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古代就有环保部门?古人的环保智慧太超前

2024年04月29日18:52:53 历史 2958

古代有没有注意环保的“地球日”呢?原来“地球日”并不是现代人创造的,早在我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而且他们的环保智慧非常超前。

历史上的今天,古代就有环保部门?古人的环保智慧太超前 - 天天要闻

在我国古代其实早就有环保部门了,名字叫做“虞”。

清朝有本书叫《历代职官表》,里面记载了各朝各代的所有官职,其中就提到,在大禹治水时期的一个官制,叫“虞”,就是专门管环保的。

在战国时期的《尚书·尧典》中也曾记载第一任“虞”,也就是伯益的故事,说伯益在做“环保部长”一职的时候,发明了水井,还派人专门驻守水井,就是为了保证老百姓用水的安全,不让水源被污染。

在上古时期,“虞”还只是一个笼统的职位,到了周朝,这个职位的职责越来越细化。

在《周礼》中就曾记载了具体的“虞”的职务,“山虞”主要就是制定管理山林的法令,具体管理的叫“林衡”;制定湖泊管理法令的叫“泽虞”,而管理河流的叫“川衡”。

周朝的环保部门“虞”明确了具体的职位划分,后来的朝代不断的进行完善,不断扩大。

除了环保部门之外,古人还制造了很多环保的器具,在照明用的灯上下了很多的功夫。

1985年陕西的一个西汉墓就出土了一个环保的灯,叫”雁鱼铜灯“,造型是个大雁,有雁头、雁体,还有灯盘和灯罩。

历史上的今天,古代就有环保部门?古人的环保智慧太超前 - 天天要闻

为了避免灯油燃烧后的油烟在屋内弥漫,这个大雁灯进行了独特的设计,烟油会通过雁头导入到雁体内,在雁体内有放置的清水,流到清水中与水融合,就减少了散发到空气中的可能性,避免了污染空气。

还有《成吉思汗法典》中明确规定了不能破坏草原,如果放火烧草原的话,那么放火者的全家都是死刑。

还有春天草刚发芽的时候,不能骑马,以防止新草被破坏,如果被发现也是死刑。法典中还规定了不能在河流洗澡、洗手,也不能跳河自尽,这样会破坏水源。

这些都是古人对于环保所做的举措,可以说是非常超前了。

历史上的今天,古代就有环保部门?古人的环保智慧太超前 - 天天要闻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传承传统文化,分享国学智慧,我们下一期再见。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 天天要闻

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

原标题:以红星为信 做党的孩子——重读抗战儿童小说《闪闪的红星》《闪闪的红星》,李心田著,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1年1月《闪闪的红星》是李心田写于60年代的小说,原名为《战斗的童年》。1972年,该作品于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后入选教育部红色经典阅读书目,成为革命传统教育范本,被译成英、法、德等10余种文字,19...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 天天要闻

《王舟瑶稿本文献丛编》出版,为王舟瑶手迹首次大规模公开

王舟瑶(1858—1925),字星垣,号默盫,浙江黄岩人,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藏书家和地方文献专家,曾任上海南洋公学教授、京师大学堂师范馆经史教习、两广师范学堂监督、礼部顾问官。王舟瑶一生著述颇丰,著有《中国学术史》《读经札记》,编纂有《光绪台州府志》《默盫集》,辑有《台州文征》《台州先哲遗书》等。近日,...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 天天要闻

抗战回望38︱《保卫卢沟桥》:“卢沟桥是我们的坟墓”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澎湃新闻·私家历史与抗战文献数据平台合作,推出“抗战回望”系列,选取抗战期间的报纸、图书、日记等史料加以介绍,希冀带领读者前往历史现场,触碰抗战时中国军民的精神与生活。“七七事变”吹响了全民族抗敌御侮的号角。作为事变中的重要场景,卢沟桥迅速为国人所熟知...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 天天要闻

若不是北魏的胡太后算计太多,又怎会水到渠成的上位呢?

古代北魏,宫里的女人想往上走都难。尤其对胡氏来说,她面前摆着的,不只是后宫的明枪暗箭,还有一道横了百十年的规矩——“子贵母死”。道武帝拓跋珪定这规矩时说得明白:皇子立为太子,亲妈就得赐死,怕的是外戚仗着太后的势乱政。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 天天要闻

凌晨突发讣告!孙大业逝世

7月8日凌晨,河北师范大学发布讣告:中国科学院院士、细胞生物学家、无党派代表人士、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孙大业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7月7日18时14分在石家庄逝世,享年88岁。孙大业先生,1937年7月生于浙江杭州,祖籍浙江温州。1959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系(现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分配到石...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 天天要闻

黑龙江省原副省长——范子文

范子文范子文(1909-1975),又名范嗣淹,陕西省绥德县人,享年66岁。早年考入绥德陕西省立第四师范,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 天天要闻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奇袭集义村敌据点

在集义青纱帐里的游击队员(资料图片)。  集义村原属徐沟县管辖,位于县城东10华里处。早在唐代天宝年间,为抗击安禄山叛军,当地群众自发在此集结义军,“集义村”由此得名。  集义村的地理位置重要,与正北的大常镇、东南的榆次县东阳镇呈犄角之势。
郭松民:从何应钦主持“受降仪式”看国民党的媚日情结 - 天天要闻

郭松民:从何应钦主持“受降仪式”看国民党的媚日情结

“蒋介石私放冈村宁次,为中华民族的未来,留下巨大阴影——因为这意味着,一个人无论怎样伤害中华民族,都可能不受惩罚。”01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中国战区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 天天要闻

学者圆桌 | 特朗普上台半年,美欧关系有哪些新变化?

美国总统特朗普开启第二个总统任期已有半年,再一次对世界造成冲击,就连美国的“昔日老铁”欧洲也难逃厄运。近日,“美欧关系2025年度智库报告”写作启动会,暨“特朗普2.0时代美欧关系新态势”研讨会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举行。来自复旦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等高校和机构的学者就相关议题展开探讨。多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