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2024年03月29日16:15:24 历史 1231

公元626年,李世民率领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程咬金等人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举将对皇位有威胁的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诛杀。

为了以绝后患,李世民一不做二不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儿子(李世民的十个亲侄子)全部杀死。

李渊见势不妙选择了自保,立即将李世民立为皇太子并退居二线,将所有政务全部移交给李世民,三个月之后,李渊正式禅位唐朝的历史就此进入贞观时代。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 天天要闻

李世民得位不正,这事是他心头永远抹不去的难受,所以只能极力做个好皇帝,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在他晚年,他同样遭受了父亲李渊的那种痛苦。

公元643年,做了十七年皇帝的李世民已经垂垂老矣,他本计划着在百年之后将皇位传给太子李承干,只是让他想不到的是,李承干却联合汉王城阳公主的驸马以及侯君集打算逼宫,让李世民提前下台。

结果事情败露,李承干被废黜,思来想去,李世民又考虑立自己疼爱的李泰为储君,李泰内心狂喜,为了敲打晋王李治,他还用李承干的事恫吓其不要对皇位有非分之想。

李治转身将这事告诉了李世民,而被废的李承干也表示,他想着逼宫,就是因为李泰对皇位图谋不轨,毕竟自己已是皇太子,如果没有李泰的威胁,他只需静静等待,何须逼宫?

李世民心痛不已,看着儿子们争夺皇位,他又想到了曾经的自己,在群臣面前,叫嚣着要拔剑自杀。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 天天要闻

长孙无忌等人急忙劝阻,并表示会一心一意拥立李治,李世民顺坡下驴,下诏立李治为皇太子,就此才彻底平息皇储之争。

为了让李治能安心当好皇帝,李世民临死前特意交代他:这个人太厉害,你如果镇不住,就杀了他。

而李世民口中所指的人是李勣

辅政大臣

都说权力场上无父子,古代皇权争夺史上更是将这点演绎得淋漓尽致。

在历史上为了登上皇位,父子相残,手足相诛,着实是一件习以为常的事情,就拿李世民来说,他就不算是个好儿子,也不算是个好弟弟,更不算是个好兄长,可是他却是个好父亲,尤其对于李治,更彰显了一个父亲的慈祥。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 天天要闻

当然,对于李世民来说,李治也着实能称得上是一个好儿子。

公元644年,唐太宗要讨伐高句丽,便命令李治留守定州,李治担心父亲会有个三长两短,便整日哭哭啼啼。

等到唐太宗凯旋而归,李治便立即前往并州亲自服侍李世民,当时李世民身上生了一个大毒疮,李治二话不说,亲自为父亲吸脓,鞍前马后,让李世民体会到了做父亲的快乐。

公元649年,李世民的生命走到了人生终点,他自知李治无论是政治还是武功都无法与自己相提并论,但他又不忍儿子太过操劳,便为其指定了三个辅政大臣。

这三人分别是长孙无忌、褚遂良和李勣。

这三人在当时的文臣武将中享有极高的声誉,代表了当时最高的政治和军事水准,在李世民看来,只要他们三人能尽心尽力辅佐李治,那么李治做好守成之君根本没有问题。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 天天要闻

长孙无忌是李世民的大舅哥,他的忠心李世民没有丝毫怀疑,而褚遂良又十分恪守君臣之礼,在政治和文学都有很高的造诣,李世民也对其深信不疑。

此外,长孙无忌和褚遂良两人之间的相处又十分和谐,并不会因为权力而争斗。

所以,李世民最为担心的还是李勣,至于说为何还要选择此人,这是因为李勣是位能力超凡的武将。

武功盖世

李勣出生于高平北祖上房徐氏,原名徐世勣,凭借傲人的军功,被李渊亲自赐姓为李,便更名为李世勣,等到后来李世民即位,为了避讳,便去掉“世”字,遂成李勣。

李勣早年曾投靠翟让领导的瓦岗,只是翟让的领导能力并不突出,等到李密入主瓦岗军时,李勣与王伯当两人便极力劝说翟让让位,自此之后,便奉李密为主。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 天天要闻

只是后来李密却始终觉得翟让碍事,便趁机将其杀死,李勣差点在这场政变中被杀,好在王伯当及时阻止,才救了李勣一命。

李密在与王世充争斗时,被打得落花流水,无奈之下,只得投靠大唐,李勣则摇身一变成了大唐的臣子。

投靠大唐之后,李勣便跟随李世民四处征战,他的人生也开始发光发亮,他的军事才能得以更加淋漓尽致地发挥。

细细算来,李勣的功勋主要有跟随李世民平定四方、两次击败薛延陀、平定碛北、北破东突厥、东征高句丽。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 天天要闻

可以说,唐朝初期开疆拓土的主要战争,李勣都没有缺席过,也正是如此,让李世民也不得不敬畏李勣三分。

在李世民看来,只要李勣在,那么大唐的疆土不说继续向外拓展,但至少守住现有的疆土完全不是问题,这也是为何李世民忌惮李勣还坚持把他安排给李治的原因所在。

临终交代

李世民终究无法拒绝死神的召唤,在他去世之前,他将李治叫到身边,特意将李勣的事情着重安排了一下,李世民是这样说的:

李世勣才智有余,然汝与之无恩,恐不能怀服。我今黜之,若其即行,俟我死,汝于后用为仆射,亲任之;若徘徊顾望,当杀之耳。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 天天要闻

李世民的意思是说,李勣也是我留给你的辅政大臣,但此人才智过人,而你对他并没有恩情,恐怕他不会服你,我只好先把贬出京师,你即位后在将他升迁看他的表现,实在震不住他,便将他杀了吧。

还别说,李世民玩的这一手,那是相当高明,在李世民去世之后,李治听从其遗愿,将李勣从地方上擢升为仆射,李勣果真对李治感恩戴德,拼死效命。

而后来的历史也证明了,李世民的担心实属多余,李勣也从来没有想着要将李治的军,他们君臣二人演绎了相当和谐的一段佳话。

李世民临死前对儿子交代:这个人太厉害,如果你镇不住,就杀了他 - 天天要闻

其实这也是李治想得开,毕竟他对李世民给他挑选的这三位辅政大臣都未曾怀疑过,自始至终信任有加,这才是他们能一直再为李治效命的根源所在。

公元669年,李勣病逝,李治闻之痛哭不已,下令辍朝七日,追封李勣为太尉,赐谥号为贞武,准许其配葬于昭陵

下葬之日,李治亲临未央宫故城,登上宫楼为其送葬,望着灵车痛哭不已……

参考文献:《旧唐书》、《资治通鉴》等。

(图网,侵删)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 天天要闻

每月1500万退休金没了,尹锡悦亮底牌行动,否则死刑或牢底坐穿

最近韩国政坛那可是热闹非凡,就像一场大戏,一出接着一出。当地时间 4 月 4 日上午 11 时 22 分,韩国宪法法院代理院长文炯培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总统尹锡悦被罢免,判决立即生效。这一下子,尹锡悦可就从高高在上的总统宝座上跌落下来了,不仅失去了总统权力,各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 天天要闻

中方没得选,直接改手术刀为亮剑,特朗普被催辞职,叛徒纷纷冒头

最近这国际局势啊,那真叫一个风云变幻,热闹得很。特朗普这老兄又不消停,第三次对中国发起了关税大战,这一来可就搅得全球经济的池水是波涛汹涌。可让人意外的是,这次咱中国一改之前相对温和的反制策略,直接 “亮剑”,那反击力度,可把全世界都给震住了。与此同时,在美国国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 天天要闻

中方手术刀变剑,27国反将美国一军,特朗普气得要对华加50%关税

最近这国际局势,因为美国的关税战那是闹得沸沸扬扬。特朗普大手一挥,对全球发动关税战,这一回,咱们中国可不再像以前那样小打小闹地反击,直接“手术刀”变“利剑”,给美国来了个狠狠的回击。更让美国没想到的是,欧盟 27 国也紧跟其后,准备对美国反制,这可把特朗普气得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