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强将手下无弱兵!
身为东野3纵司令韩先楚善战,好战,被称为“旋风司令”。解放战争时打过不少硬仗、恶仗,运动战、攻坚战很顺手。在军中的威望甚高,源于打仗果断干练,都是胜仗,而且一次比一次有战绩。
作为麾下将领,徐国夫对他在军事上的能力就是佩服。
抗战胜利后,各根据部队抽调干部、部队挺进东北,韩先楚被安排到4纵担任副司令,因代司令、司令胡奇才多数情况下因身体不适休息较多,很多仗都是他来指挥,如鞍海战役、四保临江、梅河口战役等。
1947年秋,调任3纵司令员,对于3纵上下是熟悉也陌生。因为3纵、4纵隶属于辽东军区指挥,而且四保临江作战,3纵和4纵联合作战。尤其四保临江作战,上级讲3纵全部与4纵一个师联合作战,总指挥是曾克林,副总指挥韩先楚。
在商讨作战方案时,曾克林与韩先楚的意见不同,一个强调打弱敌,扩大战果;一个强调打强敌,让敌人知难而退。最终上级支持韩先楚的作战方案,在整个战役中,韩先楚是实际指挥员,最终取得歼灭一个师加一个团的战绩。
战役胜利不仅仅歼灭敌人创造记录,我伤亡人数少,这是最难能可贵的。打仗不仅要消灭敌人,更重要的保存自己。这样的指挥员,怎么能不受到尊重呢?
过去徐国夫听过韩先楚的名字,但没有见过本人,当见到对方后,长相黝黑,面相普普通通。但也就是这样“普通”的面相,成为军队不可多得的战将。
徐国夫按照韩先楚的指示作战,全力以赴打援,毙伤敌1000余人,俘敌400,自身伤亡三分之一。打阻击是硬仗,敌人会不惜一切代价扑上来,为了给主力歼敌时间,唯一的就是硬顶。韩先楚也做过大伤亡的打算,以五分之四的代价,作为师长的徐国夫会用兵也不错,以三分之一取得胜利。这是两人第一直属指挥。
当韩先楚调任3纵司令后,有人对他寄予厚望,徐国夫说:韩先楚当了咱们司令,以后仗有咱打的。他欣赏韩先楚打仗有冒险精神,打仗就有三分险,四平八稳,一点危险没有,还叫什么打仗。在奇袭威远堡时,政委的作战方案稳妥,但战果肖;韩先楚的冒险,但战果大。他是支持韩先楚方案,最终上级采取韩先楚的方案。
部队隐蔽行军,按照作战部署,一举歼灭敌人一个师,徐国夫说这场奔袭战我师打得很过瘾,缴获多,俘虏多,伤亡少。
在冬季攻势时,徐国夫因身体原因到后方休养,后被调去5纵担任师长。没有参加3纵义县战斗、锦州攻坚战等。直到1949年部队挺进河南,在地方剿匪,他被抽调到湖南警卫,被再次调回老部队,继续担任师长,参加衡宝战役、解放海南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