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10種習慣的孩子,大多不會孝順,父母別不當回事

2025年03月09日06:13:06 育兒 1170

孝順這事兒,說難不難說簡單也不簡單。

現在不少家庭里,孩子對父母的態度讓人心寒:要錢時笑臉相迎,沒事兒就當空氣。

其實啊,孩子長大後孝不孝順,小時候的苗頭早就有了。

以下10個壞習慣,你家娃要是有,當爹媽的可別裝看不見!

有這10種習慣的孩子,大多不會孝順,父母別不當回事 - 天天要聞


1. 只顧自己爽,從不考慮別人

「媽媽我想吃冰淇淋!」「爸爸給我買新玩具!」——要東西時跟孫子似的,用完就翻臉不認人。

這種孩子眼裡只有自己,壓根兒不懂感恩。

鄰居家孩子每次收快遞都跟皇上拆御賜禮物似的,連句「謝謝」都沒有,上周奶奶生病了他還鬧著要打遊戲機。

為啥會這樣?

父母無條件滿足需求,讓孩子覺得「全世界都該圍著我轉」。

心理學上說,3歲前沒學會感恩的孩子,長大後大概率變成「白眼狼」。

建議:下次孩子要東西時,讓他幫忙倒杯水再給;生日禮物別光收,讓孩子也給家人準備小驚喜。

2. 自我為中心,把別人當空氣

「憑什麼弟弟先玩遙控車!」「老師表揚我憑什麼告訴你!」——這種娃活像家裡的小皇帝,啥都得聽他的。

我表姐家閨女,有次全家聚餐她獨佔一盤蝦,爺爺想夾一個她還摔筷子:「我的東西你們憑什麼動!」

怎麼破?

教孩子換位思考!

比如看動畫片時問:「如果小熊搶了你的餅乾,你會不會難過?」

平時多帶孩子參加集體活動,比如小區孩子一起打球,讓他明白「世界不是圍著你自己轉的」。

3. 遇事就甩鍋,比兔子溜得還快

「作業本丟了?『老師沒發!』」

「打碎花瓶?『貓碰的!』」

這種孩子把責任當燙手山芋,推得比誰都快。

我家親戚小孩考試作弊被抓住,當場哭喊:「是同桌讓我抄的!」結果人家同桌壓根兒沒理他。

家長咋培養責任感?

從收拾玩具開始!

告訴他:「你的奧特曼自己收,不然明天找不著可別哭。」

犯錯也別急著擦屁股,比如打碎鄰居玻璃,讓他跟著去道歉,哪怕掏零花錢賠償——疼一次,下次才長記性。

4. 脾氣比爆竹還爆,點火就炸

「不給我買糖我就哭!」「遊戲輸了我就摔手機!」

這種孩子活像火藥桶,一點就著。

我見過最誇張的:孩子因為媽媽沒給買限量版球鞋,當街打滾撒潑,最後警察都來了。

心理學研究發現,情緒管理差的孩子,成年後婚姻破裂率高達60%。

情緒管理訓練營

① 教他「暫停鍵」:生氣時深呼吸10秒再說話;

② 設立「情緒垃圾桶」:生氣時畫畫、打枕頭,別對著人撒火;

③ 家長做榜樣:別動不動對孩子吼「你怎麼這麼笨!」

5. 巨嬰養成記:30歲還在啃老

「媽媽幫我疊衣服!」「爸爸給我報興趣班!」

這種孩子活像長不大的巨嬰。

我同事兒子都大學畢業了,還讓父母凌晨三點送身份證去考場。

新聞里更誇張的:有兒子因為父母不幫忙帶孩子,把80歲老母親告上法庭要贍養費。

獨立能力培養指南

① 從小分家務:3歲擦桌子,5歲洗碗,10歲學做飯;

② 自己的事情自己扛:作業不會寫?引導他查資料,別直接告訴答案;

③ 失敗是成功他媽:學騎車摔跤了?鼓勵他再試一次,比心疼更重要。

6. 自私鬼上身,共享是啥不懂

「我的零食誰都不許碰!」「這個玩具我玩膩了也不給你!」

小區里有個孩子,連幼兒園發的免費水果都要藏起來獨吞。

這種孩子長大後,別說孝順父母,連基本的社交都成問題。

分享從小抓起

① 家庭共享日:每周一次「玩具交換會」,讓孩子體驗分享的快樂;

② 設立「愛心箱」:把舊玩具捐給山區孩子,讓他知道「分享能幫到人」;

③ 家長以身作則:買水果時故意少拿一個,引導孩子說:「媽媽你吃吧,我不餓。」

7. 對長輩沒大沒小,規矩是擺設

「老東西你懂什麼!」「煩死了別管我!」

我見過最心寒的:兒子在飯桌上對著奶奶吼:「你的菜這麼咸,是想害死我嗎!」

尊重教育三步走

① 身教大於言傳:你對長輩的態度,就是孩子未來的鏡子;

② 立規矩:吃飯長輩先動筷,接電話要說「您好」;

③ 歷史課不能少:講爺爺奶奶年輕時的故事,讓孩子知道「沒有他們就沒你現在的幸福生活」。

8. 玻璃心+公主病,抗壓能力為零

「考試沒考好就哭天搶地」「被老師批評就鬧絕食」

這種孩子就像溫室花朵,經不起一點風雨。

新聞里有個高中生,因為媽媽沒收手機,直接從12樓跳了下去。

抗壓訓練計劃

延遲滿足:想要新玩具?等攢夠零花錢再買;

② 挫折教育:故意設置小障礙,比如讓他走沒路燈的小路回家;

③ 失敗是常態:告訴他:「考砸了?正好查漏補缺,下次肯定進步!」

9. 白眼狼養成計劃:父母的付出都是空氣

「媽媽做飯是應該的」「爸爸賺錢給我花天經地義」

我閨蜜吐槽她侄子,每次去外婆家都像視察工作:「今天菜怎麼這麼淡?冰箱里怎麼沒可樂?」

感恩教育從細節入手

① 讓孩子參與勞動:做飯時讓他剝蒜,掃地時讓他遞簸箕;

② 計算「愛的賬單」:讓孩子算算父母一年為他花了多少錢;

③ 感恩日記:每天記錄3件父母為他做的事,哪怕只是遞水杯。

10. 窩裡橫外面慫,對家人像暴君

「對外慫成狗,回家橫成虎」——這種孩子最讓父母寒心。

小區有個孩子,在外面被欺負了不敢吭聲,回家卻把氣撒在媽媽身上,摔碗罵人。

內外兼修指南

① 教他正確維權:被欺負了要告訴老師,別忍氣吞聲;

② 設立家庭會議:每周一次,讓孩子參與討論家務事;

③ 角色扮演:假裝他是家長,體驗照顧家庭的辛苦。

最後說句掏心窩的

孝順不是天生就會的,得靠父母一點點教。

別總抱怨孩子不貼心,先反思自己有沒有溺愛過頭?有沒有把「感恩」「責任」「尊重」這些課補上?

現在開始改變,永遠不晚!

從今天起,少替孩子背一次鍋,多教他一次擔當;少滿足一次無理要求,多培養一次感恩之心。

畢竟,你現在的每一次妥協,都可能變成未來他啃老時的理直氣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