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實中固然也存在習武之人,也有所謂的「武林高手」,但很明顯,他們也僅僅只是比咱們普通人能打而已。
而武俠小說中的武林高手要誇張得多,甚至有些武俠小說中的設定已經接近魔幻或是仙俠的境界。
金庸筆下也有那麼一位高手,他就堪稱是修仙之人,至少活了七百多歲,武林群雄在他眼中如同螻蟻一般。
一、接近修仙之人
提到「金庸筆下接近修仙之人」,你會想到誰?
多數人可能會提到《俠客行》中的狗哥,登上俠客島之前的他尚且只能算是一流高手,而登島後,意外破解那太玄經神功的他,已然是天下無敵的存在。

(張三丰、石破天劇照)
不過多數人可能誤會了,所謂的「掌力沉島」的橋段是不存在的,狗哥再厲害,也不過是達到了「隨心所欲」的境界。
書中是這麼寫的:「他隨手揮舞,已是不按次序,但覺不論是『將炙啖朱亥』也好,是『脫劍膝前橫』也好,皆能隨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內息,亦不須記憶招數,石壁上的千百種招式,自然而然地從心中傳向手足。」
諸如郭靖、楊過、張三丰等人都被賦予過類似的評價,因此說狗哥「修仙」,那是言過其實了。
而從明面上來看,張三丰似乎更像是個修仙之人,畢竟他年少成名,得覺遠傳授九陽神功,直至百歲之時,同期出道的郭襄都已不在人世,他卻依舊能推陳出新,創出太極神功,甚至此時的他依舊是無人能夠撼動的武林神話。

(張三丰劇照)
但諸如周伯通、掃地僧等人,也都能在百歲高齡站在武林之巔,因此張三丰也談不上是在修仙。
如此一來,就只有虛竹了。
那小和尚先後得無崖子、天山童姥以及李秋水傳功,又習得逍遙派的種種神功,三十來歲就已達到絕頂之境。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他確實是接觸到了修仙級別的武功。
在他成為靈鷲宮主之後,梅蘭竹菊就帶他進入了後殿的石窟之中,在那裡,他就接觸了靈鷲宮最精妙的武功。
此時書中只道:「石壁上天山六陽掌之後的武功招數,虛竹就沒學過。他按著圖中所示,運起真氣,只學得數招,身子便輕飄飄地凌虛欲起,但似乎什麼地方差了一點,以致沒法離地。」

(虛竹劇照)
顯然,這不是一般的輕功,輕功能夠做到的無非讓人跑得更快、跳得更高、身法更靈敏,而這神功卻能讓他在靜止不動時凌虛而起,這不就是那些仙人才能做到的事情么?
不過正如書中所言,虛竹是「凌虛欲起」,而不是真的漂浮起來,顯然他的功力還不夠,而另一位高人,比虛竹還厲害。
那人正是他的祖師爺,逍遙子。
二、最魔幻的設定
逍遙子有多強?
沒人知道,金庸實在是將這人保護得太好,以至於書中關於他的線索是少之又少。
但有兩點可以確定,其一是逍遙子能夠創出逍遙派的各種神功,他本身就足夠強大。
其二是後來的他確實已經有了修仙的資本,因為他得到了一本《神書》。
新修版原著第五十回中,段譽帶著王語嫣及一眾家臣前往不老長春谷尋找「不老長春之方」,他們自然是尋寶未果,但在這裡看到了一段關於逍遙子的傳說。
只道是:「神書已隨逍遙去,此谷惟余長春泉……不老長春谷里本來有部神奇的書,教人怎樣長生不老,現今這部神書給一個叫什麼『逍遙子』的人拿去了,谷里只留下令人飲了可長葆青春的一道泉水。」

(高人劇照)
如此看來,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觀里,「不老長春」不只是傳說,而是真有人做到了。
可想而知,逍遙子本就能修鍊逍遙派的各種神功,接近修仙的境界,如今有了不老長春的能力,他想活多少歲,也就全憑他的意願了。
若他的故事只發展到這裡,那筆者也沒法說這角色是成仙了,關鍵是金庸在另一部作品中再次提到逍遙子,他卻好似是遊戲人間的「玩家」一般,這才是筆者說他修仙的原因。
三、遊戲人間的高人
若你自詡「資深金庸迷」,就不會錯過金庸的每一部作品,哪怕是熱度不那麼高的作品,也一定翻閱過,比如《鴛鴦刀》。
《鴛鴦刀》的劇情屬實談不上有多精彩,但書中登場的逍遙子這個角色卻很難讓人不多想。
關於這人,書中是這麼寫的:「聽這四人外號,想來這瘦子輕功了得,那壯漢掌力沉雄,這白臉漢子流星錘功夫有獨到的造詣,那『煙霞神龍逍遙子』七字,更像是武林前輩、世外高人的身分。」
儘管太岳四俠只是搞笑的角色,但作為另外三人的大哥,逍遙子還是因為這個名字顯得不一般,若他就是當年那個逍遙子,那此時的他已經足足活了七百多歲。
畢竟《天龍八部》的故事發生於北宋哲宗時代,他在天龍時代就已經消失,可見他活躍於武林的時代是遭遇北宋哲宗時代的。
而《鴛鴦刀》的故事是發生在清朝雍正年間,畢竟此書中登場的川陝總督劉於義就是那個時代的人物。

(鴛鴦刀)
為何逍遙子會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人設,一個是創立逍遙派的絕世高手,一個卻好似是欺世盜名的江湖混混?
答案很簡單,正是因為他活了太久,早已厭倦了武林紛爭,以他的武功水平,要擊敗誰都只是彈指間的事,反倒要「輸」卻是極難的,因此他故意裝傻充愣,把武林群雄當猴耍,只是在遊戲人間。
作為道派前輩,哪怕是那看似修仙的張三丰見了逍遙子,多半也要躬身行禮,這位前輩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修仙之人。
當然,也正因為他的人設已經超出了「武俠」的範疇,所以金庸只能將他的故事一筆帶過,也是合情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