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長的不同側重

2021年04月22日21:09:16 育兒 1951

我們常說「三歲定八十」,孩子出生的前1000天是最重要的發展階段。但根據美國耶魯大學的研究,40多年時間裡追蹤了數千個孩子的成長曆程後發現:孩子1-8歲的成長都特別重要,這個階段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並且每一年都有一個成長側重,家長千萬別錯過了!

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長的不同側重 - 天天要聞

1歲成長側重:培養安全感

1歲前的孩子,動手能力很差,衣食住行、吃喝拉撒都要依靠父母的幫助,這個階段是最缺乏安全感的,而父母這階段的重點就是幫助孩子安全感的建立和培養。特別是母親,因為嬰兒的安全感是從父母(特別是母親)那裡獲得的。

從西爾斯的《親密育兒》我們可以得知,父母應在這個階段儘可能多地陪伴孩子,積極回應孩子的各種需求,讓孩子感覺到被關注、被重視、被愛包圍。而這,就是孩子一生安全感的來源,家長可採用多種方式,比如給孩子哼哼小曲、逗逗孩子、陪孩子一起玩玩具、給孩子做撫觸、用背巾背孩子等等,總之要讓孩子感覺到存在感。

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長的不同側重 - 天天要聞

2歲成長側重:培養幽默

2歲的孩子,已經解鎖了坐、爬、走等技能,能夠慢慢控制自己的身體,並且慢慢有了自己的意識。由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對面部表情特別敏感,並且十分具有觀察能力,會發現各種有趣的事,而且笑點還特別低,因此父母應抓住機會培養孩子的幽默感。

比如,父母可以故意模仿孩子的動作、穿反衣服、鞋子,或在孩子面前做出假裝「笨拙」的動作等,用各種方式逗孩子哈哈大笑,這對培養孩子的積極情緒十分有好處。家長還可以買一些繪本跟孩子親子共讀,一起在書中尋找各種樂趣。

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長的不同側重 - 天天要聞

3歲成長側重:培養創造力

3歲的孩子,由於抽象邏輯思維開始萌芽,經常會有一些創意的舉動,讓家長眼前一亮。比如孩子開始懂得藉助凳子拿桌上的物品,這就是最早期的創造力。充滿好奇心和想像力的孩子,渴望不斷地嘗試和探索,讓自己懂得更多。

聰明的家長,除了對孩子各種天馬行動的做法給予包容和鼓勵,還應想著法子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比如家長可以給孩子買積木,讓孩子打造不同的城堡;給孩子買畫板和彩筆,護理孩子創造出心中所想;把雜誌上的圖片剪下來,讓孩子根據圖畫編故事等。

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長的不同側重 - 天天要聞

4歲成長側重:培養表達能力

4歲的孩子,解鎖了語言的技能,口語表達變得豐富起來。幾乎每個孩子都會變成「小話嘮」,喜歡纏著爸爸媽媽問東問西,甚至還會自問自答,不亦樂乎,並且這時候的孩子也要準備上幼兒園了。

根據這個階段孩子愛說話的特點,家長應適當增加言語互動,多跟孩子互動。比如家長可編個順口溜教給孩子、教孩子背誦古詩、讓孩子跟早教機器人互動等等。需注意的是,孩子的發音、語速,家長要適時糾正,以免孩子口吃。

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長的不同側重 - 天天要聞

5歲成長側重:培養書寫能力

一般來說,3歲孩子以塗鴉為主,4歲孩子能嘗試以點、線表達,5歲孩子則進入書面語言敏感期,能嘗試模仿寫自己的名字。想讓孩子練就一手好字,不妨從5歲開始。

父母在教會孩子正確的坐姿和握筆姿勢後,可由簡到繁地訓練孩子寫字,並引導孩子觀察字與字之間的細微差異。比如讓孩子同時寫田和由、太和大等,讓他指出區別在哪裡,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及時給孩子鼓勵。

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長的不同側重 - 天天要聞

6歲成長側重:培養性格

6歲是孩子人格培養和形成的關鍵階段,家長一定不要想著釋放孩子的天性,過於放縱孩子,這個階段的孩子很容易進入「自我為中心」的思維模式,希望建立屬於自己的「獨立王國」,家長的放縱只會導致將來的更加糟糕。

這個階段的孩子,需要一定的獨立空間,家長應更多地去引導孩子,不要過分保護,應更多地啟發孩子去思考。由於爸爸的角色是「泰山般的穩重」,孩子這時候更會崇拜爸爸,爸爸這個階段的陪伴和關注尤為重要。

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長的不同側重 - 天天要聞

7歲成長側重:培養換位思考能力

7歲被稱為「橡皮擦年齡」,很多孩子每頁作業紙幾乎都有被擦破的痕迹,孩子渴望把一件事情做得盡善盡美。不僅對物如此,對人也是一樣,這個階段的孩子心智快速成熟,開始懂得為他人著想,渴望得到大家的認同和尊重。

家長此時要跟孩子進行良好的互動,對他們的問題給予具有創意的「回饋」,引導孩子正面看待事情,學會換位思考,心智真正成熟起來。

1~8歲是孩子成長的「黃金八年」,每一年都有成長的不同側重 - 天天要聞

8歲成長側重:培養獨立能力

8歲的孩子比7歲時更加成熟懂事,他們樂觀積極,喜歡主動幫助別人,更在意來自他人的評價,並試圖找到自己在家中和班級里的位置。這個階段的孩子,獨立意識和獨立的能力更強了。

這個階段,父母不要再事事幫助孩子處理,而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比如獨自收拾書包、自己去上學等,並鼓勵他們建立自己的朋友圈,順利度過心理依戀期。父母的慢慢放手,是一種得體的退出,對孩子的成長更有好處!

希望我的分享對您有幫助!我是竹也媽咪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80後媽媽,願為您每天分享育兒知識,和您溝通育兒經驗,喜歡我的話就請關注我吧!

育兒分類資訊推薦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 天天要聞

錢最愛這3種人,因它有靈性

在生活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這一點人盡皆知;錢,是每個人都渴望擁有的,無人不愛錢!有了錢,父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我們做任何事情都會更有底氣;有了錢,孩子能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也能沒有後顧之憂。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 天天要聞

《繾綣成煙,藏於模糊記憶間》

流年似箭,彈指間,歲月的車輪已匆匆駛過。那些曾在生命中出現的人,那些刻骨銘心的事,都在時光的打磨下,於記憶里漸漸模糊,如同褪色的老照片,只留下斑駁的輪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