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2025年07月11日22:40:13 历史 4661
7月11日上午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
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
上海第一财经广播

江苏太仓融媒体中心

福建长乐融媒体中心

福建福清融媒体中心

联合开启

沧海云帆丝路新

——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

暨中国航海日特别直播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本次直播以福建新闻广播为总直播间,通过多地记者连线、现场采访、专题视频等形式,分“丝路回响”“丝路华章”“丝路新航”三个篇章,围绕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史实,展现郑和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的新光彩,以及在“一带一路”倡议下,世界各国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取得的成就。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福建新闻广播主持人栋柠、李薇担任总主持】

节目还展现了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积极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展开跨国贸易、渔业开发、菌草扶贫等方面的合作。

福建海博tv客户端、福建新闻广播i看直播、上海第一财经广播视频号、南京电视台牛咖视频以及江苏太仓、福建长乐、福清等县市融媒体中心视频号同步直播,全网影响力超千万。




回望历史 壮阔航程

7月11日是中国航海日和中国的世界海事日。当天,由全国多家文博机构、科研院所、港航机构共同举办的“犹说宝船来——郑和下西洋620周年纪念展”在位于上海的中国航海博物馆举行,这场展览汇聚了14家博物馆、6家港航单位近150件精美展品。节目直播中,上海第一财经广播记者现场采访了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陆伟,通过文物、船只模型、数字化展项等形式,向观众介绍了郑和精神对当今国际合作与海洋战略的新启示。

陆伟表示,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航海规模最为庞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壮举,是我们向海而兴的集中展示,与当下海洋时代建设高度契合。郑和故事的讲述,不仅有利于言达我们一以贯之的和平外交,更有助于以郑和人文精神引导新时代国际关系的重塑。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上海第一财经广播记者韩欣采访中国航海博物馆副馆长陆伟

1405-1433年间,伟大的航海家郑和先后七次奉皇命率领一支15世纪全球最庞大的远洋船队纵横于西太平洋与北印度洋的广阔水域,造访东南亚、南亚、西亚、东非的三十多个国家与地区。直播中,太仓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陆禹来到郑和船队七下西洋的起锚地——江苏太仓刘家港,采访这里的码头企业。如今的太仓港已发展成为长江上最大的光伏、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储能柜等“新三样”出海基地,见证了中国制造业的崛起。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太仓市融媒体中心记者陆禹在太仓港直播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太仓港新貌】

据史料记载,郑和七下西洋,每次都会在福建长乐的太平港驻泊候风,等待冬季东北季风到来时扬帆出海。直播节目通过长乐融媒体中心记者的连线,展现了距今900多年的圣寿宝塔,这座塔是当年郑和俯瞰其停泊在太平港庞大船队的瞭望塔,也是船队出入太平港的航标塔。如今,古塔也见证着福州在“一带一路”倡议下,通过港口升级、数字创新、产业出海、文化赋能等多维度实践,开启新时代全球互联新航程。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福州长乐区圣寿宝塔】

南京宝船厂遗址是国内目前保存面积最大的古代造船遗址,可以说是郑和宝船的“出生地”。直播中,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专家李庆副教授表示,郑和七下西洋之所以被历史铭记,不仅在于其空前的规模和远航范围,更在于它全方位、深层次地推动了中外交流,是一次文明互鉴的伟大实践,是一场超越时代的区域大交流,也为后来的大航海时代奠定了基础。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记者李钰采访南京大学明清史研究专家李庆副教授


文明互鉴 美美与共

郑和七下西洋,历时28年,船队以“宣德修好”为宗旨,通过文化交流与经济合作实现互信,在海上丝绸之路上留下了和平、尊重、共赢的精神,一直延续至今。

在文莱,郑和船队帮助当地建立港口、传授农业技术,至今文莱博物馆仍珍藏明代青花瓷,民间流传着“郑和将军”的故事。今天,中文两国在能源、基建、旅游等领域深度合作,2018年,中文关系提升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记者赵迪在南京市的浡泥国王墓讲述中文两国友好故事】

印度尼西亚的三宝垄建有八座郑和庙,既是当地华人的信仰,也见证着印尼与中国之间源远流长的友好历史。印尼三宝垄华侨王泽通过视频表达了中印尼两国友好往来、共同发展的美好祝愿。三宝垄郑和庙的香火不断,象征着人们对和平、发展与繁荣的永恒祈愿,而今天,这份祈愿正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的务实合作,一步步变成现实。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位于印度尼西亚三宝垄的郑和庙

非洲肯尼亚的“中国女孩夏瑞馥专门为直播节目录制了短视频,讲述她与中国的不解之缘。夏瑞馥是郑和下西洋船员的后裔,从小热爱中国,对中国充满向往。2004年,夏瑞馥在中国大使馆的帮助下,申请到中国学习并且选择了中医专业。如今,她已经成长为一名中医医生,也是郑和文化传播大使,致力于把中医文化带到肯尼亚,传承郑和精神。

【肯尼亚女孩夏瑞馥的故事


云帆再举 丝路新航

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正通过构建海陆空网“四位一体”大通道、深化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推动制度型开放、打造特色国际合作品牌等举措,全面推进核心区建设,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福建经验。

福清市融媒体中心的记者实地探访了位于福清市的中印尼“两国双园”的中方园区——元洪功能区。眼下,来自印尼苏门答腊岛的椰子正源源不断地进入这里的生产车间,这得益于从海关到“两国双园”管委会为企业打开的绿色通道,简化了程序,节省了通关时间。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福清市元洪功能区

福州宏东渔业股份有限公司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渔业合作开发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农业农村部等列为国际渔业合作典范。宏东渔业与毛里塔尼亚政府签署长期合作协议,投资3亿美元建设中国境外规模最大的远洋渔业基地,为当地创造2000余个就业岗位。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福建新闻广播记者泰曦采访宏东渔业董事长助理陈腾举
福建农林大学的“国际菌草苑”集中展示了在共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功落地应用的20多个菌草品种。福建农林大学教授、菌草技术发明人、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告诉福建新闻广播记者,目前这项中国原创的农业技术,已经推广到了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受到非洲国家的青睐。几十年来,菌草援外的脚步跨越山海,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它带去的不仅是一项绿色技术,更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携手共进的友谊和共筑未来的希望。
福建新闻广播记者高蓉采访林占熺教授

郑和的宝船
曾劈波斩浪
以和平为帆、互利为舵
镌刻下文明对话的史诗
共建“一带一路”的列车、巨轮
正跨越山海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为笔
以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墨
续写合作发展的新篇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42年常德鼠疫地点图 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原证 常德鼠疫病例表 - 天天要闻

1942年常德鼠疫地点图 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原证 常德鼠疫病例表

《1942年常德鼠疫地点图》侵华日军细菌战的原证 《常德鼠疫病例表》20年前2004年3月3日,《北京晚报》报道过“北京一老人在旧货市场淘出珍贵史料、石印藏书记录日军细菌战罪行”,说何民先生在旧货市场发现了一本《医防消息》,详细记载了侵华日
新华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天天要闻

新华全媒+|“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当地时间2025年7月11日,在法国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7月9日在西夏陵博物馆拍摄的西夏陵出土的文物。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7月10日拍摄的西夏陵3号陵(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植森 摄7月10日拍摄的西夏陵3号陵(...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 天天要闻

沿海省市6台联播!620年前郑和的“罗盘”我们这样接过…...

7月11日上午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融媒体资讯中心·福建新闻广播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上海第一财经广播江苏太仓融媒体中心福建长乐融媒体中心福建福清融媒体中心联合开启沧海云帆丝路新——纪念郑和下西洋620周年暨中国航海日特别直播【点击图片回看直播】本次直播以福建新闻广播为总直播间,通过多地记者连线、现场采访、专题视频...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 天天要闻

戴笠香港被拘真相揭秘:军统头子颜面尽失的三天

资料图片:戴笠1936年3月下旬,香港各报均以醒目的通栏标题登载了一则消息《军统局特工首脑戴笠被香港警务处拘留》。戴笠,这个掌握着5万多名军统特务、世人皆知的杀人魔王、国民党许多军政要员都忌惮三分的军统头子,是怎么被香港警察拘留的?他好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