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2024年05月17日10:35:05 历史 1776

都说黄昏恋难,他的黄昏恋更是难上加难

他和她相遇之前,刚遭遇过一场刻骨铭心的痛失吾爱

他的痴心追求,宛如初涉爱河的少男,让她觉得他就是此生不能错过的唯一对的人。

他将生命中的最闪亮的那一段与她分享,她用生命中最嘹亮的歌声来陪伴他。

红颜白发,更觉璀璨!

他就是被冰心称为“像一朵花的男人”——民国大师梁实秋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年轻时的梁实秋

梁实秋,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1903年出生于北京

他是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一生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销量的最高纪录2000多万册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他不仅博学多才,而且在其文字中更见生活的真章与哲理,被冰心盛赞为“才、情、趣”兼具的男人。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青年梁实秋

1974年4月30日,居住在美国西雅图的梁实秋和发妻程季淑去附近超市买东西。

超市门前的一个梯子突然倒下,正好砸中了程季淑。这对携手走过了47年人生风雨的夫妇就此阴阳两隔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实秋程季淑夫妇晚年合影

梁实秋和程季淑虽是父母介绍认识,但两人却一见钟情

婚后夫唱妇随,恩爱美满。战争期间经过六年的分别,后来始终携手偕行,再也没有分开过。孰料一场意外,让相伴走过47年人生风雨的他们就此阴阳两隔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年轻时的梁实秋和程季淑

晚年丧妻的梁实秋在《槐园梦忆》中写下了生命被抽离的巨痛:

我像一棵树,突然一声霹雳,电火击毁了半劈的树干,还剩下半株,有枝有叶,还活着,但是生意尽矣。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实秋和程季淑(右)

他常常午夜梦回北京中山公园四宜轩,那里是两人的定情之地。梦醒时分,泪湿枕巾

程季淑曾发白肺腑地对梁实秋说:“我愿省吃俭用和你过一生宁静的日子,我不羡慕那一些有办法的人之昂首上骧。

和他甘苦与共的贤妻,就被命运无情地从他身边生生夺去了!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晚年的梁实秋

71岁的梁实秋似乎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去,亲友儿女都在无奈中目送他正孤独步向终老的结局。

谁都没有料到,下一个拯救他的爱人此时正在命运的轨道上大步流星地向他靠近。

在他们相遇之前,梁实秋自觉几成半枯欲倾的树干,麻木地任由苦难的狂风吹打。

1974年11月的一天,台北华美大厦,梁实秋见到了比他小28岁韩菁清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年轻时的韩菁清

韩菁清跟随姨父谢仁钊前来拜访梁实秋,谢仁钊是一位知名教授,想顺便为韩菁清讨要一本全新的梁实秋主编的《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实秋和谢仁钊交谈之间,却一眼认出了怀抱一本辞典,没说两句话的韩菁清。

虽然已年届43岁,但仪态万方的韩菁清仍清晰可见年轻时的惊人美貌。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韩菁清

她祖籍湖北黄陂县。其父韩惠安,是民国时期出名的大盐商,财大气粗,人称“韩四爷”。曾担任过汉口商会会长、湖北省参议会参议长。

从小被父亲视若掌上明珠的韩菁清不仅天生丽质,而且从小就展现出过人的艺术天赋。

14岁便夺得上海歌唱皇后桂冠。18岁随父亲到香港后,成为歌影双栖红星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韩菁清

她后来又来到台湾,35岁时发行了唱片《一曲寄情意》,销量超过了一百万张

韩菁清之前有过一段不幸福的婚姻,遇到梁实秋之前已单身将近七年

虽然韩菁清早慕梁实秋之才华,但一直把他视作敬仰的长辈。梁教授对红歌星的她也早在银屏上熟悉,亲见之下,觉得比影视中更加妩媚动人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韩菁清

谢仁钊请梁实秋喝咖啡,三人来到统一饭店的咖啡厅后,谢仁钊遇到了另一位熟人,拉着他热聊开了。

于是,一旁的梁实秋主动地和韩菁清攀谈起来,他问起了她名字的由来。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韩菁清

韩菁清解释道是取自《诗经——唐风·杕杜》中一句“其叶菁菁里”。

梁实秋调侃道:“有点像男孩子名字。”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实秋(左)与胡适

韩菁清笑着说:“这个名字不会与他人重复”。

韩菁清在梁实秋春风化雨般的亲切中聊起了小时学古文的经历。

她纯熟地背诵起《孟子》,顿时让梁实秋刮目相看。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韩菁清

他和她谈起了李白杜甫李商隐等诗人,韩菁清居然也非常熟悉他们的诗作。

一个双栖歌影女明星竟有如此文学修养,这让梁实秋不由得生出几分惊叹和敬意来。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实秋

暮色渐浓,韩菁清说要去台湾电视公司听课,起身告辞。

谈兴未尽的梁实秋也赶紧起身,提出相送。

路上,韩菁清告诉梁实秋自己正在学习电视编导。

一个已大红大紫的明星,没有坐享其成,还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梁实秋心中涌出如获至宝的欢喜

韩菁清早就知道梁实秋是中国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开玩笑说:“可惜,我无缘成为您的末代弟子。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实秋在写作

谁说无缘?今日萍水相逢,谈得那么投机,就是有缘嘛!”梁实秋精神大振,回答竟有些江湖儿女

嘴上说送送,梁教授早走出千米开外。依依不舍,全无返回之意。韩菁清也不忍拂他的盛情,结果两人就一直走到了电视公司门口。

此时早已到饭点,韩菁清就请梁实秋在公司餐厅吃工作餐。梁教授也不推辞,于是就吃了他俩的第一次饭——35元台币的工作餐。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那份香甜,足以让梁教授铭记余生

饭后,韩菁清匆忙写下了自己的地址给梁实秋,就去上课了。

她风韵的背影沐浴在身后梁教授无限宠溺又怜爱的柔光中,直到拐向转角,完全消失在他的视线里。

那一瞬间,梁实秋满腔柔肠百结的惦念。伫立良久,不愿离去。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实秋和韩菁清

蜚声文坛的梁教授,就这样毫无征兆、全无防备地又被爱情一击即中了,而此时距发妻意外辞世才7个月

第二天清早,整夜辗转反侧的梁实秋第一次改变了晨起写作的习惯,步行半小时来到忠孝东路三段二十七巷韩菁清的楼下深情仰望。

七楼韩家中的窗帘紧闭,“夜猫子”的她此时仍在睡觉。

梁教授等候多时后返回,午饭后再次来到楼下守望,直至下午韩菁清起床后才登门拜访。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教授的一颗痴心昭然若揭,韩菁清对他的才华也是仰慕已久,但她内心却无比矛盾

韩菁清觉得自己比梁实秋长女梁文茜年龄还小,加之前一段不幸福的婚姻给她带来了不小的心理阴影,面对梁实秋的追求她犹豫了。

但梁教授的全天候浪漫却如影随形。

他敲开韩菁清的家门,掏出一封信:“这是我刚刚在楼下捡到的,是给你的。”

韩菁清忐忑中读完满纸的爱意,沉思良久后委婉地表示,会想办法给梁实秋介绍个老伴。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教授直视着她的眼睛,坚定的回答气壮山河:“只爱红娘。

梁老开始在追爱的路上迅疾如风,他每天都带着信封上“呈菁清小姐”字样的情书如期敲开她的家门,双手奉上。

他放出了愿为爱化为青烟的豪言:“不要说悬崖,就是火山口,我们也只好拥抱着跳下去。

而韩菁清的每次回信内容也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由劝退到婉拒,再到犹豫,直至最终接受。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这个大她28岁的男人用实际行动书写着爱的证明。

梁门弟子众多,不少已经具有相当高的社会地位,听闻老师想娶一个女明星,就组织了一个“护师团”,对韩菁清口诛笔伐。

他们污蔑说韩菁清是“收尸团员”,目的就是等着老师百年后继承其遗产。

韩菁清闻言愤而冷笑:“我唱一晚的歌比他一个月挣得还多。”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眼见心爱的小娃遭受世俗偏见的围攻,平日一向温和的梁教授终于冲冠一怒了:

好些人自命为我的朋友……对我说些过分的劝告,这些人是自绝于我,我不得不把他们一笔勾销,不再算是朋友之列。那些陈腐的心术不正的东西,让他们一起滚开!

要强的韩菁清也用对梁实秋更为热烈的爱回应着不怀好意的质疑和抨击。

梁实秋心怀感激,昭告天下:“我只是一个凡人,我有的是感情,除了感情以外我一无所有。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自嘲一无所有的梁老只是痴痴地问个不休:你何时跟我走?

1975年5月9日,梁韩之恋在反世俗围剿中终成正果。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实秋和韩菁清在婚礼上

婚房就放在韩菁清家中。婚礼上梁实秋豪气地自任司仪,高调宣布婚礼开始,然后大声宣读结婚证书,最后献上情真意切的新郎致词。

送走宾客,两个人开怀大笑大闹一番后,紧紧相拥对视,四目中滚动着幸福的泪花。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多彩的婚后生活让沉寂一时的梁教授迅速焕发了第二春

韩菁清拉着作息规律的梁老去人头攒动的夜市吃宵夜;她和他一起用豆粉给可爱的猫咪洗澡;她还在摩肩擦踵的舞厅旁若无人地教他跳交谊舞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在她的鼓励下,搁笔多年的梁实秋完成了《英国文学史》《英国文学选》两部著作,茯得了台湾地区“国家文艺贡献奖”。

梁实秋时常喜欢为妻子唱歌,唱得最多的一首就是《总有一天等到你》,歌声中有爱,眉目里传情。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梁实秋曾为他的小娃写过这样感恩的文字:

“我像是一枝奄奄无生气的树干,插在一棵健壮的树身上,顿时生气蓬勃地滋生树叶,说不定还要开花结果。小娃,你给了我新的生命。”

两人甜蜜共度了13年高质量的婚姻生活。1987年11月3日,梁实秋在幸福中辞世,享年84岁。

七年后,63岁的韩菁清追随他而去。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必须坚信:不论婚恋的哪种形态或哪个阶段,幸福的表现形式、内核都是相同的。

那就是心里含笑,眼中带光!

他说我乃凡人,即使贫穷得只剩下爱情,也绝不惧怕世俗天团的围剿 - 天天要闻

结语:有人说,梁实秋的两段婚姻就是白玫瑰与红玫瑰的组合:程季淑是代表平淡厮守的白玫瑰;而韩菁清是代表激情浪漫的红玫瑰。梁老一生无疑是幸运的,既有过相濡以沫,又有过相伴江湖。正如他所说自己是个凡人,凡人在爱中即是成仙成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 天天要闻

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

标题:1952年中葡之战:解放军的英勇与国家的尊严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在历史的洪流中,有一些事件犹如璀璨的星辰,不仅照亮了当时的天空,更成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 天天要闻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

中国海岸线上的租借地与不平等条约作者:温读历史(希望大家多多支持和关注温读历史)此文为首发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严禁各种抄袭、搬运,否则将诉诸法律,后果自负!一、引言中国,这个拥有数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不仅拥有广袤的陆地疆域,还拥有着漫长的海岸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 天天要闻

罗瑞卿的最后岁月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只要罗长子往我身边一站,就感到十分的放心!”川湘等地的男子很多身材都不高,但罗瑞卿却是个例外,他身材十分高大,毛主席亲切地称呼他为“罗长子”。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 天天要闻

蔡英文和赖清德会分步骤地特赦陈水扁

蔡英文不可能特赦陈水扁,但是,她一定会为特赦陈水扁创造出最好的法律通道,为陈水扁解除法律方面的阻碍,这一点蔡英文在这8年里早都在做,现在基本也比较成熟了,蔡英文办任何事情都是比较稳妥的,陈水扁这件事情,不可能一步到位,更不可能立即特赦陈水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