辣,不顧人情的一面。

曹操還有一些令人費解的行為。

比方說,有一次他要接待匈奴使者,又擔心自己的外貌不夠好,於是請人扮演自己,他在一旁做侍衛。

使者看出了端倪,說:「接待我的人,不一般,而那個帶著刀,在一旁做侍衛的人,才是真英雄。」

還比方說,有一天,曹操命令士兵,不能夠動百姓的麥子,若是動了,格殺勿論。

忽然,曹操的馬跳起來,糟蹋了麥子。大家都說:「算了。」他卻把自己的頭髮割下來,狠狠地教訓自己。

李瓚說:「時將亂矣,天下英雄無過曹操。」

孫權:「其惟殺伐小為過差,離間人骨肉以為酷耳,御將自古少有。」

外人對於曹操的評價,也是褒貶不一的。

但是曹操並沒有因為外人的指指點點,就放棄做自己,始終是一個「多面人」。

哲學家巴哈歐拉說過:「人類如鳥,有雙翼,一翼是男,一翼是女。除非兩翼健壯並以共同的力量來推動它,否則,這隻鳥不能飛向天空。」

每個人都有正面和反面,陽光或陰暗;善良或惡劣;果斷或猶豫;成功或失敗......我們不無法去除一個面,保留一個面。

就是世上最善良的人,也有一些惡念,甚至曾經是一個犯錯的人。

讓自己的多面共生,人就沒有了內耗,精神是通透的。

好的人生,苦而不言,喜而不語;成不驕,敗不餒。這就是多面共存的成功狀態。

曹操:真正厲害的人,是懂得「共生」的人 - 天天要聞

03

消除無法共生的人,保護共生群體。

在這個世界上,和我們共同生存的,不一定都是美好的,也有滿目的罪惡和悲傷。

因此我們不能讓所有的人,都和自己共存。

曹操的身邊,有一個叫楊修的人,很是聰明。曹操要幹嘛,他都能猜出來。

有一天,曹操帶兵打仗,說「雞肋」。楊修就斷定要撤軍,於是收拾行李。

曹操憤怒了,斬殺楊修。

還有孔融,在曹操下令禁酒的時候,他帶頭喝酒。在曹操要推崇孝道的時候,他說風涼話,還嘲諷父母。

孔融被斬殺,家人也入獄受罰。

袁紹是曹操小時候的朋友,但是後來成為了競爭對手,彼此兵戎相見。

呂布本想認曹操做義父,曹操拒絕了,還剿滅了呂布的勢力。

是的,社會是一個大圈子,大圈子裡也有小圈子。你要維護小圈子的利益,就要去排擠其他的小圈子。

再厲害的人,也難以把全世界,變成一個團隊。

150定律告訴我們,能夠熟悉的人,也就那麼一百多個。其他的,還是做路人好了。

現在,我們在和平年代,不能動不動就斬殺不同行的人,但是可以保持距離,彼此互不相干。不要因為怕被排擠,就總是委曲求全,也不要去遇見什麼狐朋狗友。

選擇性交友,在志同道合的圈子裡,才能一起走向遠方。

曹操:真正厲害的人,是懂得「共生」的人 - 天天要聞

04

曹操說:「任天下之智力,以道御之,無所不可。」

人要變得厲害,就要找到可以共生的關係,或者創造共生的關係。

在家裡,和家人共生,多溝通,勁往一處使,心往一處想。

在單位,和同事共生,一起合作,促成大事業,一起分利益。

在社會,和同志氣的人一起走,互相促進。

在獨處,和自己的正面反面共存,促進內心的平衡,人生的祥和。

當然,也把那些妨礙你的人,為虎作倀的人,傷害你的人,從圈子裡清出去。

往後餘生,利人利己,善良中帶著鋒芒。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