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3日深夜,韩国总统尹锡悦突然在首尔龙山总统府发表紧急讲话,宣布实施紧急戒严。这一决定不仅震惊了韩国国内,也迅速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关注和热议。尹锡悦称,戒严是为了“捍卫自由”,防止国家走向“亡国之路”,并誓言剿灭那些试图颠覆国家体制的“反国家势力”。然而,在这一看似紧急应对国家安全威胁的背后,却潜藏着复杂的政治动机和动荡的国内局势。
这一举动无疑标志着韩国政坛的剧变。对尹锡悦而言,戒严不仅是应对外部威胁的手段,更是他在面临国内支持率急剧下滑、政治对手频频发起挑战时的一次自救行动。实施戒严的背后,既有对执政党和在野党的激烈对抗,也有对民众失去信任后的强硬回应。
戒严的宣布与背后的动机
尹锡悦宣布实施戒严的时机和背景具有深刻的政治内涵。根据报道,韩国国防部在当日下午召开了全军指挥官会议,决定加强紧急戒备,并对局势保持高度警觉。戒严令发布后,韩国国会大楼立即被严密封锁,只有经过身份确认的部分人员可以出入。尹锡悦表示,通过实施戒严,韩国将重建并捍卫自由,避免国家走向灭亡。他强调,戒严的实施是为了确保国民自由、安全以及国家的可持续发展,不受企图颠覆国家体制的反国家势力的影响。
然而,尹锡悦的这一表态虽然看似爱国,实则引发了广泛的质疑。分析认为,尹锡悦此举很可能是出于政治自救的考虑,特别是在国内支持率持续低迷的情况下,采取的极端手段。
尹锡悦和其执政党——国民力量党,近年来在国内的支持率急剧下滑,政治局面陷入困境。特别是在2024年4月的国会选举中,国民力量党遭遇惨败,党内支持率一度跌至17%,虽然在外交事务上尹锡悦表现活跃,试图通过与外国领导人互动提升个人形象,但国内的经济困境和民生问题依然困扰着政府。
尹锡悦的妻子也因卷入丑闻而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使得他在民众中的支持度进一步下降。2024年末的民调显示,国民力量党仅获得32%的支持率,与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33%)几乎持平。两党的支持率差距极小,政局的动荡和政府的低支持率使得尹锡悦的政治生涯岌岌可危。
政治斗争中的“紧急戒严”
在此背景下,尹锡悦宣布实施戒严的举措,显然并非仅仅出于维护国家安全的考虑,而是背后深藏着政治斗争的因素。尹锡悦在讲话中提到,国会自政府上台以来,已发起了22次针对政府官员的弹劾决议,而今年6月以来,已有10名政府官员遭遇弹劾。尹锡悦指责,国会对法官、检察官和多名政府官员进行了弹劾,导致司法系统的瘫痪。他还指出,国会削减了与国家核心职能、毒品犯罪打击及治安相关的预算,导致国家安全状况恶化,成为“毒品天堂”和治安危机的来源。
尹锡悦进一步指责在野党民主党通过政治斗争削弱政府职能,甚至提出这些行为已构成“叛国”,还戏称这种破坏国家的行为就像是“清朝势力”的干涉。他的这一表态不仅凸显了与民主党的激烈对立,也为戒严的实施提供了“合法化”的理由——以保障国家利益、捍卫宪政秩序。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尹锡悦所称的“反国家势力”和“清朝势力”,不仅是对国内政治对手的批判,也可视为他在争取民众支持的过程中,刻意强调国家面临外部威胁和内部挑战,进一步巩固自身执政的正当性。
尹锡悦的紧急戒严令不仅未能得到广泛的支持,反而遭到了来自在野党和民众的强烈反击。民主党党首李在明首先呼吁民众保护国会,并指出戒严措施严重违反宪法,可能引发社会的不稳定。李在明强调,韩国是一个民主国家,任何政府都不应通过戒严来压制异见和政治对手。
12月4日,韩国国会迅速召开全体会议,表决通过了一项要求解除戒严的决议案。共有190名国会议员出席了会议,且该决议案获得了全票通过。根据韩国宪法第77条第5款的规定,如果国会过半数议员支持解除戒严,总统必须立即解除戒严。因此,尹锡悦的这一举动很可能面临被逆转的风险,除非他能够依靠军方的支持维持局势。
这一反应不仅凸显了民主党及国会对戒严的强烈反对,也反映出国会在韩国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尹锡悦的举动,虽然借由国家安全的名义实施,但在实际上却激化了党派之间的冲突,导致国内政治危机进一步升级。
破釜沉舟式政治自救
尹锡悦的紧急戒严令,其实是一次极端政治博弈的表现。从表面上看,戒严是为了捍卫国家的自由与安全,但从深层次来看,它更多地是出于尹锡悦为摆脱政治困境、挽回支持率而采取的一项强硬手段。在国内民众支持度不断下滑、党内选举失利、反对党发起多次弹劾的背景下,尹锡悦采取了这一“破釜沉舟”的做法,试图通过极端手段转移舆论焦点,获取政治上的主动权。
然而,实施戒严令的举措并非没有风险。从韩国宪法和政治制度的角度来看,总统通过戒严强行干预国内政治,可能会触及法律底线,引发宪法与民主法治的争议。随着国会的反击和社会舆论的关注,尹锡悦的政治生涯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