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县莘冢集村

2025年05月03日20:52:04 历史 1097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宣统二年地图

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

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得名莘冢集。莘冢集村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商代名相伊尹的故乡。

明朝崇祯年间曹县知县郭万象在拜谒了莘冢集堌堆后留下了一首诗:

相业从来羡有莘,先生知觉道同珍。

为霜四峙山衔雨,沃野千林鸟赋春。

战垒烽消鼙鼓尽,台衡誉藉主臣亲。

沛余膏液霑难拟,九曲源同泄巨津。

后来这首诗中描写的景色被评选为曹县古八景之一,取名“莘野春耘”。

同样也是明代的诗人徐笃在路过曹县城北的莘冢集后,也留下了一首《过莘冢寺》的诗:

寺敞高原上,门当野水滩。

丛花明碧殿,垂柳映朱栏。

云锁谈铉室,台铺礼佛坛。

何时同衲子,煮茗坐蒲团?

通过这首诗,我们知道在莘冢集高高的土堆之上,曾经还有过一座规模比较大的莘冢寺。

夏朝莘仲君墓和莘国古城遗址位于莘冢集村南500米高岗处。旧有禹母祠、禹王庙、阿衡祠等。1976~1979年,菏泽地区文物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上部为周、商、岳石文化,发现了台阶、柱础、灶等旧遗址,下部出土有蛋壳黑陶杯等陶器,为龙山文化。该遗址为大汶口、龙山、岳石、商、周文化堆积,已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据史籍记载:“崇伯鲧黄帝二十九世孙,娶自莘女修己生禹。”所以该地为大禹母亲修己故里。后人为纪念这位伟大母亲养育了治水英雄大禹,建有禹母祠和禹王庙。莘冢集还是商朝右相伊尹的故里。据史籍记载:“夏末,伊尹生于空桑之中,被有莘国君庖人收养,耕于莘野,乐尧舜之道。”

相传伊尹母亲住在伊水岸边,一天夜里,梦见神人告诉她,如果梦见家里石臼出水,要赶紧往东跑,千万不要回头,否则就要大祸临头。第二天早晨,她果然看到自家石白里出了水,就赶紧往东跑,大约跑了十多里,实在太累,就停下来忍不住回头一看,家园已变成一片泽国,她也变成了一棵空桑树。不久一位有莘国的女子来桑田采桑,忽听远方传来婴儿啼哭声。她顺着哭声来到一棵桑树前,看见树洞里有个男婴正在啼哭,于是就把男婴抱回去献给了国君,国君又把男婴交给厨师抚养。由于男婴是在伊水河畔捡到,就让他姓伊。后来升了官,官名为尹,就称为伊尹。伊尹从小聪慧,勤学上进,不但跟养父学会了烹饪的好手艺,还足智多谋,聪明异常,志向远大。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夏朝末期,桀王暴虐无道,致使民不聊生,百姓怨声载道。商部落首领汤欲推翻夏朝。求贤若渴。此时有人推荐伊尹辅政商汤派人先后两次以厚礼应聘伊尹,伊尹都以德行不是而推辞。商汤不惜降身求贤。驾车亲访伊尹,伊尹被商汤的行为所感动,同意扶助商汤推翻夏桀的残暴统治,救民于水火。商汤拜伊尹为右相,任阿衡要职。在伊尹的辅佐下,商汤终于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这就是历史上“成汤三聘伊尹”的故事。伊尹活了100多岁,汤王死后,又先后辅佐了汤王的三个子孙外丙、仲壬太甲继任商王。

为纪念这位元圣伊尹,在莘国旧址建有阿衡祠,迎门照壁上刻“三聘之居”四字。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殷庙村伊尹墓遗址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莘冢集遗址试掘发现的文物,目前均收藏于菏泽市博物馆。在“菏泽历史文物精品展”展厅内,有一批骨器,包括骨锥、骨镞、骨匕、骨凿、骨圭、骨簪等。这批骨器的旁边,文字说明为“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该批骨器实乃出自莘冢集遗址。莘冢集遗址出土的龙山文化陶器,以泥质和夹细砂灰褐陶为主,有少量黑陶,多素面器,纹饰以斜、正方格纹为多,绳纹次之,还有刺点纹、堆纹、凹弦纹等。有的器物制作精致,薄胎似蛋壳,也有蛋壳黑陶杯。

莘冢集遗址是菏泽市一处最有代表性的聚落遗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独特的地方性文化艺术价值:发现的大量鱼刺、螺壳、蚌壳、少量的兽骨以及台阶、似柱洞和烧灶遗迹,对于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经济、历史状况和筑房技术,都提供了极其重要的线索;出土的龙山文化陶器,既具有典型龙山文化的因素特征,又具有河南龙山文化的某些特征,是界于上述两种文化之间的另一种类型的文化遗存。这一现象是其他地区同时期遗址中不多见的,它的发现为研究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经济生活,文化内涵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发现了大汶口文化遗物,在纵向方面证明了鲁西南地区龙山文化上迄大汶口文化,下接岳石文化;在横向方面,说明了鲁西南地区到了龙山文化时期,受到了河南龙山文化的冲击较重,方出现了不同于两种龙山文化之外的另一种龙山文化特征。对于今后研究典型龙山文化圈及其两种文化相互冲击、交融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莘冢集北村有明代古槐,槐树中空。生出三棵枸杞,已有百年已上。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莘冢集东村的土地庙,土地公公有两个土地婆婆,有着教育人的传说。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明正德年间(1506—1521),水溢 刘郎堤(原名牛郎堤,谐音刘郎堤),奉祀希正木像的庙宇倒塌,木像漂流至曹县北18里莘冢集。有人见到此像说:“这是范公的遗像啊!他的英灵还在眷念我们哩!”乡老史尚德等将遗像抬到本村关帝庙,奉祀于关圣大帝座像之侧。抗战时期,莘冢集关帝庙被“扫荡”日军焚烧,木像俱焚。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 天天要闻

听到岳飞遇害,李清照做了什么?

绍兴十一年,岳飞在一天之内被十二道金牌紧急召回至临安。随即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但这只是一个幌子,是个缓兵之计,不久就被诬陷谋反,下了大狱。一时间朝野大骇!韩世忠当面质问秦桧 :“你们诬告岳鹏举谋反,究竟有何真凭实据?”秦桧奸笑一声:“其事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 天天要闻

统一后,台湾叫什么名?台84岁老将王建煊给出答案

两岸关系一直是个敏感话题,尤其是“统一”这事儿一提起来,大家的耳朵都竖得老高。对此,台湾省84岁的前“监察院长”王建煊跳出来,抛出了一些关于统一后台湾叫啥名的看法,搞得网上网下议论纷纷。历史咋回事儿?台湾跟中国大陆的关系,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 天天要闻

董小姐们最憎恨的人,是他

改革开放后,商鞅、秦国遭到了全方位的抹黑,好事者甚至发明了“秦制”这个概念。在他们看来,中国落后的根源就是商鞅,就是秦制。秦制反民主、反自由,所以导致了落后,商鞅罪大恶极,竟然还写了个《商君书》,提出“驭民术”,教君主们怎么进行愚民,简直十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 天天要闻

世界最长寿老人去世!百岁长寿老人往往有这些特点

据法新社5月1日报道,世界上最长寿的人、巴西的伊娜·卡纳巴罗·卢卡斯4月30日去世,享年116岁。美国老年医学研究组织和“追求长寿”组织称,现在世界上最长寿的人是115岁的英国萨里居民埃塞尔·卡特勒姆。“活到100岁,健康又长寿”,这是许多人向往的目标。长寿不仅取决于基因,更与健康的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大量研究已...
曹县莘冢集村 - 天天要闻

曹县莘冢集村

宣统二年地图莘冢集村位于曹县城西北8.2公里处。聚落呈正方形,东西、南北长约500米。全村总面积约为1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53公顷,总人口6000余人。属青菏办事处。莘冢集村有夏莘国莘仲君墓,明朝初年,名为伊尹耕莘太平寨。明朝中期成集,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