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有朋友看到過這樣的內容,內容是這樣的「鄧大姐,自從你壓迫我寫詩以後,沒有辦法,只得從命,花了兩夜未睡,寫了兩首詞,改了幾次,還未改好,現在送上請教,如有不妥,請予痛改為盼。」,這內容是毛主席寫給鄧穎超「鄧大姐」的信,您見過這份手稿嗎?
提到這份手稿,想必,很多朋友是沒有見到過的,有朋友看到了一份手稿,不過,這幅手稿,字跡書寫很是工整,並且,也非常溫潤,這並不是出自毛主席之手,而只是一份謄抄本,下面的這份才是真正的毛主席寫給「鄧大姐」的親筆信,字跡書寫,同樣恣肆放縱,下面就讓我們一同來欣賞一番吧。

從這份親筆信上的字跡看,這字跡,的確,非常有氣勢,並且,寫的筆走龍蛇,雖然是硬筆書寫,但是,同樣表現出高妙的狀態,表現出一種磅礴的氣勢,而在整體排布上,我們能夠清楚地看到,前面的三行字跡,都十分緊湊,這種緊湊感,不僅表現在字字之間,而且還表現在行行之間,最為重要的是,最後一行, 卻突出了一種舒朗的格調,行距十分大,這樣的書寫,也形成了十分明顯的對比, 尤其是對比前面的三行來說,並且,我們還能夠感受到的氣質就是在開始部分,一開始,字形上十分碩大,「鄧大姐」三個字,在視覺上,產生了衝擊力,尤其是「鄧」字,不僅字形大,而且左邊的部分下面向左邊傾斜,而右邊的部分下面向右邊傾斜,形成了一種對比,勢感十分突出。

而之後的字跡,都表現出一種相對比較小的字形特點,並且,我們也能夠清楚地看到,在書寫中,還有明顯的修改痕迹,可見,毛主席的書寫,是一種真情的流露,更是一種自然的表現,不修不飾,而通篇上,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一種傾斜而上的態勢,這樣的布局方式,更是驚艷,最為突出的一點,還是橫向排布上,在我們的記憶中,很少能夠看到毛主席橫向排布的書信內容,而這封手稿絕對對我們來說是一種視覺上的衝擊,尤其是他在信中,還這樣寫道「從你壓迫我寫詩以後,沒有辦法,只得從命」,從這樣的敘述中,也可以看出毛主席的幽默之處,最為難得的是,毛主席還專門寫了兩首詩歌送給了鄧穎超「鄧大姐」,一首就是《念奴嬌.鳥兒問答》,另外一首是《水調歌頭.重上井岡山》,也都成為了後來的經典之作。

毛主席的這兩首詩歌,也充分說明了一個問題,毛主席的詩詞水平,也和書法一樣,同樣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不是嗎?你有啥看法呢?
一點感想
毛主席寫給鄧穎超「鄧大姐」的信,珍貴而且罕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