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2023年12月10日18:18:10 育兒 6143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於一點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最近,有新茶友問了村姑陳這麼一個問題。

說,現在市面上有各種付費課程,教你怎麼泡茶,怎麼系統性地學茶文化,但我總覺得只有看書才是正途。

不知道小陳你怎麼看?到底哪種學習方式最好?

說實話,聽到這個疑問,覺得很懵。

學泡茶,學茶文化,還要花錢?

我們平時的文章,不是免費看,免費就能學嗎?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果然,知識付費的時代,有很多人認為只要花了錢,買了課程,自己能力就可以提升了。

就像有人去辦健身卡,認為只要花了錢,躺著就能瘦。

那麼,即使給你一把屠龍刀,也只不過是一把菜刀而已。

言歸正傳。

習慣看書學習,那肯定完全沒問題。

因為無論任何時候,書永遠不會被代替,永遠是最原始、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但反過來說,知識付費時代,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時間去學習,效率更高。

總結就是,社會是發展的,時代是變化的。

不同時代,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學習方式,只要是適合自己的,就是值得鼓勵的。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2》

喝茶也是如此,一定要找到最適合的口感。

同時,在茶圈裡也存留了很多歷史疑難問題。

比如,茶葉是不是「不苦不澀非好茶」?

經過大眾一致認為,肯定不是,好茶完全能做到不苦不澀,香清甘活。

再比如,好白茶到底該不該壓餅?有「好茶不壓餅」的說法怎麼回事?

其實,這個說法,先前是來自普洱茶。

後來,隨著白茶的復興,在市場上擁有了更高的佔有率,尤其是隨著白茶餅的盛行。

於是乎,「好茶不壓餅」又被生搬硬套到了白茶身上。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久而久之,就傳開了。

在不懂茶的朋友聽來,似乎成為了一種既定事實。

再加上某些同行的煽風點火,把白茶餅推到了風口浪尖上,成為了眾人議論的對象。

然而,謠言傳播得多了,就變成事實了嗎?

正所謂,造謠一張嘴,闢謠跑斷腿。

白茶餅並不是像大家想像的那樣,是為了掩蓋茶葉原料上的不足,才通過高溫蒸壓的方式,促進轉化。

反之,正常的白茶餅工藝,加工得當,有利於塑造成別具一格的風味特點。

品質好的白茶餅,它本身的原料就很好。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而在散茶的基礎上,進行蒸軟、包揉、壓制定型和烘乾,在這個過程中,也是由經驗豐富的制茶師來操作。

對於溫度、時間、力度等因素的把控,都很嚴格。

所以你會發現,白茶餅壓得並不是嚴絲合縫,而是有一定的縫隙,保證在儲存時,內外能均勻陳化。

並且,茶餅的顏色也很自然,沒有因為蒸壓,變得咖啡色、黑褐色一體。

在工藝到位的前提下,春白茶餅的顏色,比原來的嫩綠、蔥綠色,變為偏向黃綠色。

秋白茶餅的顏色,則依舊是鮮亮五彩色。

層次繽紛的色彩,代表了內部養分沒有受到過多的破壞,品質高,具有收藏價值。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3》

很多茶友都好奇,白茶到底為什麼要壓餅?

從喝茶方便性來說,餅茶的確更麻煩,這點比不上散茶。

喝散茶,只要從罐子里取出適當的茶葉即可沖泡,根本沒有難度。

相比之下,喝餅茶之前,要拿出來,把桌面清理乾淨,打開白綿紙,要準備撬茶。

而光是撬茶這一個步驟,就難倒了很多人。

其實,白茶壓餅背後的原因,主要從兩點說起。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第一,方便儲存。

過去,白茶沒有太多量,特別是白毫銀針。

壓餅會增加不必要的成本,且倉儲壓力比較小,就沒有必要了。

但時至今日,白茶的產量在提高,大家也漸漸發現了它的價值,能夠長期保存,越陳越香。

所以,庫存的壓力在與日俱增。

此外,新的白茶也在生產,為了預留出足夠的空間,壓餅是最好的選擇。

像壽眉這樣梗粗葉大又蓬鬆的白茶,想要整箱以散茶形態儲存,一兩年還好,時間一長,實在佔地方。

將它壓成餅以後,就簡單多了,體積縮小了十幾倍。

舉個例子,讓大家很直觀的感受一下。

同樣大小的兩個紙箱,如果全部去存壽眉,散茶只能存大約16斤,而餅茶卻能放下60餅,按照一餅350克來計算,摺合42斤。

也就是說,能存16斤壽眉散茶的紙箱,能放下42斤的壽眉餅。

用數字來說明差別,簡單又直白。

所以,對於商家而言,壓餅能減輕庫存壓力,這是毋庸置疑的。

對於茶客來說,想要自己存一批老壽眉,家庭存茶空間又比較有限,選擇壽眉餅便是最好的。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4》

第二,風味轉變。

很多茶友都發現,同樣的料子,散茶和餅茶,香氣滋味有著明顯的區別。

散茶更清新,更純粹,更原汁原味。

餅茶更濃郁,更渾厚,更氣吞山河。

這兩種迥乎不同的風格,也是工藝帶來的。

散茶在壓餅的過程中,部分細胞壁破裂,細胞液溢出到表面上。

故而,這些細胞液,有了更多的機會與氧氣接觸,陳化的速度也略微加快一些。

即使還沒有到3年,白茶餅已經擁有了醇厚飽滿的湯感,這是散茶所難以獲得的成熟感。

另外,有些剛開始喝白茶的新茶友,嘗試喝散茶,會覺得喝不懂,太清淡。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嘗試喝餅茶,又能體驗到白茶的香氣滋味特徵。

這就說明,白茶餅的風味,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也就成為了外界認識白茶,喝懂白茶的一個助力。

相較之下,散茶雖然原汁原味,但鮮爽清新的風味,不是一下子就能讓人喝懂的。

不同的白茶,服務不同的人群。

白茶餅在陳化以後,還會生出獨特的果香。

特別是產區好、工藝好、儲存好的,譬如高山的壽眉餅,有很大概率陳化出棗香。

這也是沒有經歷破壁,細胞保持完成的散茶,所沒有的特殊香型。

當然,蘿蔔青菜各有所愛。

在偌大的白茶江湖裡,終歸會遇到自己喜歡和滿意的好茶。

為什麼白茶非要壓餅,喝散茶不好嗎?2個細節打開壓餅背後的真相 - 天天要聞

《5》

重複舊的觀念,只會得到舊的結果。

而改變,是一切進步的起點。

其實,改變最難的不是心動,而是內心的轉變和思維方式的更新。

我們喝茶之人,也要學會放下對過去的執念和固守。

尤其是,要把其他茶類和白茶區別開。

白茶就是白茶,它是六大茶類里獨一無二的,不管是它的工藝,它的風味,還是其他方面。

所以,壓餅對於白茶而言,是利大於弊的。

既能方便儲存,又能增添風味,何樂而不為呢?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 天天要聞

《是女兒是媽媽2》解鎖母女關係的治癒密碼

湖南衛視、芒果TV推出的代際溝通節目《是女兒是媽媽2》將於5月11日上線。黃聖依和鄧傳理、李嘉格和薄永霞、陳夢和逄敏、程瀟和梁愛群四對性格迥異的母女,攜手踏上一場只屬於母女的率性「出走」,她們在過程....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 天天要聞

機構大規模調倉!?年度確定性機會來了?

免責聲明:本文是個人日記,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所有觀點, 僅代表個人立場,不具有指導作用 各位股東好:最近我們「圈友群」氣氛越來越好,原因無他:我們已經連續3天新高了。我們實盤也順利錄得新高。都知道歡樂的日子都是短暫的。那麼,問題來了,這次行情能持續多長時間呢?01其實,今天我們「實盤」能繼續上漲,我是...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 天天要聞

校門口的鏡子:媽媽的形象如何照亮孩子的成長之路

作者 | 張可沂伽放學時分,校門口的奶茶店總上演著微型人生劇場:妝容精緻的林媽媽被女兒同學誤認為「姐姐」,而穿著家居褲的王阿姨則被兒子要求「以後別來接我」。這些場景折射出一個教育真相——母親的形象管理正在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課題。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 天天要聞

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

大家好,我是辣媽不知道你們發現了沒有,有時候,我們隨口一句簡單的話語,就能在孩子的心中埋下強大的種子,讓他們的內心越來越堅韌。爸媽每天多說這2句話,孩子內心越來越強大!這兩句話,就是這樣的魔力源泉。 「我相信你可以」這句簡單的話語,卻蘊含著無盡的鼓勵和信任。信任不是廉價的誇讚,而是對孩子潛能的「莊嚴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