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一歲前,輔食牢記「10不吃」,否則傷娃脾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2023年07月29日20:59:04 育兒 1483

文|菁媽

孩子一歲前,輔食牢記「10不吃」,否則傷娃脾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天天要聞

孩子一歲之前牙齒只長了幾顆,咀嚼能力比較弱,而吞咽能力也比較弱,胃腸的消化能力也相對比較弱,胃腸的容量也比較小,所以我們在給孩子選擇輔食的時候,還是要注意。

孩子一歲前,輔食牢記「10不吃」,否則傷娃脾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天天要聞

有10種輔食,不建議給一歲前的孩子吃,家長要牢記

第1種:鹹菜酸菜

小的時候,每天早上媽媽就會煮一大盆粥,然後會從酸壇裡面夾一點酸出來,比如豆角、生薑或者是空心菜莖,這些蔬菜加鹽玩腌制的時候就可以放得比較久。

但是這些酸菜一來很酸,二來很咸,會刺激孩子的胃酸分泌過多,不利於孩子胃腸的健康,太鹹的話也會加重孩子腎臟的負擔,而腌制的鹹菜就是非常的咸,更加不能給孩子吃。

孩子一歲前,輔食牢記「10不吃」,否則傷娃脾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天天要聞

第2種:容易過敏的水果

比如說芒果菠蘿這些相對容易過敏的水果,在一歲之前不要給孩子吃,甚至不要給孩子碰,有一些孩子對芒果敏感的話,用嘴巴去舔一下芒果,都有可能會導致過敏!

除了芒果菠蘿之外,荔枝也不建議給一歲之前的孩子吃,因為荔枝如果是空腹吃的話,可能會引發荔枝病,嚴重的荔枝病會傷害孩子的大腦。

第3種:純牛奶

孩子在一歲之前不建議喝純牛奶,主要是純牛奶裡面的蛋白質,孩子在一歲之前胃腸是難以消化了,喝了容易拉肚子,或者是拿純牛奶來給孩子做輔食也是不建議的,因為這些純牛奶很可能會引發孩子的身體不適。

孩子一歲前,輔食牢記「10不吃」,否則傷娃脾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天天要聞

第4種:蛋白質含量高的蝦蟹

有一些大人都可能會對蝦蟹過敏,所以不建議一歲之前給孩子吃蝦和蟹,萬一不小心孩子過敏,又一下子吃得太多了,嚴重的過敏可能會導致喉頭水腫,喉頭水腫會導致孩子呼吸不順暢,嚴重的話會危及孩子的生命!

第5種:顆粒比較大的食物

比如說花生、瓜子或者是核桃,這些沒有經過處理的食物不建議給孩子吃,因為孩子的吞咽能力還不是很強,再吃這些顆粒狀的食物,萬一孩子沒有吞咽下去,可能會卡到喉嚨裡面引發孩子嗆咳。

更加嚴重的是萬一卡到孩子的氣管,可能會導致孩子呼吸不了,如果家人沒有抓住黃金的時間做海姆立克急救法的話,甚至會危及孩子的生命!

孩子一歲前,輔食牢記「10不吃」,否則傷娃脾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天天要聞

第6種:各種肉湯骨頭湯雞湯

有很多的食物測評師對這些各種湯類進行測評,發現裡面的蛋白質含量,鈣的含量都非常的低,而含量高的主要是脂肪。

對於孩子來說他脂肪大部分是不缺的,最主要是這些湯裡面含有大量的水,孩子在喝母乳中88%以上的都是水分

孩子喝奶粉的話也是大部分用水來沖調,如果給孩子喝了這些湯類補進去的只是脂肪,反而還會佔用孩子胃的容量,導致孩子不願意再喝奶,會導致孩子營養不良

第7種:各類甜食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兒童食品生產商不要在三歲以前的孩子食品中添加精製糖。因為這些精製糖對孩子的身體來說是一種負擔,也是一種傷害!

孩子在一歲之前不建議吃蜂蜜,蜂蜜不好消化,而且還可能會含有肉毒桿菌

白砂糖也不建議吃,因為會傷害孩子的牙齒,而其他的玉米固體糖漿或者是葡萄糖也不建議吃,因為會導致孩子從小愛吃甜,不利於孩子良好飲食習慣的形成。

孩子一歲前,輔食牢記「10不吃」,否則傷娃脾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天天要聞

第8種:臘肉臘腸

在我們小的時候,只有過年過節的時候才有肉吃,而我們最開心的是過年,因為過年的肉可以吃得比較久。

在冬天過年的時候,生活條件不錯的家庭都會殺一頭豬,在冬天可以吃上兩三天,其餘的就拿來送人,更多的是拿來做臘肉臘腸,放入大量的調料品以及鹽,把這些臘肉臘腸腌制好,再晒乾就可以留得更久!

但是臘肉臘腸有大量的鹽和添加劑,所以不建議給孩子做輔食。

孩子一歲前,輔食牢記「10不吃」,否則傷娃脾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天天要聞

第9種:油炸的食物

比如說油炸的油條或者是油炸的饅頭,又或者是油炸的排骨,這些經過油炸的食物裡面會含著大量的油脂。

孩子吃了容易喉嚨不舒服,還容易積食。

孩子一歲前,輔食牢記「10不吃」,否則傷娃脾胃還有可能危及生命 - 天天要聞

第10種:各種肥肉動物皮

比如說五花肉不建議給孩子吃,因為有肥肉,或者是雞皮鴨皮這些都不建議給孩子吃,一來不好消化,二來脂肪也太高了!

所以輔食添加講究多,這些禁忌要牢記。

(圖片巨來源於網路,侵權立刪)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 天天要聞

老話「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中國傳統文化中,祖墳的風水與家族興衰常被賦予神秘聯繫,民間流傳的「墳上泥土呈金色,後代子孫會進財」便是典型例子。這句俗語表面指墳墓土壤顏色與財運的關聯,實則暗含古人自然觀察、五行學說與倫理觀念的多重交織。要探究其真實含義,需從民俗學、地理學及歷史背景等多維度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 天天要聞

旺自己的最好方式,其實就三句話

曾聽聞這樣一句話,擲地有聲:「你,是你的主宰。」你的情緒,宛如手中可調控的琴弦,能奏出或激昂或舒緩的旋律;你的生活,恰似一張等待繪製的畫卷,色彩與構圖皆由你決定;你的人生,更是一部自編自導自演的戲劇,劇情走向全憑你掌控。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 天天要聞

人這輩子,有七難(誰也躲不過)

人生猶如一場漫長且充滿未知的旅程,每個人都會在這條道路上遭遇形形色色的難題。有些困境看似能繞開,實則無人能真正置身事外。以下這七難,無論身份高低、財富多寡,終將一一面對。
銳評|血鉛事件匪夷所思,幼兒餐食安全豈容半分失守 - 天天要聞

銳評|血鉛事件匪夷所思,幼兒餐食安全豈容半分失守

備受關注的天水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事件,有了最新調查進展。據通報,事件起因是園方在部分面點製作過程中非法添加使用了不可食用的彩繪顏料。而據警方介紹,如此荒誕之舉,始作俑者的初衷竟是「進一步擴大生源,增加收益」。鉛是公共健康領域最受關注的有毒化
45歲老師帶71歲失智的母親上班,卻被家長圍堵「討說法」! - 天天要聞

45歲老師帶71歲失智的母親上班,卻被家長圍堵「討說法」!

45歲男老師帶患有阿爾茨海默氏症的母親上班,還安排母親在學校幹活,誰料,學生家長知道後竟圍堵學校「討說法」。男老師叫孫元金,出生在普通家庭,5歲時父親去世,母親一個人照顧他,生活艱難,但是母親卻拉著他說:「兒子,一定要好好讀書,才能出人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