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2025年07月08日14:42:13 历史 1819

高志凯和他那句“在恒河画一条线”的说法都火了。有网友还提议,这条线未来就应该叫“高志凯线”。

印度人听了可能都懵了,不知道究竟发生了什么。那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一条线的由来

高志凯是一位智库学者,他所说的画一条线,实际上是针对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而说的。

谁都清楚,印度曾经被英国殖民了几百年,虽然印度人没有忘记自身的传统,但很显然忘记了原先国家的疆界。最为关键的是,殖民者就要离开的时候,印度人继承了殖民者的所有衣钵。

历史上,我国和印度之间并没有现代意义上的边界线,毕竟在西藏和印度之间横亘着高原乃至雪山峡谷,这一地区人迹罕至,所以数千年来,大家只是按照喜马拉雅山的大概走势来区分两国的边界,而且一直相安无事。

直到英国人来了,占领了印度还不满足,还想继续向北推进。但是在清王朝前期,由于中国还相对强盛,英国人也不敢造次。从19世纪中后期开始,英国人渐渐发现清王朝就是纸老虎,因此在西南边陲也加快了向西藏乃至中亚地区的渗透。

英国想要进一步控制西藏,但一直找不到合理的借口。在这期间,一个叫亨利·麦克马洪的英国人在中印边界地区进行了勘测,然后他按照自己的意愿随随便便地画了一条线。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因为这个人在1914年参加了所谓的西姆拉会议,也就是英国殖民者试图把西藏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阴谋会议,所以麦克马洪画的那条线就被叫做了麦克马洪线。

这条线最大的问题就是把原本属于我国西藏的藏南地区划给了印度。自始至终,中国既没有承认过非法的西姆拉会议,同样也没有承认过所谓的麦克马洪线。

更深层次的问题是,英国作为殖民者,没有理由而且也没有所谓的合法性去制定中国和印度之间的边界,而且还是在不通过中国人的同意下随便去划定的。

这样的一种思维不就是典型的殖民扩张意识吗?英国人自认为自己才是世界上的老大,想占领什么土地就占领什么土地。而那条臭名昭著的麦克马洪线,不仅仅是把我国的藏南划归了印度,更重要的是,当时的英国人想以这条线当成前哨,接下来继续向西藏腹地推进。

只不过,后来两次世界大战发生,英国人在全球的能力越来越衰弱,殖民地非但不能再扩张,各个殖民地更是独立建国。不管英国佬愿不愿意,他们只能承认这一切。

正是在这个过程中,随后独立的印度全盘继承了英国人的衣钵。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同样一条线,印度听英国的

为什么说印度人很可恶?因为印度独立建国后,非但没有去批驳英国人的殖民扩张主义,而且完全继承了英国人数百年来的糟粕。

尼赫鲁当上总理以后,一直在推动所谓的前进政策。他和印度一众高层声称,麦克马洪线就是中英之间的边界线。除此之外,印度还在边界地区集结军队,试图继续向我国的西藏推进。

印度的小算盘打得噼里啪啦响,他们觉得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共产党和国民党正在内战,根本顾不上西南边陲的问题。

等到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朝鲜战争的缘故,中国又和美国站在了对立面。那个时候谁都预测第三次世界大战很快就会爆发。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尼赫鲁更是觉得中国无暇西顾,他自认为在边界问题上想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

不得不说,尼赫鲁已经成了殖民主义的孝子贤孙,他的英国老子都撤回本土了,他还想领导印度继续推动殖民主义,占领中国的土地。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最为讽刺的是,尼赫鲁把中国的忍让当成是虚弱。有一种说法是,尼赫鲁不单单要侵占整个西藏地区,而且还想把中印边界推进到中国的腹地,也就是现在的甘肃、青海、四川一带。

也不知道当年的尼赫鲁喝了多少恒河水,才敢幻想出这样的边界线,但是整个印度却当真了,更是在一本正经地推行尼赫鲁的政策。中国想要和印度围绕边界问题谈判,印度不同意。

此时的尼赫鲁趾高气昂,认为自己的背后有美苏两个大国支持,完全可以跟中国叫板,麦克马洪线也就成为了印度方面自认为的合法边界线。

从这件事上就能看出印度人的虚伪和扩张本质。假设当年的英国人把这条线往南画了,以印度的领土作为两国的边界,那么问题就来了,尼赫鲁会不会承认这样的划线呢?

显而易见,尼赫鲁肯定不会承认,也就是说,印度只愿意承认占便宜的事,如果是吃亏的事,尼赫鲁就不愿意认了。而现在高志凯的说法正是这样的一种逻辑。

沿着印度的恒河画一条线,恒河以北的印度领土是中国的土地,请问印度人愿不愿意接受?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从本质上来说,印度也并非坚决要听英国殖民主义的话,仅仅是因为当年画的那条线恰恰能够让印度占到便宜。

按照这个逻辑,印度当年独立建国的时候,由于英国人让他们和巴基斯坦分治建国,在土地问题上,印度不是也很不开心吗?甚至于和巴基斯坦爆发了战争。道理很简单,因为印度想要更多的土地。

这就是印度人在边界问题上的本质想法,只不过多年以来印度一直未能得逞,所以问题拖到现在,我们也可以用最直接的方式向印度展示一下他们的逻辑究竟是什么,

“高志凯线”就是要戳破印度人的幻想

印度人把错误的麦克马洪线当成真理,我们现在就是要告诉他们,你们做错了,而且我们现在有能力按照恒河的走向画一条线。

印度人肯定猝不及防,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应我们的这种说法。但实际上,印度人应该庆幸中国人没有真正的扩张思维。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如果中国具有扩张思维,早在几十年前,在和印度打完那一场边境战以后,就会稳扎稳打,继续向南亚腹地推,而后形成占领的既定事实,让印度传统的土地变成中国的领土。

很显然,我们没有这么做。我们只是在逻辑和说法上向印度人展示所谓的麦克马洪线,是完全错误的。

然而,我们即便这么说,印度国内还是有人会听不懂,他们还是会继续推动自己的扩张主义。就像当年我国边境地区还有另一个国家叫锡金,印度公然吞并了这个小国,这就是完完全全的强盗逻辑。

所以,在接下来,我们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画一条以恒河为界的线,就能让印度人感受到深刻的危机。他们不会承认自己做错了,他们只会担心中国会不会依照恒河为界而采取实际的行动。

毕竟,像印度这样的流氓国家,他们只认得拳头,而不认道理和公理。一个可以公然侵占他国的国家,未来围绕边界问题,我们就应该用更硬的拳头告诉印度究竟该怎么做。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当然,现在高志凯本人做了回应,他说自己并不是要鼓吹扩张,就是想在逻辑层面告诉印度人的想法是错误的,明确告诉印度人,围绕边界问题,双方应该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进行谈判。

作为智库学者,高志凯当然应该这么说。不过从民间的角度去看,中国人可以按照这种想法做进一步的阐释。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了,边界问题依旧没有得到任何处理,印度人一直想白占便宜,一直想把占领的土地当成既定事实。

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们就应该打掉印度人长期以来的错误幻想,要让印度人切切实实的感受到恐惧,重要的是要让印度人明白,中国不但有这样的想法,关键还有这样的能力。

从目前的逻辑上来看,如果印度人继续坚持麦克马洪线是正确的,接下来他们就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毕竟我们也可以说以恒河为界也是正确的。而且印度人很清楚,中国军队确确实实能够推动到恒河岸边。

归根结底,现代印度人继承了西方的殖民主义思维,所以才会把弱肉强食当成公理。事情原本不应该发展成这样,但一切责任都是印度多年来推动造成的,印度一直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现在我们采取这样的说法,正是在告诉印度,如果你可以对小国弱肉强食,我们同样可以对你们弱肉强食。如果你们听不懂文明的语言,那么就让你们听一听炮火之声。

中国专家一句话吓得印度认怂:恒河以北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 - 天天要闻

在这种大的背景下,接下来就要看印度人怎么做了。他们既没有办法跟我国相抗衡,同时在逻辑上说法也站不住脚,由此就处在了进退维谷的两难之地。可说来说去,这种两难是他们早年的尼赫鲁导致的。

这让印度陷入了逻辑困境,同时也陷入了现实困境。尤其是在中国越来越强大的情况下,印度面临的困境每一天都在增加。

参考资料:

《以“高志凯线”为中印边界?高志凯回应》 观察者网 2025年7月2日

《中印边界争议由来:印度继承英国殖民遗产占我领土》 中国网 2020年7月20日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 天天要闻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马屁

俗话说得好:千穿万穿,马屁不穿。你要求人办事、想要达到某种目的时,拍马屁往往特别管用。 江湖上有一个人,那就是美国总统特朗普。他特别喜欢别人拍马屁,因为他属于威权型人格,特别享受那种君临天....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 天天要闻

中国人民抗战纪念馆展出赵一曼遗书:亲爱的孩子啊,希望不要忘记母亲是为国而牺牲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 曹雪娇7月7日,《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展览》开幕式,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办。8日,该展览面向公众对外开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赵一曼牺牲前给儿子的遗书(图源:记者拍摄)据了解,本次展览面积1.22万平方米,将展出照...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 天天要闻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围绕明确奋斗目标形成的团结才是最牢固的团结,依靠紧密团结进行的奋斗才是最有力的奋斗”。10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确立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提出了“两个一百年”...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 天天要闻

鉴往知来|百团大战:战绩辉煌,永垂史册

立狮脑山巅,望太行云烟。那座座峰峦如同无言的丰碑,铭刻着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峥嵘岁月、不朽功勋。 7月7日,恰逢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纪念日,正在山西阳泉市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 1940年8月,为粉碎...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 天天要闻

第1视点|跟随总书记回望百团大战伟大胜利

7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省阳泉市考察。他来到百团大战纪念碑广场,向百团大战烈士敬献花篮,参观百团大战纪念馆,缅怀抗战烈士英雄事迹,重温中国共产党领导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勇御外侮的光辉历史,了解当地开展革命历史教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等情况。 阳泉狮脑山主峰 形如刺刀的百团大战纪念碑直指苍穹 不远处,...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 天天要闻

古人用秸秆,也是烧吗?

焚烧秸秆,常被误认为是千年传统,实则是现代农业的“时代病”。古人用秸秆,少有“一烧了之”的草率,而是千般用法、万种智慧。 从《齐民要术》到《陈旉农书》,从堆肥还田到修筑屋舍,秸秆在古人的手中,是滋养农田的肥料,是遮风挡雨的材料,是饲养牲畜的食粮。焚烧秸秆,绝非古人首要的选择,而是现代化农业发展中人们...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 天天要闻

观潮的螃蟹丨不能忘记的抗战历史,不曾忘记的无名之辈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7月7日,是全民族抗战爆发88周年。血与火的14年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无数国人在民族危亡时挺身而出,奉献牺牲。据不完全统计,抗战期间,中国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在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是对日战事最多、最惨烈的正面战场之一。当时全省人口3000万,征募的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