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2024年10月28日20:32:04 育兒 1016

本文陳述所有內容皆有可靠信息來源,贅述在文章結尾

「人口警笛」再度被拉響!二胎效果不好、三胎不敢生,亂出建議的奇葩專家,卻還在不斷的火上澆油!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這兩年,人口問題成了各大熱搜榜上的常客,從知名專家到平頭老百姓,幾乎都在討論這個事關國運的大話題。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眼看著生育率一路走低,老齡化越來越嚴重,很多人心裡都沒底了,甚至不少人在擔憂這日子還能不能過好了?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隨著「人口紅利」逐漸轉變為「人口負債」,就連一些專家學者們也坐不住了,紛紛開始出謀劃策,可有些建議卻讓人哭笑不得,甚至引發了不小的爭議......

專家們的「奇葩操作」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信息來源:中信書院 2024年08月15日 關於「任澤平:人口問題的三重困境和六大機遇」的報道

為了解決生育率低下的問題,專家們可謂是絞盡腦汁,奇招頻出。

有專家提議,應該向單身人士徵收「單身稅」,在他們看來,結婚生子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既然你不願意為國家做貢獻,那就得為你的「自由」付出代價。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還有專家建議取消農村地區的獨生子女獎勵政策,他們的邏輯是,既然城市居民生育意願低,那就先從農村下手,鼓勵他們多生孩子,反正「農村地多人也多」

更讓人大跌眼鏡的是,竟然還有專家提倡鼓勵未婚同居生孩子,在他們眼裡,婚姻似乎成了一種可有可無的形式,只要能生孩子,結不結婚都無所謂。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這些建議一出,立刻在網上炸開了鍋,網友們紛紛吐槽,這些專家是不是生活在外星球,怎麼完全不了解當代年輕人的真實處境?

網友們的憤怒和無奈,折射出專家建議與現實之間的巨大鴻溝。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這些建議之所以被認為是「奇葩」,是因為它們完全無視了年輕人的真實需求和困境,把生育問題簡單化、工具化,甚至帶有一定的道德綁架和歧視意味。

但如果說前面那些建議還只是讓人覺得荒唐可笑,那麼有些專家提出的「子女是消費品」的理論,則徹底激怒了年輕人。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在一些所謂的專家看來,子女就像房子、車子一樣,是父母的一種消費選擇,而且是「長期消費品」

這種完全把生育關係物化的觀點,將孩子當成了父母滿足自身需求的工具,而忽略了生育所帶來的情感價值和社會責任。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真的只是「消費品」,那是不是意味著父母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選擇孩子的性別、外貌、智商?這種冷冰冰的邏輯,讓人不寒而慄。

事實上,生育從來就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它不僅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壓力,更意味著沉甸甸的責任和付出。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從懷孕到分娩,從養育到教育,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父母付出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更重要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是無條件的,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

那些把孩子比作「消費品」的專家,或許真的應該好好反思一下,自己到底懂不懂什麼是親情,什麼是責任,什麼是愛。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最令人氣憤的是,有個別專家竟建議懲罰那些不生孩子的人,還有專家還提出了所謂的「一妻多夫制」,簡直令人不忍直視。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專家們在象牙塔里高談闊論,卻對年輕人的真實處境視而不見,高房價、高教育成本、高醫療費用,就像三座大山,壓得年輕人喘不過氣來。

一個剛畢業的大學生,月薪三五千,除去房租、水電等,幾乎所剩無幾,更別提結婚生子了,彩禮、婚房、孩子的奶粉錢、教育費用等等,哪一樣不需要花錢?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面對著巨大的經濟壓力,很多年輕人不是不想結婚生子,而是根本不敢想,更讓人絕望的是,即使咬牙克服了經濟壓力生下孩子後,還要面臨職場歧視、育兒壓力等一系列難題。

很多女性在懷孕期間就被迫離職,生完孩子後更是難以平衡工作和家庭,最終只能選擇放棄事業,成為全職媽媽,在這種情況下,你讓年輕人怎麼敢生孩子?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年輕人不是不負責任,更不是自私自利,他們只是想給自己,給孩子一個更好的未來,所以懇求所謂的專家別再「紙上談兵」了,大家需要的是實實在在的行動

因此,與其聽那些不靠譜的專家建議,還不如看看一些地方政府的實際行動。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比如,湖北武漢就推出了針對三孩家庭的經濟補助政策,從2023年1月起,生三孩的家庭每年可以獲得一萬元補助,最多可領到孩子六歲。

雖然這筆錢不多,但至少可以減輕一些經濟壓力,讓那些想生三孩的家庭更有底氣。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當然,僅僅依靠經濟補助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還需要更全面的社會支持體系,比如:延長產假時間、打擊職場性別歧視等

畢竟只有從根本上解決年輕人的後顧之憂,才能讓他們更有信心、更有意願生育孩子。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人口問題,說到底還是一個民生問題,只有當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幸福指數提升了,生育意願才會自然而然地提高。

因此解決人口問題,不能只靠「催生」,更要從改善民生入手,讓年輕人能夠「生得起、養得好」。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當這些問題得到解決的時候,人口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生育不應該是年輕人的負擔,而應該是他們幸福生活的選擇。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主要信源:

1.原文登載於中信書院 2024年08月15日 關於「任澤平:人口問題的三重困境和六大機遇」的報道

2.原文登載於每日經濟新聞 2023年04月12日 關於「熱搜第一!經濟學家:年輕人不生小孩不對,子女也是消費品!媒體評論稱嚇跑年輕人,網友:建議多生少說」的報道

3.原文登載於濟寧新聞 2024年03月28日 關於「專家建議用國際婚姻解決剩男」的報道

4.原文登載於頂端新聞 2024年02月22日 關於「專家回應懲罰不生孩子的人言論:現代養老金制度必須要有人來干」的報道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人口警笛」再次拉響,2胎效果不佳3胎不敢生,專家奇葩建議頻出 - 天天要聞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 天天要聞

這3個地方越捨得,越有福氣 (精闢)

在生命的漫漫旅途中,有人如園丁般精心培育著生活的花朵,而有人卻不經意間播下了荊棘的種子。生活的模樣,歸根結底,不過是「選擇」二字的映照。你的時間傾注於何處,你的成就便綻放在哪裡。以下這三個地方,若能學會捨得,有舍方有得,花費的時間,才算真正賦予了意義!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 天天要聞

金庸為何讓黃蓉戰死,郭芙被俘?你看郭靖年輕時犯了何等罪過

如果要讓你選出最喜歡的金庸小說是哪一部,你的答案會是什麼?儘管《天龍八部》《笑傲江湖》《鹿鼎記》這些金庸後期的作品更為成熟,但在多數金迷心中,最經典的一部應該是《射鵰英雄傳》,至於原因也很簡單,可以說金庸是借這部作品在武俠小說界站穩了腳跟,而這部作品的成功,離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 天天要聞

三月初九吉祥日:勤懇持家三件事,春韭盈門好運來

農曆三月初九在民間傳統中是一個充滿吉祥寓意的日子。古人通過觀察自然規律和生活經驗,總結出「1要勤,2不倒,3要吃」的習俗,寄託了對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些習俗看似簡單,卻蘊含著深刻的生活哲學,值得現代人細細品味並實踐。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 天天要聞

《四季輪迴里的思念》

晨曦微露,第一縷光悄然穿透薄霧,我又一次徘徊在熟悉的小徑。路邊的花草掛著晶瑩露珠,彷彿我心底欲滴的思念。每一步,都似踏在回憶之上。曾幾何時,也是在這樣的清晨,身旁有你溫暖相伴,如今卻只剩我形單影隻。我徘徊了一個又一個晨曦,期盼著轉角處能突然出現那熟悉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