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並非20歲,這個年齡,生出的娃更健康

2024年03月27日17:45:04 育兒 1752


文文媽有個堂姐,她是上半年出生的,我是下半年出生的,說是姐姐,也就大5個月而已。堂姐上完初中就沒在上學了,去廣東那邊打工幾年後,20歲不到就結婚生孩子了。


記得當年我還捧著書,挑燈夜讀備戰考試時,她已經抱著孩子跟我講起了育兒經。後來我大學畢業還未遇到文文爸時,家裡的親戚紛紛拿堂姐來催我相親、結婚,話術多是「你看你堂姐,現在30歲,孩子都10多歲了,你再不抓緊點,以後生孩子惱火」。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並非20歲,這個年齡,生出的娃更健康 - 天天要聞

不得不說,堂姐生孩子早,身材恢復的好,人確實也顯得年輕。文文媽到現在都記得嬸嬸說的一句話:女人生育的黃金期只有那麼幾年,過了年齡就生不出來了......難道女人生孩子,要越早越好嗎?


當然不是!判斷女性最佳生育年齡的標準,並非只考慮生孩子的年齡,而是要考慮到孩子出生的健康程度、生長環境以及父母的養育能力。


不同年齡段女人,生下孩子境遇不同


西爾斯育兒百科》的作者具有40多年的兒科臨床經驗,在書中寫道,不同年齡段的女性,生下孩子後的境遇不同。


①20歲及以前生下孩子


20歲及以下的女人,身體健康狀況好,懷孕率高,產後恢復快。但同時面臨的生育風險也大。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並非20歲,這個年齡,生出的娃更健康 - 天天要聞

文文媽查閱了相關資料,發現20歲之前女性懷孕,患妊娠期高血壓、貧血、產道裂傷風險大。此外,胎兒出現預後不良的風險也較高。


總之,20歲以前女性懷孕的綜合風險甚至超過了35歲之後女性懷孕,究其原因,可能與她們缺乏計劃生育的知識,也缺少獨立做主的經濟能力。


所以說,為了自己跟胎兒的身心健康,女孩們儘可能別早婚早育。


②20歲-30歲之間生下孩子


不可否認,就女人生孩子這件事,在醫學上的確是存在最佳生育年齡的。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喬院長曾說,夫妻想要生育健康寶寶,最好在25-28歲內備孕,並指出女性生娃的最佳年齡應在22-28歲之間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並非20歲,這個年齡,生出的娃更健康 - 天天要聞

這條微博引發了眾多網友參與投票,其中有48.9萬網友贊同喬院長的觀念,認為女性生娃是存在最佳生育年齡的。


文文媽有查閱過相關數據,發現女性在22-28歲內懷孕生子,無論是女性自身還是胎兒,存在異常和不良愈後的風險都是最低的。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並非20歲,這個年齡,生出的娃更健康 - 天天要聞

究其原因,這個年齡段的女性,身體機能處於最佳狀態,體內激素水平也比較穩定,具備了懷孕的各項條件。總之,就是易懷孕,孕期及生產風險小,母子均安概率高。


③35歲以上生孩子


在生孩子這件事上,女性年齡一旦超過35歲,不管是幾胎,都會被劃分到「高齡產婦」的範疇,無論是懷孕、孕期還是產後,都會遇到很多問題。


首先,懷孕難


女人一旦過了35歲,懷孕能力也是逐月會下降的,總的來說,相對於20多歲的女性來說,35歲女性的懷孕能力就會下降一半。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並非20歲,這個年齡,生出的娃更健康 - 天天要聞

辦公室王姐今年37歲,備孕二胎已經大半年了,依舊沒懷上。用她的話來說:30歲前不想生,35歲後是想生生不了啊!


其次,孕期併發症多


鄰居李姐是36歲懷上的二胎,懷上之後就出現了各種妊娠期併發症,如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壓、孕吐都又遇到。

女性「最佳生育年齡」並非20歲,這個年齡,生出的娃更健康 - 天天要聞

後來懷孕8個月時,因為忽略了一次胎動異常,等到第二天去醫院時,發現孩子已經胎死腹中了,很是遺憾!


總的來說,女人生孩子,年齡越小跟年齡越大,都會有諸多弊端,嚴重者還可能影響胎兒健康。所以說,20歲並非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齡,反而是22-28歲女性,更易懷孕,孕期併發症少,生下的孩子更健康。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路,與內容無關;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 天天要聞

清明節,致遠在天堂的親人!

人間四月,正值芳菲盛放之際,清明悄然而至,家家戶戶焚香祭祖,緬懷先人。在這特殊的日子裡,空氣中似乎都瀰漫著淡淡的哀愁與無盡的思念。天堂的親人啊,你們在那遙遠的地方,是否一切安好,是否也能感受到這份跨越時空的牽掛?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 天天要聞

記住了:狗永遠喂不飽,人永遠討不好!

狗實在喂不飽啊,人實在是討不好啊!給得再多,它都能幫你一口吞掉,越是去討好,就越是蹬鼻子上臉。一步一步地,哪一天喂少了,還反咬你一口,哪一天你的所有討好讓步就成為了理所當然的了!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 天天要聞

三月初六發財日:食三寶納財,行一善積福,避一忌守運

親愛的寶子們,來吧!美食不會辜負你!晨起推窗,見庭前桃李初綻,方知今日已是農曆三月初六。古書《歲時廣記》有載:「三月初六,天地交泰,萬物生髮,乃納福聚財之日。」這一日,民間稱為「發財日」,承載著人們對富足生活的樸素嚮往。作為美食與傳統的虔誠信徒,我願以舌尖為筆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 天天要聞

清明規矩:為何「兩墳兩紙不能破」?避開三類墳,這樣更文明

親愛的寶子們!清明時節雨紛紛,掃墓祭祖寄哀思。作為傳承千年的重要節氣,清明節不僅是緬懷先人的日子,更是凝聚家族情感、傳遞文化精神的紐帶。民間俗語「清明不兩墳,一墳不兩紙」看似簡單,實則蘊含著對家族倫理、祭祀禮儀與生態保護的深刻思考。本文將深入解讀這一傳統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