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肺就像两块海绵,分布在胸腔两侧。
当肺里长了肿瘤——小的可能像绿豆、黄豆、花生大小,大的可能像核桃甚至苹果大小——到底该切除多大范围?
1、传统标准:肺叶切除
20年前,肺癌手术的标准做法是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人有五个肺叶,这意味着每次手术都要切掉1/5的肺,对肺功能影响较大。
1996年,北美一项研究对比了肺叶切除和小范围切除(如肺段切除、楔形切除),结果发现肺叶切除的患者生存期更长。因此,当时全球胸外科界将肺叶切除定为标准术式。
2、现代医学的进步:更精准的切除
但二三十年前的肺癌和现在的肺癌完全不同。过去发现的肺癌往往较大(2-3cm),甚至已有淋巴结转移;而现在,我们通过ct筛查能发现更多小于1cm或1-2cm的早期肺癌。
对于这幺小的结节,切掉整个肺叶是否值得?
从2000年代开始,全球医学界(尤其是日本)进行了多项研究,对比小范围切除和肺叶切除在早期肺癌(<2cm,含磨玻璃成分)中的效果。
经过十几年的随访,最终得出结论:对于这类早期肺癌,小范围切除(如肺段切除)的生存率和肺叶切除相当!
3、现代手术理念:精准切除,保护肺功能
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临床实践。如今,对于合适的早期肺癌患者,我们不再需要切掉大块肺组织,而是采用更精准的切除方式,既能彻底清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
这样,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更高,长期生存也更有保障。
总的来说,早期肺癌≠切得越多越好,精准切除同样有效!现代手术理念,就是在彻底清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护肺功能,这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长期生存不受影响。
医学在进步,手术方式也在优化。现在的肺结节手术,既要"切干净",也要"切得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