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新文化运动之所以在年轻人之间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婚姻自由,恋爱自由的口号。
你和年轻人说什么国家危亡他们未必关心,但你说新文化了,就可以和那个温香软玉的姑娘在一起了,他们立刻就精神了。
胡适在文学上身先士卒,写了第一篇“社会问题剧”《终身大事》,宣扬自由恋爱。
但在行动方面,胡适不敢越雷池一步,终身没有抛弃结发妻子江冬秀。
这都是因为这位女士太彪悍了,敢杀人。
胡适和江冬秀
依约完婚
江冬秀,1890年出生于安徽省旌德江村的一个仕宦之家,其外曾祖父、外祖父都曾授职翰林院编修,父子两代翰林在当地很有名,也算名门望族了。
江冬秀出身名门,曾经缠过足,不过不久后时代就变了,所以这件事没有对她彪悍的性格产生影响。
她读过几年书,在那个年代的女子中算是有点文化,这也是日后胡适能够接受她的一个基础,两个人并非没有共同语言。
江冬秀
在她14岁那年,母亲到胡适的姑婆家走亲戚,恰逢胡适也随母前来。
江冬秀母亲见到13岁的胡适,看着这个面容清秀的小伙子,十分中意,便请胡适姑婆说和,想为女儿定下这门亲事。
胡适母亲冯顺弟起初还有点不高兴,因为江冬秀毕竟大了胡适一岁,还有点属性相克的意思,不过耐不住江冬秀母亲的软磨硬泡,最后还是答应了。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这件事就算定下了,容不得胡适反对。
胡适
后来,胡适出国留学,见识过新时代花花绿绿的胡适,内心逐渐有些动摇了。
尤其是邂逅了美国女友韦莲司以后。
韦莲司读过大学,接受过新式教育,长相也颇为不错,和洋博士胡适简直就是天生一对。
胡适和韦莲司展开了一段轰轰烈烈的爱情,如果胡适这个时候坚决不走,其实家里面也拿他没什么办法,但最后,来自母亲冯顺弟的一封信拉回了胡适。
韦莲司
从冯顺弟这个名字你也可以看出来,她来自一个传统观念深厚的家庭,如果胡适逃婚而去,她在十里八乡的名声就完了。
再三思量过后,胡适留下了一副对联“旧约十三载,环游七万里”,给女友韦莲司。
韦莲司立刻明白了胡适的意思,她只能放手让胡适回家完成婚约。
彪悍与柔情
胡适依约回家和江冬秀完婚了。
胡适怎么想我们放在一边,江冬秀在结婚后,演绎了一个完美的传统妻子。
她主持家务,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照顾胡适无微不至。
更让人惊喜的是,江冬秀烧的一手好家乡菜、真正表明了那句话“抓住一个男人的心,先抓住他的胃”。
江冬秀看上去温文尔雅,似乎什么都可以忍让,但有一件事情不可以,那就是出轨。
曹诚英
几年之后,胡适与表妹曹诚英邂逅并相恋。
曹诚英是个接受过新式教育的女子,年轻有活力,而且知书达理,与洋博士胡适颇有共同语言,与江冬秀截然不同。
适逢新文化运动兴起,换太太成了时髦,很多文化名人都这么干,一些朋友也和胡适说,江冬秀土里土气的,与胡适不适配,干脆离婚算了。
胡适思来想去,赶个时髦也没什么不好,于是提出了离婚要求。
江冬秀剧照
面对丈夫,江冬秀什么也没有表示,只是默默走进厨房,拿出菜刀,把刀架在小儿子脖子上,平静的说:“可以呀,我们离婚,然后我就先杀了两个儿子,再自杀!”
江冬秀的举动让胡适一下子震住了,胡适从未想过,看似柔弱的妻子会有如此决绝的一面。
胡适知道,江冬秀不是危言耸听,她真的有决心那么干。
那是一个传统和现代交际,激烈角逐的年代,尽管大城市已经非常新潮了,但在保守的乡下,乡土乡议依然占据主流。
一个女人被丈夫抛弃了,人们只会认为女人有问题,至于新潮的“离婚”概念,在乡村里根本不存在。
一旦江冬秀和胡适离婚,她下半辈子的名声就完了,在乡村,这就是社会性死亡,所以,江冬秀真的干得出来。
胡适和江冬秀
胡适不敢赌,他不愿意冒这个险。
此后,胡适再也不敢提离婚之事,曹诚英也终生未嫁。
性情人生
江冬秀就是这样,貌似是个完全保守的传统女性,但内心内核强大,她还干了很多很有个性的事情。
当学者梁宗岱成名后欲抛弃糟糠之妻时,江冬秀打抱不平,替梁宗岱之妻出庭打离婚官司,最终使梁宗岱败诉,可谓女性解放的先驱了。
她还抛头露面,给家乡学堂捐资助学,为家乡修桥铺路,一副乡绅做派。
胡适和江冬秀
更重要的是,有些胡适不方便出面的事情,都是江冬秀包办的。
比如说,胡适曾经在一家出版社出版作品,老板阳奉阴违,暗中使绊子,克扣了胡适一些版税。
这件事胡适不好发作,他一个大学者,洋博士,不好和一个奸商斤斤计较,他也不擅长。
于是,就由江冬秀出面去闹,最终替胡适讨回了版税。
江冬秀就是这么样的一个人,单靠彪悍的性格,不能长久的维持关系,还要靠真的能帮上忙,成为贤内助。
晚年的江冬秀,还有一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那就是她与胡适的初恋女友韦莲司活成了闺蜜。
胡适和江冬秀
江冬秀与胡适的婚姻,一个是接受新文化洗礼的洋博士,一个是文化程度不高的村姑,但他们却携手走过了四十多年,白首相依。
这段婚姻之所以能够维持,其实也在于胡适,胡适宣扬自由,但也重视人的权利,他理解江冬秀这种传统女性的难处,不愿意让她陷入困境,他事母至孝,不想让母亲伤心。
他们的婚姻,是传统与现代交织的年代的产物,我们当然需要拥抱现代意识,但那些传统社会留下来的女性,也是情非得已,她们的生活不应该被抛弃,这一点胡适做的还是让人欣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