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央視新聞7月3日報道,甘肅一幼兒園違規使用添加劑致部分幼兒血鉛異常,涉事負責人被立案偵查。目前樣品已經送檢,還沒有查出來具體是什麼成分導致的
但根據歷史經驗,應該是非法添加物導致的鉛中毒,而不是添加劑。
工業用含鉛色素或者含鉛防腐劑,比如鉻酸鉛、硫酸鉛、醋酸鉛等鉛鹽被非法用於食品添加,極易造成兒童血鉛中毒,尤其在色素或香料中更常出現。
接下來,我就通過幾個例子,說下含鉛添加物(而不是合法添加劑)的使用情況和使用原因吧:
1.美國的肉桂味含鉛 (2024年的新聞[1])
這批肉桂原產於斯里蘭卡,後運往厄瓜多,在那裡被磨成粉。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表示,這批肉桂很可能在那裡被鉻酸鉛污染。鉻酸鉛是一種粉末,有時被非法用於給香料著色或增加其重量。
肉桂粉隨後被出售、裝袋,再賣給一家名為austrofood的公司。該公司將其混合到蘋果醬中,再以小袋形式運往美國。這些肉桂粉以wanabana品牌和各種普通商店標籤出售。
涉事肉桂粉
這種行為持續了數十年,44個州的兒童食用了受污染的蘋果醬,其中一些產品的鉛含量極高。
受污染的肉桂一次又一次地未經檢測和發現,這是由於 fda 不堪重負,以及食品安全法賦予國內外公司在尋找何種毒素以及是否進行檢測方面擁有很大的自由度。
密歇根州立大學食品法律與法規研究所所長尼爾·福廷表示:「從糟糕的意義上來說,這真是一次災難性的失敗,真是令人驚訝。食品供應監管體系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榮譽制度之上的。」
2.孟加拉及南亞地區的薑黃粉事件 (2021年[2]和2017年的論文[3])
多項研究證實,鉛鉻黃(lead chromate)被非法混入薑黃粉中,以增強鮮艷黃色,曾在孟加拉使用40年以上,並傳播至印度、巴基斯坦等地市場
2023年,斯坦福大學團隊發現,散裝薑黃粉高達85%樣品含有鉛鉻黃,並指出這導致地區兒童及孕婦血鉛升高 。
後續監管幹預後,孟加拉的含鉛薑黃幾乎完全清除,部分區域血鉛水平下降了約30%
3.美國進口的墨西哥棒棒糖含鉛 (2001年新聞[4])
鉛中毒威脅來自一種名為 dulmex 品牌「bolirindo」的進口羅望子糖果棒棒糖
還有些國外的案例我就不列舉了,添加對象多為香料、調味料、甜食,多為「為了顏色、味道增艷」而非法投料。
國內在食品中直接添加鉛,我記得還是第一次,以前發生的都是工業暴露(比如化工廠附近[5])。
天水幼兒園的案件極可能屬於與上述國際案例類似的工業鉛化合物非法摻食物料行為,而非環境污染或偶發摻入。即並非「超量使用合法添加劑」,而是使用了法律禁止、不具食品安全標準的工業含鉛有害物質,有可能構成「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另外為了避免讀者老爺被其他信息誤導,我還想說一下,食物中經常會含有微量的鉛,這是無法避免的事,歐洲食品安全局(efsa)於2012年發布《歐洲人群的鉛膳食暴露》 [6]指出,
foodex 1 層級(最粗):穀物製品(16.1%)、奶製品(10.4%)、非酒精飲料(10.2%)、蔬菜製品(8.4%)
foodex 2 層級:麵包和麵包卷(8.5%)、茶類飲料(6.2%)、自來水(6.1%)
foodex 3 層級:自來水(6.1%)、小麥麵包和麵包卷(3.7%)、普通啤酒(3.0%)
efsa 和 jecfa 在2010年提出的關鍵健康效應基準劑量下限(bmdl)為:
兒童神經毒性:0.50 µg/kg 體重/天
成人心血管影響:1.50 µg/kg
成人腎毒性:0.63 µg/kg
血鉛異常有什麼癥狀?對幼兒有哪些危害?
鉛在體內無任何生理功能,甚至低至 <100 微克/升的血鉛濃度,也可能引發認知功能下降和行為問題。幼兒是最易受害的群體,因為他們的胃腸對鉛的吸收率是成人的4~5倍,血腦屏障尚未發育完全,大腦也正處於關鍵的成長階段。
根據暴露程度不同,血鉛異常可引發的癥狀也有所差異:
輕度暴露可能僅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困難;中度暴露時,常見情緒波動、易怒、食慾下降、輕微貧血; 而重度暴露可能出現嘔吐、腹痛、便秘、甚至抽搐和昏迷,嚴重者將導致智力永久性受損或聽力下降。
efsa 明確指出,沒有所謂「安全的血鉛水平」,即便是低濃度長期暴露,也會影響兒童的神經發育、行為表現和身體成長。
針對鉛暴露的預防,需要從生活各個細節入手。
飲食上,避免攝入高風險食物尤為關鍵,例如野味、部分海藻、來路不明的補品或家庭自製腌菜等。同時要避免空腹飲茶或食用草藥製品,因為干茶葉的鉛含量相對較高。 水源也應格外注意,尤其是老舊建築中使用鉛制水管的情況,可考慮使用凈水器或飲用燒開的桶裝水來降低風險。 家庭環境方面,應避免讓兒童接觸老房子中剝落的油漆或地板灰塵。 日常生活中勤洗手、勤清潔,尤其在飯前、玩耍後,能有效減少鉛塵經口攝入的風險。 此外,不使用來歷不明的陶瓷器皿或金屬餐具,也有助於避免接觸鉛釉或含鉛焊料。
如果已經攝入了可能含鉛的食物,也並非無計可施。
首先,不要空腹食用這類食物,以減少鉛的吸收率。 其次,可以同時攝入富含鈣、鐵、鋅的食物,例如牛奶、紅肉、肝臟、堅果等,這些營養元素能與鉛競爭吸收通道,減少其在體內的累積。 此外,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柑橘類、番茄)也有助於抗氧化及間接促進鉛的排出。
長期來看,合理的膳食結構,保證足量蛋白質和膳食纖維,是支持肝腎代謝和鉛排出的基礎。如果血鉛水平明顯升高,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排鉛藥物,切忌自行服藥。
參考資料:
[1]https://www.theexamination.org/articles/lead-tainted-applesauce-pouches-sailed-through-gaps-in-us-food-safety-system
[2]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8261827/
[3]https://pmc.ncbi.nlm.nih.gov/articles/pmc5415259/
[4]https://www.latimes.com/archives/la-xpm-2001-may-14-he-63206-story.html
[5]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7%a4%e7%bf%94%e8%a1%80%e9%93%85%e4%ba%8b%e4%bb%b6/12774088
[6]https://efsa.onlinelibrary.wiley.com/doi/pdf/10.2903/j.efsa.2012.2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