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兒子都不跟丈夫長,做了親子鑒定,一家人都傻了!

2025年03月15日12:14:03 育兒 1758

原創 藝晴歷史 藝晴歷史

三個孩子的時候,他們還小,我偶爾會覺得他們和他爸爸長得不是很像。但每次我這麼說,老張就陰陽怪氣地冷笑,說這不是很正常嗎。那種表情,就像在暗示什麼似的。我心裡難受,但也只能裝作沒聽見。

以下是來自北京一位36歲全職媽媽的故事,現實而又令人心痛

1

剛結婚那會兒,日子過得挺甜。老張雖然工資不高,但對我很好。我在商場做導購,他總說心疼我站一天累,經常下班來接我。那時候我們住在郊區的老小區,房子是單位分的,雖然破舊但也溫馨。

記得第一胎懷上的時候,他高興得不得了,逢人就說要當爸爸了。可等大寶出生,他的態度就變了。說孩子長得不像他,眼睛鼻子都不像。我說這不是剛出生嗎,都這樣。他就不說話,但眼神里總透著一股懷疑。

大寶滿月後我就去上班了,婆婆幫忙帶孩子。有天下班回家,發現老張正對著手機上大寶的照片和他自己年輕時的照片對比。我心裡咯噔一下,故作輕鬆地說:「看什麼呢?」他把手機一收:「沒什麼。」

2

二寶是在大寶兩歲那年懷上的。這次他的反應平淡多了。等到孩子出生,他連醫院都沒來幾次。二寶長得白白胖胖的,跟大寶小時候不太像。他又開始說閑話,說我們家孩子怎麼都不隨他。

那段時間他經常夜不歸宿,說是應酬。有次回來還醉醺醺的,坐在沙發上看著正在玩的兩個孩子,突然說:「你說他們到底是不是我的?」我當時就愣住了,眼淚一下子就下來了。

日子還是要過。我白天上班,晚上照顧孩子。有時候實在累了,會在朋友圈發幾句牢騷。老張看到了就陰陽怪氣地評論:「這麼累啊?那找個人幫你分擔分擔唄。」

3

本來我不想要三胎的。但老張一直說想要個女兒,說不定這次能隨他呢,語氣里滿是諷刺。我也不知道怎麼就又答應了。三寶出生後,他連孩子的面都不想見。

去年夏天的一個晚上,他喝多了回來,把一沓紙甩在我面前。我一看,是三份親子鑒定申請表。他說要帶三個孩子去做親子鑒定,不做不行。我當時就崩潰了,抱著最小的孩子哭。

那段日子特別難熬。每天早上送大的上學,帶小的去幼兒園,最小的還要帶在身邊。天氣悶熱,地鐵里擠滿了人,我抱著孩子,汗水濕透了後背。路過商場的玻璃櫥窗,看到自己憔悴的樣子,突然覺得好心酸。

4

結果出來那天,我坐在醫院走廊的長椅上,雙手發抖地攤開報告。三個孩子,DNA相似度全都在99.9%以上。我把報告拍下來發給老張,他半天沒回復。

晚上他回家的時候,看起來很疲憊。默默地看完報告,然後說了句:「對不起。」我心裡五味雜陳,不知道該說什麼。大寶在旁邊寫作業,聽到爸爸的話,抬起頭困惑地看著我們。

現在想想,這十年的婚姻里,信任這東西真的太脆弱了。有時候我會想,如果當初堅持不去做親子鑒定會怎樣?但轉念一想,與其讓他一直懷疑,不如乾脆打碎他的猜測。

你們覺得,我該原諒他嗎?歡迎留言討論。


3個兒子都不跟丈夫長,做了親子鑒定,一家人都傻了! - 天天要聞

來源/藝晴歷史公眾號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 天天要聞

母親節特輯|今天,我當一天媽媽!

真正的換位思考是一個移情的過程,需要你發自內心地體諒別人,並真正地站在他人的立場,像感受自己一樣去感受他人。——《墨菲定律》母親節的腳步越來越近,媽媽們是否在期待孩子能給您一份特別的禮物?不是精美的鮮花,也不是昂貴的首飾,而是一份發自內心的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 天天要聞

長沙媽媽請注意!本周末藝術Buff疊滿,帶娃or被娃帶都能嗨

當五月的康乃馨綻放出愛的氣息,母親節便悄然而至。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長沙各文藝場所準備了不少活動,以儀式感加固我們與母親之間的聯繫,一起來看看,母親節我們可以和媽媽去哪些地方吧~小時候,母親帶我們看世界長大了,我們帶母親重溫經典近日,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大劇院票務中心特別策劃母親節專屬票根定製,帶...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