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节手术不是切越大,越干净!小范围切除,效果也很好

2025年05月03日12:00:17 健康 7383

我们的肺就像两块海绵,分布在胸腔两侧。

当肺里长了肿瘤——小的可能像绿豆、黄豆、花生大小,大的可能像核桃甚至苹果大小——到底该切除多大范围?

1、传统标准:肺叶切除

20年前,肺癌手术的标准做法是肺叶切除+淋巴结清扫。人有五个肺叶,这意味着每次手术都要切掉1/5的肺,对肺功能影响较大。

1996年,北美一项研究对比了肺叶切除和小范围切除(如肺段切除、楔形切除),结果发现肺叶切除的患者生存期更长。因此,当时全球胸外科界将肺叶切除定为标准术式。

2、现代医学的进步:更精准的切除

但二三十年前的肺癌和现在的肺癌完全不同。过去发现的肺癌往往较大(2-3cm),甚至已有淋巴结转移;而现在,我们通过ct筛查能发现更多小于1cm或1-2cm的早期肺癌。

肺结节手术不是切越大,越干净!小范围切除,效果也很好 - 天天要闻

对于这幺小的结节,切掉整个肺叶是否值得?

从2000年代开始,全球医学界(尤其是日本)进行了多项研究,对比小范围切除和肺叶切除在早期肺癌(<2cm,含磨玻璃成分)中的效果。

经过十几年的随访,最终得出结论:对于这类早期肺癌,小范围切除(如肺段切除)的生存率和肺叶切除相当!

3、现代手术理念:精准切除,保护肺功能

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临床实践。如今,对于合适的早期肺癌患者,我们不再需要切掉大块肺组织,而是采用更精准的切除方式,既能彻底清除肿瘤,又能最大限度保留肺功能。

这样,患者术后恢复更快,生活质量更高,长期生存也更有保障。

总的来说,早期肺癌≠切得越多越好,精准切除同样有效!现代手术理念,就是在彻底清除肿瘤的同时,尽可能保护肺功能,这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更高,长期生存不受影响。

医学在进步,手术方式也在优化。现在的肺结节手术,既要"切干净",也要"切得巧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多吃含类黄酮的食物,或能保护大脑,远离老年痴呆

在岁月的长河中,大脑如同一台精密的机器,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会出现各种问题。而老年痴呆,无疑是其中最令人揪心的一种。它悄无声息地侵蚀着患者的记忆与认知,给无数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但幸运的是,科学家们从未停止探索的脚步,哈佛大学的一项研究为我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 天天要闻

女子在家搞卫生后高烧40°C,肺都“发霉”了!这细节千万警惕

天气渐渐转热,不少人趁着天空放晴,开始整理衣柜,将衣物进行“大换季”。近日,来自杭州的沈大姐趁着前两天天气晴好,她休息在家,便开始了“换季工程”。岂料,整理完衣柜后,她病倒了,体温最高到了40℃。正当大家以为是累得病倒的时候,却查出是肺“发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 天天要闻

突破!这项技术为血透患者生命线“保驾护航”

你知道吗?在我国,每10个人中就约有1人患有慢性肾脏病,其中不少患者最终会发展为终末期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对于这些患者而言,血液透析成为了维持生命的关键手段。而在血透过程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生命通道”,它就是血管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