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
有的人年紀輕輕、身體健康,
卻突然死亡?
為什麼?
有的人三天兩頭往醫院跑,病痛纏身,
卻偏偏長壽?
其實,道理很簡單。
一方面,生過病的人更懂得健康來之不易,往往有更強的自我保健意識。
另一方面,偶爾生點小病,少量的病毒、細菌會刺激我們的身體,讓免疫系統處於工作狀態。
曾有統計表明,人的健康長壽 15%取決於遺傳,8%取決於醫療條件,而 60%取決於個人的生活和行為方式。長壽的秘密,其實很簡單,今天就來和大家分享 5 條,照著做受益終生!
古人說,「夜飯減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帶三分飢和寒。」
臨床上發現,許多急性胰腺炎、心肌梗塞、腦溢血,大多與暴飲暴食、飲食過量有關。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規定,成年人一天食鹽攝入量不超過 6 克,也就是一個啤酒瓶蓋裝滿的量。
食鹽過多攝入,會加重胃黏膜損傷、加速骨質疏鬆,還與高血壓、心血管疾病有著密切的關係。
很多長壽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睡眠特別好。睡眠,是人體廢棄物清除和精力蓄積的過程,睡個好覺有利於幫助我們恢復精神和消除疲勞。
假設我們的身體是一台車或一台電腦,睡眠不僅僅是關機,不僅僅是把車停進停車場,睡眠很有可能是把車開進修理廠,連上充電器。
步行是最經濟、最簡單、最安全、最有效的運動方式。研究表明,經常運動的人糖尿病的發病率比不運動的人減少30%~50%。
每天快走兩次,每次2000米;
中間可以間歇2次;
速度以每分鐘100步左右為宜;
時間在30~45分鐘。
養生先養心,這是中國傳統的養生理念。養心,就是調整心態。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比來比去,總達不到自己理想的狀態,於是產生了悲觀消極的情緒。對中老年人來說,不要比財富,比地位,要比快樂,比誰活得自在。「高薪不如高壽,高壽不如高興」。
一首《寬心謠》送給大家:
日出東海落西山,愁也一天,喜也一天;
遇事不鑽牛角尖,人也舒坦,心也舒坦;
每月領取養老錢,多也喜歡,少也喜歡;
少葷多素日三餐,粗也香甜,細也香甜;
新舊衣服不挑揀,好也禦寒,賴也禦寒;
常與知己聊聊天,古也談談,今也談談;
內孫外孫同樣看,兒也喜歡,女也喜歡;
全家老少互慰勉,貧也相安,富也相安;
早晚操勞勤鍛煉,忙也樂觀,閑也樂觀;
心寬體健養天年,不是神仙,勝似神仙。
祝所有的朋友永遠健康、快樂,年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