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農曆七月十九是癸卯年庚申月甲子日,老話說「十九三不空,來年不受窮」,今日便是七月十九,那這個3不空分別指啥呢?我們都知道,古人很喜歡通過一些自然的變化,或者是時間的交替,來總結和發現生活當中的一些規律,從而把他們進行總結歸納。這個七月十九,顯然就不是一般的日子。

農曆七月十九是啥日子?
按照天干紀年的演算法,是癸卯年庚申月甲子日,我們先說一下「申月」,秋季從立秋節氣開始,到立冬之前結束,從立秋到白露之間為申月,白露到寒露之間是酉月,寒露到立冬之間屬於戌月。

今年的立秋時間是2023年的立秋時間是六月廿二,白露節氣的時間是七月廿四,對應的新曆時間分別是8月8日~9月8日,這個就是我們說的申月。
甲子日,在農曆中不是固定的,因為十天干、十二地支排列組合後,必然循環一周,也就是60個天干地支。所以,每隔60天就會出現一個甲子日。在古籍《淮南子》中記載:「數從甲子始,子母相求。天干從甲始,地支從子始,干支從甲子相配紀數」。

生活中我們也經常會聽到老人說,一個甲子,也就是一個循環,所以甲子日,也就代表著新的開始。
十九三不空,來年不受窮啥意思?
十九指的就是七月十九,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甲子日,這一天三不空,我們一整年也會順順利利,不容易出現貧窮,這句話,更多的其實是在說,農作物是豐收還是欠收,因為我們前面也提到了,甲子日是新的開始,那麼在這樣的日子當中,人們會有很多的俗語對其進行預測,從而根據氣象,判斷收成,收成落空,可不就窮了嗎?迎來豐收,那自然也就不受窮了。
一不空:穀倉不空
甲子日穀倉不空,說明我們的作物得到了豐收,或者說接下來收成的時間段,沒有雨水。老話說:「久晴久雨,且等換甲」、「甲頭有雨,十天難晴」、「甲首無雲,一旬少雨」等。當十九這天沒有出現下雨的話,那麼天氣比較晴朗,適合農作物的一個收成,那麼必定穀倉不會空,糧食充裕,五穀豐登,那豈有受窮的道理。

二不空:耕地不空

七月十九是雄甲日。《說楛》中記載:「甲子逢單日為雄,雙日為雌。雌甲子雖雨不害」。田家五行中也說:「甲子雨妨農事」。也就是說,這天如果下雨的會妨礙後續作物的播種,如果沒下雨,那麼人們可以去地里播種,耕地自然也不會空,當秋冬的作物比如蘿蔔種下去之後,那麼後續,也不容易出現凍害,自然收成也會比較好。

三不空:餐桌不空

陰陽交替,天氣轉涼,我要貼秋膘,同時此時也是收穫季節,正當秋嘗的時候,所以人們通常會準備一些好吃的,和家人一起享用。穀倉中糧食堆滿了,耕地的作物也播種下去了,餐桌上都是秋季新採收的菜品,這顯然就是告訴大家,風調雨順,同時也是希望在接下來的日子當中,也能如此刻一樣,收穫滿滿,日子越來越好。

【食刻說】
民間關於甲子日,說法還有很多比如「春雨甲子,爛泥千里;夏雨甲子,乘船入市;秋雨甲子,禾頭生耳;冬雨甲子,牛羊凍死」的說法。當我們遇到這三不空,那麼也就代表著甲子無雨,這樣對於後續莊稼的收成也是非常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