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毛泽东才溪乡调查纪念馆馆藏有一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卓坚的“汀州市职工联奖全城工人公债票竞赛优胜第二银质”奖章,为国家二级文物。

三次公债,踊跃认购
为筹集资金支援革命战争,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苏维埃国家银行分别在1932年7月、1932年11月发行革命战争公债60万元、120万元,1933年7月发行经济建设公债300万元。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伍角革命战争公债券
历次公债发行工作中,广大工农群众、红军指战员、政府工作人员无不热烈响应、积极拥护。他们虽不富裕,刚够温饱,却节衣缩食乃至忍饥挨饿,倾其所有购买公债,以尽一个苏维埃公民的义务。
红军战士们对购买公债非常积极热情,因为他们对于革命的认识更加清晰。1932年11月28号发行的《红色中华》第42期写道:“福建军区关于购买公债,极为踊跃,许多军区部队都超过了原定数目甚至有两倍以上的,如四都医院原定三百元,现已推销了一千元,这证明红军战士都已深刻了解在争取革命战争的更大胜利上,公债是有很伟大的意义。”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伍圆革命战争公债券(第二期)
第107期和第127期《红色中华》也写到:“福建红色战士已纷纷写信回家取款,准备购买(公债)”,“福建军区第二作战区政治部,全体工作人员及红色战士,节省了三个月的伙食费425元,全部购买经济建设公债。”
白区群众,买苏区公债
广大工农群众也积极支持公债的发行。在农村地区,群众认购公债主要采取现金购买公债和谷子换购公债的方法,在有效的政治动员和宣传下,临时中央政府发行的两期革命战争公债在苏区各县区大都先后完成,或超过了原定推销数额。比如“龙岩群众,对革命特别认识清楚,所以他们对于购买公债非常踊跃,竟超过原定额五千多元,共合销13000多元,在福建各县中,龙岩是第一名。”

上才溪乡第四村《推销公债券来往数目簿》
苏区公债在工人中的推销主要是利用工会组织各种会议,苏维埃政府第二期革命战争公债,“工人们不但自己热烈来买,同时他们还向老板宣传,要老板也购买。”苏维埃经济建设公债发行后,“汀州市工友开了支部主任联席会议,当场紧张热烈情绪达到顶点,大家说拿一个月半月工资来购买公债票。”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贰圆经济建设公债券
苏区干部到白区筹款的时候,也会对当地群众推销苏区的公债,因此出现了苏区公债在白区销售的情况。“一些白区群众痛恨国民党军阀进攻革命,经常把自己节省的钱捐助红军,一二期公债都推销了很多。”
体贴国家,不去兑现
公债到期后,苏维埃国家银行进行了兑付,但是广大群众踊跃退还公债给国家,到1934年5月中,退还了90多万元,或是将到期的公债调换经济建设公债,继续支援革命战争与经济建设。
经济建设公债的还本付息工作,因红军长征而中断。未偿还的公债,延至1954年由各级人民银行负责还本付息,一律照本金一元公债券折合第一套人民币12500元兑付,利息从起息日计算到兑付时为止。此举既照顾了群众的实际利益,也维护了人民政府公债的信誉。但相当多的老区人民体贴国家刚刚成立,将公债作为纪念物保存而不去兑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福建新闻广播•福建之声联合
中共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办公室
共同推出百集历史印象志
《红色文物里的福建印记》
它们,寂静无声
却记录着忠诚和信仰
它们,沧桑斑驳
却烙刻着初心与使命
倾听红色文物故事
重温先烈奋斗足迹
文物无言 历史有声
1 END
1
监制 :赵林 阮怡
顾问: 钟健英
编辑 :孙世庆
播音 :李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