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倒架沉香
「倒架」一詞來源於香農采香時的一種特殊情況:沉香香體存於香樹之內,而香樹早已死亡,卧倒於泥土或沼澤之中,香樹的木質成分在各類微生物以及環境的綜合作用下腐朽、風化,香體不腐不朽而得以保存。其形狀如同卧倒的架子一般,所以稱為「倒架」。

沉香小貼士
如果倒架沉香的由來真如香農所說,那其應屬於一種特殊的、較為罕見的熟香。作者未親眼見到倒架沉香的形成,難以判斷沉香是否有這種特殊存在形式。而如今市面上常見的倒架沉香一般以生香為主,多數為大塊生香去除木質成分後剩餘部分形成的一種特殊形狀的香體。

2. 水沉香
水沉香,也稱水紋沉香、水格沉香,是源自香農的一種稱謂,主要是指香體脫離香木後進入潮濕的泥地、沼澤中,熟化後形成的沉香。水沉香一般顏色偏黑,由於水分保護,其香體風化並不嚴重,因此即便是熟香,其油脂紋路依然清晰可見。水沉香質地硬、韌,香體一般較為厚實。

3. 土沉香
土沉香是一種熟香。當香體脫落或香樹自然死亡時,香體落入含水分較少的干泥中;隨著時間的推移,香體逐漸風化、熟化,形成疏鬆多孔的質地,這種沉香被稱為土沉香。
土沉香表面的顏色會根據土質及其所含雜質的顏色發生變化,所以也有「紅土」、「黑土」的叫法。
土沉香根據其不同的熟化程度、風化程度,會有不同的外在形態。風化程度較低的,外表依然堅硬,香體厚實。風化程度較高的,表面通常多孔,具有酥脆的質感。

4. 蟻沉香
蟻沉香也是由於蟲咬、蜂叮而形成的香體,類似於蟲漏,但蟻沉香一般指的是那種油脂等級更高、年頭更久的沉香。從香氣上來區別,一般將甜味更重、香味更加醇厚的稱為蟻沉香,而將香氣涼味更重的稱為蟲漏。蟻沉香由於甜味重,也常被稱為蜜香。

5.棋楠沉香
今生得品棋楠韻,三世善緣始修得。
世人談到棋楠,總是特別嚮往。因為世人很少能感受到棋楠的香味,所以總是覺得它特別神秘。

棋楠是什麼?其實最早沉香中沒有棋楠的稱法。後來將沉香細化後,將那些品質尤為出眾、香味更加富於變化的沉香稱為棋楠。
棋楠是最高級別的沉香,油脂極為豐厚,品質也有沉水和不沉水之分,一般呈「軟絲」狀,即用指甲去刻畫,是柔軟、膩手的,像一絲一絲黏合在一起。雖然也有「糖結」、「蜜結」等質地十分堅硬的棋楠,但一般以「軟絲」棋楠為佳。

棋楠多為綠油,黑油、黃油也有,甚至還有紅油、紫油。根據油色的不同,可將其劃分為綠棋楠、紫棋楠、黑棋楠、黃棋楠等。
不同品種的棋楠有著不同的香味。與其他沉香相比,棋楠因成分複雜、油脂豐富,上爐之後的香味更富於變化。一般品香者依據棋楠加熱後不同階段散發出的不同香氣將品香劃分為「初香期」、「本香期」和「尾香期」三個時期。

關於棋楠的好壞也是眾說紛紜,有認為綠棋楠最佳的,也有稱白棋楠最佳的,還有稱黑棋楠最佳的。作者認為,對棋楠好壞的區分要細化至每一塊棋楠,絕不能泛泛而談。

與大多數沉香采香後形態穩定不同,棋楠因所含的油脂比例過高,質地較軟,非常容易變形。一般品質好的棋楠,內部油脂含量要遠遠高於外部。

沉香小貼士
棋楠形成的環境說:只有特殊的產區(如惠東、芽庄等)中的沉香樹才會結出棋楠香,因此產棋楠的沉香樹是一種特殊的存在。此說法亦默認棋楠屬沉香的一個「亞種」。
玩香愛好者通常把沉香逐漸演變達到棋楠品質的過程稱為「淬化」,即一塊沉香在自然界中經過反覆磨礪,多次受傷,不斷去雜存精,最終發生質變而煉化成為棋楠的過程。

沉香真假鑒別就這四步
一看,即材料在手上,要先看它的紋路(即油線)是否清晰,色澤是否雷同,因為天然的東西不可能沒有瑕疵,往往人造的東西色澤會有雷同,而感觀上比較完美。
二摸,用手去擦摸沉香的表面,若是真的沉香表面會帶油粘感與冰涼感,假的沉香是不具備的。再就是用手感覺它的重量,含油量與實際重量是成正比的,含油越高重量越重、含油越少則重量越輕。
三聞,天然的沉香是大自然給出最真至純的香,而產地不同香味會有所不同,純天然沉香的味道現代高科技是無法複製到的,假沉香絕大多數是用沉香汁或化學香精用壓、榨、灌、蒸等方法加工而成,所以聞它的味道始終不是唯一的清香。天然的沉香用鼻子聞它的味道,是越聞越想聞的,假的沉香則反之。
四燒,經過以上三個步驟還沒法去辨別真假的話,那我們用明火直燒的方法去聞它的味道,或用電熏香爐取其小片直接熏聞,那真假必定會恍然大悟,真沉香味道是香醇單一的,假沉香往往帶有化學香精味或者是比較混濁的非沉香味。
(原文轉載自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