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從來都不是一個輕鬆的話題。從出生、到上學,在教育孩子方面,家長總是有各種迷茫糾結,各種選擇,甚至時不時懷疑:自己到底算不算合格的父母?
現在慧心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家長們應該掌握的6條育兒心理學技巧!
01
給孩子一個「必要選擇」
如果你想要孩子做某件事,不管是想讓他們吃蔬菜,或者做作業,給他們一個必要的選擇,這樣就給了孩子一個可以選擇的錯覺。
千萬不要直接對他們說:「吃了這盤青菜、吃了這塊胡蘿蔔!」 而要對他們說「你想要吃青菜,還是這塊胡蘿蔔呢?」 這種方法在做家庭作業時同樣奏效,不要跟孩子說「趕緊去寫數學作業!」而要跟他們說「你想先做數學作業,還是英語作業呢?」
02
給孩子一個「明確的指示」
如果你不想讓孩子做某件事,不要直接告訴他們「不要怎麼樣」,可以通過積極的方式修正他們的行為。
就像說,如果不想讓孩子走在馬路中間,最好不要跟他們說「不要在馬路上走」!這樣就會讓他們有了這個想法。相反,要跟孩子說「走路要走人行道,這樣才會更安全!」
03
認真對待孩子
當孩子帶著問題來找父母,不管是學校的,還是朋友之間的,亦或是兄弟姐妹之間的,他們想要父母根據自己的經驗來給建議,想要被聽見,想要自己的感受被理解。
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情緒,但也不要過多介入,可以放手讓孩子犯錯誤,但一定要提供幫助,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注與愛護。
04
誇讚孩子
對於孩子的優點,當父母的要學會多多誇讚孩子。要知道對孩子有超高期待(在不強迫的前提下)時,往往更能激發出他們的潛能,讓他們想儘力一試,而不是沒有自信什麼都不敢嘗試。
05
表揚優秀的行為
當很多小孩在一起的時候,表揚其中一個小孩的某些具體行為,其他人就會跟著學,以獲取同等的表揚。
就比如說,如果你在為孩子們辦一場聚會,想讓亂糟糟的現場井然有序,但是只有一個小孩在安靜排隊領吃的,表揚這個排隊的孩子立馬見效,而不是聲嘶力竭的去告訴其他小孩要有秩序。
06
不要誇結果
上一個是要求表揚優秀行為,這條卻不要誇結果,可能聽起來自相矛盾,但心理學家建議,如果孩子考了滿分,不要去表揚他們這個分數,而是要誇獎他們努力學習的過程。
孩子能決定的,是這個努力的過程,而不是分數這個結果。所以,如果想要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信的人,就要表揚他們付出的努力,而不是得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