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2024年03月23日18:45:07 历史 1466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我们都知道,孙权早年,知人善任,为何一到晚年就重用佞臣,搞得群臣都不想理他,彻底成了孤家寡人?其实只因一件事。

公元238年,孙权起用吕壹。吕壹一上来,就诬陷刁嘉嘲讽孙权。孙权大怒,将刁嘉抓了起来,交吕壹审问。

当时受牵连的人也很多,但都怕吕壹,所以都昧着良心说:“听见刁嘉嘲讽过孙权!”

孙权一听:“这还审什么,拉出去砍了!”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大臣是仪道:“我不信,反正我没听到他嘲讽过谁?”

孙权道:“你不怕死吗?”

是仪答道:“怕死就不这么说了!”

于是孙权放了刁嘉。

没多久,吕壹又开始找事了,这次找的是丞相顾雍,说顾雍有重大过失。孙权一听,大怒,指着顾雍鼻梁骂。

黄门侍郎谢厷问吕壹:“陛下骂顾雍骂得这么狠,搞不好会将他免职,如果他被免职,你觉得谁有可能当丞相?”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吕壹心想:“套我话呢,我偏不说!”

谢厷接着道:“你觉得潘浚有没有可能?”

吕壹道:“有可能!”

“这我就为你感到担心了!”谢厷道:“我听说潘浚恨你恨得咬牙切齿,如果他上来的话,你岂不要吃不了兜着走?”

吕壹觉得有道理,于是打算保顾雍,对孙权说:“上次说错了,顾雍并无过失!”孙权才作罢!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人在江湖飘,哪有不挨刀。这潘浚也不是吃素的,有次回来后,请群臣吃饭,当然,也请了吕壹,准备在席间将吕壹杀了。怎奈吕壹手眼通天,提前知道了情况,称病没去,躲过一劫。

步骘实在看不下去了,对孙权说:“顾雍、陆逊、潘浚,这三人,忠心为国,怎能说诬陷就诬陷呢?我建议,凡有诬陷这三人的奏折,通通打回!”孙权没理他。

没多久,吕壹又出来找事,说朱据收了三万银子,于是将朱据的部下打死了。后来一查,是别人冒领了,于是将吕壹下狱,交顾雍审问。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顾雍对吕壹说:“只要说出你的幕后主使,我会想办法让你活下来!”

吕壹一个字也不肯说。

顾雍秒懂,这一切都是孙权让他这么干的。只能杀了吕壹。

那孙权为什么与群臣为敌?得从孙权的家事说起。

话说孙权的儿子孙登,被立为太子。但因为太子母亲身份低贱,于是孙权将孙登交给他的正妻徐氏抚养。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后来,孙权宠幸步夫人,想立步夫人为后。谁知群臣反对,理由是:“你既然立孙登为太子,就应该立他养母徐氏为后,如果立步夫人为后,这不是故意制造矛盾吗?”

没办法,孙权只能搁置此事。

十多年后,步夫人死了,群臣才做出让步,追赠步夫人为皇后。

孙权心想:“人活的时候,你们不同意,死了便假惺惺的追赠,这不哪壶不开提哪壶吗?好,你们等着!”于是才有起用吕壹的想法。

孙权为何一到晚年就昏聩,甚至到了孤家寡人的地步?只因一件事 - 天天要闻

其实,表面上看,这是皇后之争,实际是太子孙登与孙权的权力之争。

大家都知道,孙权活了71岁,越到后面,群臣越希望孙权早点下来,孙登早点即位。为什么?因为这些大臣早年都立下过汗马功劳,现在老了,自然想当回权臣,颐指气使一回。可孙权却总在那坐着,管着他们,让他们天天不敢放肆。而孙登,即使即位,也是他们的后辈,自然对他们礼敬有加。所以这成了群臣与孙权的主要矛盾。

点赞关注再走哦!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澳门青年山西行:追寻抗战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 - 天天要闻

澳门青年山西行:追寻抗战足迹 传承红色精神

《中国日报》7月10日第7版截图 37岁的澳门青年谭伟衡首次踏上山西的土地,在这里他对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历史有了深刻的认识。 谭伟衡说:“我们要弘扬抗战精神,回到澳门后积极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贡献力量。” 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港澳青年看祖国”澳门青年山西行活动于6月25日至29日...
关键时刻,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彻底摊牌,要全球孤立金砖11国 - 天天要闻

关键时刻,印度投下赞成票!特朗普彻底摊牌,要全球孤立金砖11国

当地时间6日至7日举行的金砖里约峰会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这不但是金砖再次扩员并加持“金砖伙伴国”后的首次峰会,更是国际政治生态发生重大变化时的一次盛会,“大金砖”合作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功能性建设均面临诸多新情况。面对机遇与挑战,金砖国家正顺势携手全球南方国家,
县委办主任41岁辞官搞发明——黄明和的畜牧科研逐梦路 - 天天要闻

县委办主任41岁辞官搞发明——黄明和的畜牧科研逐梦路

黄明和于1995年荣获由联合国颁发的“发明创新科技之星奖”。红网时刻新闻7月9日讯(记者 张盟 陈彦兵)在湖南科研版图上,黄明和是独特的存在。他从基层领导岗位转身,以科研为新征程,用数十载耕耘,书写基层干部转型科研先锋的精彩篇章。黄明和,1951年10月生于洞口县,大专文化。曾任洞口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后任邵阳...
玛丽·哈灵顿:政治不是做生意,马斯克建党误判了美国政治生态 - 天天要闻

玛丽·哈灵顿:政治不是做生意,马斯克建党误判了美国政治生态

【文/玛丽·哈灵顿,翻译/观察者网 郭涵】一年前,唐纳德·特朗普字面意义上“躲过了子弹”,一下子让他的总统竞选形象从“挑战者”变为“传奇”。几天后,他的竞选搭档J.D.万斯在副总统提名演讲中承诺,特朗普政府将“致力于为工薪阶层服务”。万斯表示,应优先考虑美国自己的公民:“我们将不再引进外国劳动力,我们要为...
雍正为何刚登基就把曹雪芹家抄了 - 天天要闻

雍正为何刚登基就把曹雪芹家抄了

雍正五年腊月二十四日,江宁城朔风凛冽。一队官兵踏破曹府朱门,昔日堆金砌玉的厅堂顷刻间箱翻柜倒。十三岁的曹雪芹蜷缩在祖母怀中,眼睁睁看着御笔题写的“萱瑞堂”匾额被扯落在地——康熙皇帝曾对曹家乳母的尊称,如今成了前朝恩宠的冰冷遗证。曹家的煊赫,
趣聊两汉:董仲舒的职场悲剧,错不在汉武帝 - 天天要闻

趣聊两汉:董仲舒的职场悲剧,错不在汉武帝

公元前179年,董仲舒出生于一个小康之家。因为家里不差钱,又有很多藏书,所以董仲舒有了学习的机会,并学的很好。那么有多好呢?据史书记载,他在三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讲学了,而且颇受欢迎,因为学问渊博,又教了一大帮学生,所以他的名望是与日俱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