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2月5日消息(記者王晶)2025年春節期間,多地消費市場在消費品以舊換新活動的助推下,取得了亮眼成績。隨著家電、手機3c數碼、汽車等品類節前陸續出台,春節期間家電手機成消費最熱品類。同時,多地數碼產品成消費者新寵,拿著利是紅包來換新手機、新家電,成為不少市民的新春安排。專家表示,這也彰顯出政策利好下強勁的市場需求和蓬勃的消費活力。
江蘇常州:「國補」政策提振春節消費 市民選購「電子年貨」
春節數碼產品成新寵促消費潛能釋放
新增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是今年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加力擴圍的一大亮點。春節假期,在遼寧瀋陽一家數碼產品店,大多數數碼產品都掛上了參與國家補貼活動的提示醒目,讓不少消費者頗為心動。市民劉靜想購買一部新手機,「過年了,送給愛人一部手機作為新年禮物。」劉靜說,原價3999元的手機,店裡活動優惠300元,加上政府補貼,實付只要3199元。
向南看,在廣東,1月20日廣州市商務局正式開啟3c數碼產品購新補貼,為市民新年購物清單增添了一抹亮色。春節假期,多家數碼產品門店「熱氣騰騰」,門店紛紛通過延長營業時間、提前備貨、疊加新春禮盒等舉措,為消費者選購提供更多優惠和便利。
2月4日,據某零售平台發布的春節消費大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本地以舊換新消費需求進一步擴大,全國門店客流同比提升80%,以舊換新訂單量同比增長92%。大屏電視、智能清潔家電、潮流數碼產品銷量攀升,「年貨家電、新質家電、節能綠色家電」成為春節消費關鍵詞。
記者了解到,根據商務部1月24日公布的數據,自1月20日政策實施以來,已有792萬名消費者申請1078.6萬件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1月1日至2月1日,有159.3萬名消費者購買12類家電產品191.5萬台。
上海:消費品繼續以舊換新 顧客選購家電
各地持續加碼促消費力度多地迎「換新潮」
春節期間,各地以「舊」換「新」也讓新春消費煥然一新。
在浙江,以舊換新政策拉動消費超百億元。節前,第一時間出台《2025年浙江省消費品以舊換新補貼實施細則》,創新建立完善「浙里煥新」平台,優化操作流程。杭州市多個頭部新能源車企銷售額增長約60%。各地3c數碼補貼政策加速落地,部分3c商家銷量同比增長2-3倍。1月以來,全省已累計補貼家電51.9萬台、數碼產品40.1萬台,汽車3.6萬輛,合計拉動消費超107億元。
1月19日,長春市商務局發布《長春市2025年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活動公告》,正式啟動2025年手機等數碼產品購新補貼活動。購買手機、平板、智能手錶(手環)3類數碼產品(單件銷售價格不超過6000元),在線下門店和線上電商平台均可享受購新補貼。春節假期,長春市手機等數碼產品實現銷售額9505萬元,同比增長超300%。
南京市商務局市場運行處處長趙航介紹,1月20日起,「兩新」政策加力擴圍:享受國家以舊換新補貼的家電產品從8類擴大至12類;江蘇省級補貼由36類擴大至46類,增加了年輕消費群體喜愛的藍牙耳機、顯示屏等品類。
南京加力落實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打造新消費場景,春節期間舉辦促消費活動300餘場,並引導商家、金融機構疊加發放補貼,進一步促進和撬動消費。據統計,春節假期,南京市重點監測的90餘家商貿企業累計實現銷售額16.4億元,同比增長10.2%。
廣州市商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廣州正在加緊籌備家裝廚衛改造、居家適老化改造等品類以舊換新活動上線,計劃將更多消費品納入以舊換新品類範圍,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選擇,滿足消費者的消費需求。同時,將進一步優化活動流程,開展形式多樣的宣傳推廣活動,不斷擴大政策觸達面,讓以舊換新惠及更多企業與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