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羽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綉夜行,誰知之者。」
凌濛初說:「得意濃時休進步,須防世事多翻覆。」
這古人的道理,往往存在悖論,我們不能全信,要根據現實去處理。
很多人一旦發財了,就喜歡開豪車,回到鄉里,作威作福。
到了過年,有錢的人家裡,總是高朋滿座,好不熱鬧。
但是你別急著高興,人生得意的時候,還是慎言慎行為好,避免「月滿則虧」的現象。
學會守財,這是富人的必修課,每到過年的時候,尤為突出。

01
撇清「親戚關係」,你沒有辦法帶著一群親戚外出發展。
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小作坊里,工人都是你的叔叔伯伯,老表;守大門的人,是你的父親,管財務的人是你的母親。
這往後,小作坊如何發展?
你要是辭退叔叔伯伯,你的父親不答應;你要是趕走父親,就得罪了老母親。
困在親情的世界裡,你是干不出什麼大事的。
萬一遇到一個很掉價的親戚,他一直算計你,讓你功虧一簣。
你到底是沒有辦法,帶動幾十個親戚的。他們的素質,參差不齊;他們對金錢的索取,無底洞。
生理學家巴甫洛夫,發現了條件反射,然後開始大量的實驗。
父母要求他,把弟弟帶上,參與實驗,就可以讓弟弟得到不菲的報酬。
他按照父母的安排,把弟弟安排到實驗室,觀察弟弟對美食的反應。結果,弟弟指責他把自己當成「狗」,還對外宣布自己才是條件反射的發現者。
迫不得已,他辭退了弟弟,兄弟關係也淡化了。
既然你是獨行,創造了一片天地,那就以後繼續獨行。別和親戚捆綁在一起。
02
撇清「舊愛關係」,已經走散了,就別找回來。
人在年輕的時候,總有一些愛情故事發生。他和你同村,他和你同學......也許是親戚介紹給你的對象。
你回到老家,就不要去見什麼舊愛了。你和他不是一家人,要是再扯關係,他的愛人肯定會生氣,你的愛人也會給你臉色。
西漢時,朱買臣年輕時,砍柴為生,妻子百般嫌棄,就離婚了。
朱買臣後來做了大臣,衣錦還鄉,前妻苦苦相求:「我們還是一家人。」
朱買臣端起一盆水,倒出去:「水能收回來嗎?」
是的,舊愛走散了,就是潑出去的水,不要去找了。就算要幫助舊愛,也要非常謹慎,避免惹上感情的麻煩。單獨相聚,肯定是不行的;彼此拜年,完全沒有必要。

03
撇清「玩伴關係」,大家早已不在一個層次,聊天喝酒可以,一起奮鬥不行。
很多人到了老家,第一時間就呼朋引伴。
大家一起找回童年的 快樂,一起嬉鬧,似乎是不錯的。
其實,大家已經變了,不是一個層次的人了。
魯迅在《故鄉》里,寫了自己回鄉後,尋找玩伴閏土的過程。
閏土見到他,喊:「老爺。」
魯迅愣住了,打一個寒顫。
一個是文學家,一個是農人,怎麼能夠扯一塊呢?話不投機半句多。
我們要引以為戒,頂多和玩伴一起吃頓飯,彼此了解近況。對於以後的人生路,各自走吧。
你不要拉扯他一起走,也不要隨意借錢,少一些麻煩為好。
04
撇清「老鄉關係」,但凡拉著你回老家創業的,都要委婉地拒絕。
現在,很多地方,在過年的時候,組織「鄉賢會」——把一群地方名人,富人,聚集起來,研究地方的發展大計。
也有一些地方頭領,帶著你去參觀本地的企業,或者考察本地的資源。你看到了,多半會心動。
但是勸你一句,別隨意心動。
第一,你已經離開家鄉多年,對家鄉的實際情況,需要重新去考察,否則看到的,都是表面。
第二,你是資源在外地,能捨去已經有的東西,去從零開始嗎?那多半是丟了西瓜,去找芝麻。
第三,你的小家也在外地,兒女讀書在外地,你忽然回鄉,這會影響兒女的人生格局。
多年前,你因為老家沒有發展前景,就外出謀生。現在你看看老家,有發展前景嗎?
多少農村,過了二十三年,還是老樣子。一些村落,就是過年熱鬧,平時幾個留守老人在村裡,什麼都發展不起來。
各種老鄉關係,你要看淡,避免出現「老鄉見老鄉,背後搞名堂」。

05
撇清「接濟關係」,幫人一點點可以,幫人一輩子不可以。
過年了,一些富人會到鄉里,接濟困難的村民。這是好事,值得點贊。
可是很多村民,卻不值得幫助。你給他們錢,只會讓他們更加懶惰。
可怕的是,你給左邊的村民一千,給右邊的村民一百。右邊的村民馬上數落你,太刻薄了。
可怕的是,你每年都接濟同一個村民,其中一年不接濟,他厭恨你,太不近人情。
可怕的是,你做好事,兄弟姐妹都反對,父母都覺得你太奇葩了。
碗米恩,升米仇。這樣的人性,一定要考慮。
06
當然,撇清關係,不是和對方徹底斷交,而是表面上的客套,實際上的「各自安好」。
一起吃頓飯,互相拜個年,還行。談到利益,就小心謹慎,多一些拒絕,少一些滿口答應。
做人要低調,就是大家都知道你發財了,也要在過年的時候,喊窮,說這些年不景氣。
讓周圍的人鄙視你,太沒有出息。你反而會活得更加安逸。
管好自己,幫助急需幫助人,少一些聚會,過年最舒服。
作者:布衣粗食。
關照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於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