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40歲二胎媽媽遇上「兇險性前置胎盤」危在旦夕!二胎、三胎媽媽再孕應注意哪些問題?

2022年11月01日20:44:09 育兒 1147

原標題:險!40歲二胎媽媽遇上「兇險性前置胎盤」危在旦夕!二胎、三胎媽媽再孕應注意哪些問題?

「二胎」「三胎」開放了,很多家庭都滿心歡喜地期待著一個新生命的降臨,但高齡、子宮瘢痕、兇險性前置胎盤等因素也在威脅著孕產婦的安全。10月29日,在黑龍江瑪麗亞婦產醫院產科手術室內上演了一場「生命救援」。產科、婦科、麻醉科、新生兒科等多學科聯動「保駕護航」,2小時18分就成功為一名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實施剖宮產手術終止妊娠。寶寶順利娩出後,醫生精細剝離緊密粘連的胎盤,巧手縫合止血,並為患者保留子宮及生育功能。目前,母子平安,順利出院。

險!40歲二胎媽媽遇上「兇險性前置胎盤」危在旦夕!二胎、三胎媽媽再孕應注意哪些問題? - 天天要聞

A踩在刀尖上的手術

多學科專家通力協作 兇險性前置胎盤孕婦救治成功

「快,孕婦流血不止,二次剖宮產、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植入……」響徹在醫院綠色通道里的吶喊聲,每一個醫學專有名詞都在傳遞著病情兇險的信息。40歲的王女士(化名)曾接受過剖宮產術,二胎懷孕中,偶發下腹流血,但是她均未在意。10月29日,當妊娠35周+5時,陰道流血量增多,家人立即將王女士送到黑龍江瑪麗亞婦產醫院。

險!40歲二胎媽媽遇上「兇險性前置胎盤」危在旦夕!二胎、三胎媽媽再孕應注意哪些問題? - 天天要聞

值班醫生接診後,診斷其為兇險性前置胎盤,隨時都可能發生大出血危及母嬰生命。這場踩在刀尖上的手術對瑪麗亞婦產醫院多學科救治團隊的綜合救治能力和水平再一次實戰驗收!據院長楊金英介紹,患者既往有剖宮產史,此次妊娠為兇險性前置胎盤,胎盤附著於原手術部位,發生胎盤植入和致命性大出血的風險高,是目前產科最棘手、難度大的高風險手術。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多學科合作下,王女士的剖宮產手術如期進行。院長楊金英,產科病房主任崔偉帶領產科團隊,將胎盤打洞,快速將胎兒娩出,立即交給台下等待的新生兒醫生。此時,這場「硬仗」才正式開始,隨著胎兒的娩出,子宮胎盤切口立刻湧出大量鮮血,止血鉗、分離、縫合……醫生們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狀態下快速進行著這早已爛熟於心的動作。「終於順利關腹,出血共計450毫升。」 母子平安!

險!40歲二胎媽媽遇上「兇險性前置胎盤」危在旦夕!二胎、三胎媽媽再孕應注意哪些問題? - 天天要聞

「近年來,隨著生育政策的調整,高齡、高危孕產婦增加,兇險性前置胎盤作為產科的棘手難題,其發病率也呈上升趨勢。」楊金英介紹,一旦產檢中提示為兇險性前置胎盤,需要由專業醫生根據陰道流血量、孕周、產次、胎位、有無休克等綜合判斷以採取相應的處置。「產婦規律產檢是防治關鍵,尤其是二胎、三胎寶媽,不能憑藉『經驗』就忽視了產檢,如診斷為兇險性前置胎盤,就需要密切觀察,定期加密產檢,定期複查超聲明確胎盤位置,一旦出現無痛性陰道流血需及時就診,必要時住院治療,抑制宮縮、糾正貧血、預防感染、適時終止妊娠,以確保母嬰安全。」 楊金英告訴記者,黑龍江瑪麗亞婦產醫院組建了危重孕產婦多學科救治團隊和產科快速反應團隊,針對不同危急重症規範救治流程,做到學科之間的「無縫銜接」和綠色通道通暢,全力保障母嬰安全。B

新生兒觀察

不可忽視的「保險」 深耕人性化護理服務

「新生兒科與產科建立產前、產時及產後各時期的密切合作,所有高危孕產婦分娩時均有新生兒科醫生到場,並且24小時隨叫隨到。」原哈市兒童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現任瑪麗亞婦產醫院兒科總監的李梅教授介紹說,兇險性前置胎盤患者王女士,在手術台上以最快速度娩出一個男嬰,出生時有周身青紫、心率減慢,台下新生兒科、分娩室助產士迅速給他擦乾皮膚,進行面罩正壓通氣復甦,新生兒膚色很快轉紅,體重2920克,評分為9分,新生兒狀態良好,隨即,這位寶寶便被送入新生兒觀察室。

險!40歲二胎媽媽遇上「兇險性前置胎盤」危在旦夕!二胎、三胎媽媽再孕應注意哪些問題? - 天天要聞

「在醫學上,孕周低於37周的都算早產兒。所有在黑龍江瑪麗亞婦產醫院生產的寶寶,都要到新生兒觀察室進行觀察,如果發現寶寶存在低血糖、一過性呼吸困難(濕肺),要立即進行救治。平穩狀態的嬰兒,一般觀察一兩個小時,就可以送回病房,和母親在一起。」李梅說,「我們救治成活的新生兒里,胎齡最低的只有31周+6,體重在1750克。」李梅從事兒科臨床工作40餘年,對新生兒及兒科危重症的救治有豐富的臨床經驗,針對新生兒高危及疑難問題可及時診治。「新生兒科可以進行黃疸臍炎、ABO溶血、HR溶血、紅細胞增多症、低血糖、消化系統等疾病的診斷及治療,包括先天性髖關節脫位的篩查、先天性心臟病的篩查、超聲骨密度檢測,同時可以幫助新手媽媽進行嬰兒餵養及護理指導。」李梅說。對於早產兒的處置,李梅建議父母要找到設有獨立新生兒科室的醫院進行分娩和母嬰護理,早產兒免疫力低,要注意避免感染和精心餵養。早產兒出院後,家長仍需關注寶寶發育以及黃疸、體重的監測,並要定期隨訪,發現異常要及時與醫院進行溝通。C孕產婦營養健康不容忽視「長胎不長肉」 母嬰更健康依據《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版》中孕婦的營養攝入量為標準,一項隨機對孕產婦營養狀況的調查顯示,孕婦營養不均衡率達到49.21%。「在臨床中,孕婦部分的膳食營養素攝入不足,特別是鈣、鐵、鋅、維生素B2葉酸這些對孕婦很重要的營養素。二胎、三胎孕婦依然存在這樣的問題,孕產婦營養狀態要引起重視。」原黑龍江省醫院營養科主任、現任瑪麗亞婦產醫院營養門診主任李玉厚教授說,「國慶長假後,我接診了一個孕中期的寶媽,七天體重增長了10斤,眼睛、腿部都出現了浮腫,檢查發現空腹時血糖8毫摩/升,餐後血糖12毫摩/升,診斷為妊娠期糖尿病、低蛋白血症,還貧血。」李玉厚說,「孕婦在孕期時進行各種『補』,看上去吃胖了,其實還缺少營養,缺少蛋白、缺鐵,造成缺鐵性貧血、低蛋白血症。所以,孕婦在孕期時不可以為所欲為地『補』。」李玉厚說,「營養過剩」引發的妊娠期糖尿病,容易造成胎兒過胖,從而成為「巨大兒」,孩子以後患糖尿病高血壓的幾率就增加了。而營養不良,發生妊娠併發症幾率高出營養補給正常的產婦幾倍。其中併發症有妊高症、貧血、低蛋白血症、水腫、胎兒發育遲緩、胎停、畸形、骨質軟化、免疫力低下、出生低體重、早產、流產、胎膜早破、感染等。營養不良還會讓孕婦在分娩時子宮收縮乏力、難產、產後出血。產後還容易患產褥感染,以及出現乳汁不足等問題。

險!40歲二胎媽媽遇上「兇險性前置胎盤」危在旦夕!二胎、三胎媽媽再孕應注意哪些問題? - 天天要聞

「隨著三胎的開放,多胎媽媽在備孕時更要注意自己的營養與飲食健康,比如曾患妊娠期糖尿病、貧血、低蛋白血症的寶媽,在二次或三次備孕之前最好到營養門診諮詢,出具一個適合自己的個性化營養方案,為健康孕期和健康寶寶打好基礎。」李玉厚建議,孕前三到六個月開始服用小劑量葉酸,常吃含鐵豐富和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孕前6個月開始戒煙禁酒,且要遠離吸煙的環境,減少二手煙的傷害,關注生命的開端,孕育健康寶寶。D經產婦更應注意產康42天複查 早干預早治療流行病學調查顯示,妊娠和分娩是女性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越來越多的媽媽懷起了二胎、三胎,媽媽們的產後恢復也越來越受到大家的關注。女性在分娩時,盆底肌肉會受到損傷,不僅身材走樣,不少媽媽出現了尿失禁、子宮脫垂、慢性盆腔痛等問題,醫學上統稱為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原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婦產科主任醫師、現任黑龍江瑪麗亞婦產醫院盆底康復門診孫瑛主任表示,備孕女性、產後42天女性、人流術後女性、盆腔手術後的女性、腰背痛的女性、肥胖女性(BMI大於或等於28)、45歲以上中老年女性、久坐和常處於高壓狀態的女性,都應關注自己的盆底健康,必要時進行盆底篩查與盆底康復治療。「在這裡要特別提醒產後42天的女性來做個盆底篩查。很多情況下,沒有癥狀不代表盆底功能是好的,有的往往是多年後才會出現癥狀。產後42天到12周是產後修復的黃金期,時間拖得越久,康復就越困難。」孫瑛強調,「還有絕經期後的女性,也建議做盆底篩查,這個年齡段女性,隨著雌激素降低,盆底肌自然而然會鬆弛,會有這樣那樣的癥狀出現。越早進行康復治療,預後越好。」

(冰城+客戶端)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 天天要聞

不管到什麼年紀,這4句話永遠不要對兄弟姐妹說

手足之情,是世間一份難得的珍貴緣分,並非每個人都能有幸擁有。多少人內心渴望有兄弟姐妹的陪伴,卻始終無法體會到這份血濃於水的親情。倘若我們足夠幸運,擁有了這份手足情,那就一定要懂得倍加珍惜!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 天天要聞

人,爭什麼?氣什麼?愁什麼?(精闢)

人生匆匆,不過數十載春秋,可我們卻常常在無謂的爭鬥中耗盡心力,在莫名的憤怒中迷失自我,在徒增的憂愁里蹉跎時光。其實,人生的至高智慧,便在於明了何事當爭,何事不必氣,何事無需愁。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 天天要聞

7月7日小暑,今年的小暑有4大特點,是指哪四大特點,你知道嗎?

小暑,作為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一個節氣,標誌著盛夏時節的正式開始。每年的7月7日或8日,太陽到達黃經105度時即為小暑。今年的小暑落在7月7日,與往年相比,今年的小暑有四大特點,分別是閏月加持、恰逢「出梅時間」、出現「秋包伏」現象以及小暑節氣在晚上。這些特點不僅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 天天要聞

寶寶二月鬧真相!滿月後多做3件事,大腦發育快人一步

新手媽媽玲玲最近頭都大了:二寶滿月後突然變得特別難帶,整天哼哼唧唧哭個不停,便已經是二胎寶媽,也不知道寶寶為啥哭。可是,你敢相信嗎?這種被無數媽媽恐懼的「二月鬧」恰恰是媽媽想要的寶寶大腦發育的黃金信號!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 天天要聞

劉海棲《萬物生長》:童年憨里憨氣,孩子自由生長

每一代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快樂和美好回憶。在沒有手機、電視、網路、快餐的年代,童年又會是什麼模樣?翻開作家劉海棲的新書《萬物生長》,答案就藏在11個帶著陽光、汗水和泥土芬芳的童年故事裡。它們像一扇明亮的窗,瞬間把我們拉回那個沒有電子屏幕卻野趣橫生的20世紀五六十年代,不講大道理,只講少年們憨里憨氣的童年故...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 天天要聞

人這一生,不要透支自己!(深度好文)

人活著,不要去透支自己的身體,不要去透支自己的信用,不要去透支自己的福報,而是要腳踏實地,知足常樂,做好自己,控制自己的慾望,不透支自己的人生,才能讓自己做得更好,才能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