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高考買箱牛奶被他爸踢碎,孩子考上985吃排骨都會有種負罪感。
文/趙主任
口述/李彩霞
我家孩子屬於211的水平,偏偏考了個985。
通知書到的時候,和出分當晚的情形差不多,我和他爸爸並沒有那麼激動和興奮。
只是孩子爸爸摸了摸孩子的腦袋,就出去喝大酒去了。
我也沒在任何群里發消息,包括同學群,家族群。
朋友圈也沒發。
總之,一個人沒告訴。
當然,也沒有任何一個人主動問我,包括整個家族的親戚。
這些年,我和丈夫在朋友,親戚,同學中把事情做絕了。
我知道,沒人會祝福我們,甚至沒人關心我們。
因為我們自己都不關心孩子,誰還能關心。
初中和高中,關於孩子補課的問題,我和孩子爸爸一致意見,不補課。
不是家裡沒錢,是家裡有二十萬。
孩子爸爸拿走十二萬給他老父親,也就是我公公做手術去了。
我拿走了7萬,給我弟弟買車。
家裡就剩下一萬塊零花錢,隨掙隨用。
起初,我是比較顧家,顧孩子的 。
但是,後來看老公幾乎不在意家庭,不在意我和孩子。
他從來不關心。
家裡的錢陸續拿給他父親治病去了。
我也不閑著,你拿我也拿,往娘家拿。
我和老公都是搞教育的,都是老師,你們可能會很吃驚。
但是事實就是這樣。
老公很自私,給兒子花一分錢就心疼。
給他父母花十萬也不心疼,好像兒子不是他親兒子似的。
起初那幾年,我還和他爭論,但是我發現沒用。
孩子初中沒吃過肯德基。
一次,孩子期末考試第一名,路過肯德基門口,眼神直往裡面瞅。
我透過肯德基的窗子,看見他班級考第十的孩子,父母正領著孩子在裡面吃。
肯德基就在我孩子學校附近。
孩子的表情,孩子爸爸就和沒看見似的:
趕緊走,回家大米飯土豆絲,你爺爺病重,咱家不是吃肯德基的家庭。
我承認,孩子爸爸是個很孝敬的人,要不,我也不能嫁給他。
我承認,老公公十幾年一直病著,每年不花少花錢。
給父母治病我並不阻攔。
但是,一頓肯德基就把家庭吃黃了,不至於。
可是孩子爸爸就是這樣做。
孩子高中的時候,老師找過我,說孩子有點營養不良,站操場上暈倒過好幾次。
讓我給孩子補充點營養,高中不比初中,用腦力還用體力。
那天,我花60塊錢,買了一箱子高級牛奶。
孩子爸爸回來看著,一腳給牛奶箱子踢的粉碎,眼睛就和吃人似的:咱家怎麼能喝這麼貴的牛奶。
當時,孩子在茶几上寫作業,孩子一直沒敢抬頭。
孩子爸爸下樓買煙,我看見孩子,眼淚噼里啪啦的砸在作業本子上。
從那以後,我啥也不敢買了,啥好吃的也不買。
我想看看孩子父親的心,到底狠到什麼程度。
之後,孩子高中三年沒喝過牛奶,就是家裡普通飯菜,也沒吃過什麼水果。
排骨更是別提了。
後來,孩子爺爺聽說了,給我倆一頓臭罵。
孩子爸爸充其量,一個月做一次排骨。
恐怖的是,孩子一塊不吃。
孩子不吃好東西,已經成習慣了。
這些不說了。
總之,孩子爸爸花錢給他家花,我也不慣著,給我家娘家花。
他給小姑子花,小姑子家裡裝修,他直接拿給五萬。
我給我弟弟也拿了一萬五考駕照。
總之,孩子一分錢我倆也不投入。
其實,那時候我心裡也放棄了。
有這樣的爸爸,孩子他自己能考啥是啥,孩子的成績我也不關心了。
高考發榜之後,幾乎每個家庭都會領孩子出去玩,我家沒有。
孩子爸爸直接把孩子送到了爺爺的病床前,讓我孩子伺候爺爺。
這個我倒是蠻支持的。
但是不至於,孩子考上985,一次出去玩的機會都沒有。
孩子高考前,很多人都在考場附近租的賓館。
當時,我很多同事都想我們一起租。
我說,我家不租。
同事們都愣了,當家長的,哪個不疼自己的孩子,何況我兩口子都是……
可我和老公沒有。
我家離考場有十站地不止,孩子自己坐公交去參加的高考。
孩子自己早起早睡。
我和孩子爸爸誰也沒有去送。
後來,我實在擔心孩子,中午去看孩子。
孩子自己坐在考場門口不遠處,一個馬路牙子上吃盒飯。
我給他買任何好吃的,他一口都不吃。
下午,孩子就鬧肚子,出來說,這科沒考好,可能是盒飯太膩了。
發榜之後,我家沒有辦升學宴,沒通知任何人。
也沒有朋友和我聯繫,因為,她們都知道我夫妻倆,不在乎這些。
我送孩子去大學,想領著他出去吃一頓好的。
孩子拒絕了,說食堂挺好的。
在食堂,他自己刷卡,買了一份炒飯。
我看沒有肉,拿著他的卡去買了一份排骨給他。
孩子沒有吃。
我覺得,他可能不好意思吃。
我假裝說,食堂太熱,去涼快一下。
站在大門口,我偷偷的瞄他,他看著那盤排骨半天,始終沒有動筷子。
最後,他打包給我拿走了。
我問他為啥不吃,他沒說話。
孩子大學假期也不回家,自己在圖書館學習。
他不發朋友圈,也不給我們打電話,總之,和失聯一樣。
後來,他爺爺去世,他回來了。
我們一起回農村老家,他和我,還有他爸爸若即若離。
當晚守靈,孩子累的睡著了。
手機在一邊。
我偷偷的翻看他手機,他朋友圈,寫了兩句話。
其中一句話:
我家不是特別窮,爸媽也不是對我特別的不好,但我上大學之後,在食堂從來不想吃肉。
感覺,吃排骨都會有一種負罪感。
然後,我看他朋友圈設置,朋友圈設置成了只能自己看見。
那天晚上,我把手機偷偷的遞給孩子爸爸。
孩子爸爸找了個沒人的地方,放聲大哭。
孩子爺爺去世後,孩子爸爸改變多了,開始關心孩子了,也開始捨得給孩子花錢了。
去大學,給孩子買筆記本電腦,平板,還有很貴的那種手機。
孩子一個沒要。
孩子爸爸在學校大門等著。
孩子大學門都沒出,就是一句話,學習沒時間。
孩子已經三年沒回家了,包括春節。
孩子說準備考研。
我問他缺不缺錢,他說,不缺,我自己有辦法。
給他轉錢,他也不收。
感覺,我和孩子爸爸已經傷到孩子了,把孩子傷透了。
還有,孩子的朋友圈,還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當年,看著被我爸爸踢碎的那個牛奶箱子,我愛恨不能。
想喝不敢喝。
現在,我對那個東西毫無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