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他为什么被毛主席称为最有学问、会打仗、会用人的人?
刘秀,系汉高祖刘邦九世孙,当年汉武帝为了巩固中央集权,颁布了大名鼎鼎的“削藩”政令“推恩令”,代代诸侯受到“推恩令”影响,实力日益微弱。
到了刘秀父亲刘钦这一代手中早就已经没有封地,手中更无实权,只是当了济阳县的一个小县令,所以刘钦的心中始终是愤愤不平的。
而刘秀出生那日,天生异象“有赤光,室中尽明”,整个县城的小米罕见的“一茎九穗,大于凡禾,县界大丰熟”,一根茎居然生了九个穗,实在奇异万分,着实不凡!
遂人占卜,得此子必成大器,刘钦大喜过望,看着来来往往前来县衙拜喜的村民,听闻因为谷类抽穗开花叫“秀”,遂刘钦为这个不凡之子取名“刘秀”,对其给予了极大的期望,不遗余力的培养刘秀,所有教育资源都是找的最好的。
而刘秀也很争气,小小年纪就识字几千,颇有神童之姿态,迎来了刘钦座下的宾客的大加赞誉,每每听见有人夸自己的儿子,嘴上说着“犬子”,身体却每次都是昂首挺胸、得意洋洋的。
刘钦对于刘秀始终都是极为骄傲的,可惜的是刘钦,刘秀轰轰烈烈做得大事业,老父亲刘钦什么也没有看到,就在刘秀九岁那年就因病去世,而没了父亲的庇佑,刘秀的母亲带着六个孩子扶灵回到了乡下,刘秀和妹妹被叔父刘良收养,彻彻底底的成为了农民。
而刘良家中本就有子,生活也是困苦不堪,多个孩子在一张破床上掰开睡,一日两餐,多个孩子掰开吃,刘秀也因为“推恩令”的影响,被村中的孩童讥笑“穷县令”,
但刘秀不在乎,保持着一个非常优良的品性,善于耕种,乐善好施,形象在百姓心中十分的崇高,家中立志为国而战。
行侠仗义的兄长刘縯却十分看不起这个“勤于劳作”的弟弟,认为其毫无能力“鼠目寸光”难成大器,拿其与刘邦二哥刘仲相提并论,因为刘仲同样勤于劳作,但是在国之大事上一无是处,而把自己比作汉高祖刘邦。
但是他想不到刘秀不久之后就会从农民,摇身一变在这乱世成为帝王,开创一个盛世!
成为伟大的人民领袖毛主席口中最有学问、会打仗、会用人的人,为什么毛主席会给予刘秀如此高的评价呢?让我们来看看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刘秀的传奇故事。
愤慨难平,胸怀大志!
刘秀早年生活虽然贫苦,常常与农耕为伴但是刘秀却并没有放弃学习,神童之姿让老师们都赞不绝口,再加上刘秀仁义、讲话侃侃而谈,肚子里墨水很多,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所以太学忠很多学生都愿意和刘秀交朋友,又因为生在乱世,特别是一些贵族子弟,常常跟刘秀一起探讨国之大事。
西汉末年,宦官和外姓王当道,民不聊生,而王莽趁机逼迫皇太后,交出了传国玉玺,弑主篡位,改国号为“新”,这样的行为名不正言不顺所以是极其为人所不齿的。
而刘秀的老祖宗可是刘邦,这汉室就被一个王莽给拿下,心中肯定是愤愤不平的,刘秀与贵族邓禹、朱佑等人恨得牙痒痒,但是却无可奈何。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西汉末年的统治不得民心,被王莽反了人民也没有什么太大反应,特别是王莽建立新朝后,实施的各种措施都是仁政,缓解了老百姓的焦虑,甚至有一段时间王莽被称为明君,成为了老百姓心中的“好皇帝”。
可是王莽终究不是那真正的明君,日子不过多久,王莽就展现出了起乖张暴戾的一面,比西汉末年有过之而无不及,宠信宦官,沉迷女色,大兴土木给自己建造“文帝庙”,让老百姓“祭奠”自己。
与此同时,王莽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所谓“狡兔死,走狗烹”,还开始针对功臣进行一系列的屠杀,并且没收他们的财富,一时间战乱四起,王莽手下的那些精兵良将纷纷揭竿而起对战王莽,一时间因为战乱老百姓又生活进了水深火热之中,怨声载道。
这时候刘秀敏锐的察觉到,在王莽的统治下社会秩序已经接近崩溃正是自己出手的时刻,于是刘秀决定揭竿而起,同兄长刘縯不谋而合共同响应绿林军,进行起义,共同拥立更始帝。
这时候的刘秀,依然宛如天神下凡,身着将军服饰器宇不凡,丝毫看不出昔日田地间那个拿着锄头辛勤劳作的“农夫”的影子,再加上刘秀在战场上犀利凛冽的表现,众多人开始追随刘秀。
而刘秀的兄长刘縯也对刘秀产生了一些改观,因为自己自封“小汉高祖”,却没有一个被自己称为“小刘仲”的人拥护者更多。
明暗之争,匡扶汉室!
当年刘秀起兵还发生了一件怪事,民间突然有了一个叫做“刘秀当为天子”的谶语,而传说刘秀本来是不想当皇帝的,可是就是因为这个“谶语”,刘秀才下定决心的,而说来也奇怪刘秀居然在接下来的战事中如有神助!
居然完成了一场二万人大破王莽四十万大军的传奇战役,刘秀名声大震的同时天生异象,流星坠落王莽营帐之中,敌军大惊失色,人民也在刘秀“匡扶汉室,拯救百姓”的口号之中,见证了“流星坠落”,这么巧的事情,让刘秀遇上了,再一次民间喊起了“刘秀当为天子”的口号。
大大小小小的战役一路打过去,王莽已然被击溃,刘秀的威望越来越高,身为更始帝刘玄的手下,刘玄自然是不放心这个“功高震主”的家伙。
可是刘秀此人宽宅仁厚,颇得民心很不好对付,所以刘玄就拿其性格较为暴躁的长兄刘縯开刀,编造了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将刘縯给赐死了,他听说刘縯常常侮辱刘秀是“刘仲”,兄弟两人不和。
却没想到刘縯是刘秀的长兄,两人感情深厚,特别是在起义之后,两人早就化干戈为玉帛了,刘玄这波杀人长兄,已经激怒了刘秀,但是刘秀并没有动声色而是伪装起来假意顺从刘玄,
而刘玄也低估了刘縯在民间的影响力,激起了群愤。
就这样刘秀戴着“面具”,在刘玄手下暗地里构建自己的势力,整整25年,他执行更始帝刘玄的每一个军令,同时在河北汇聚有了一股能够与刘玄抗争的势力。
长兄刘縯以“汉高祖”自居,并鞭挞自己前进匡扶汉室,性格耿直,嘴上可能没有遮拦,但却并没有坏心思,居然惨死在刘玄的手下。
整整25年后,刘秀以为大哥刘縯报仇,以及匡扶汉室为理由,在河北正式宣布起兵,由于更始帝刘玄的疑心病越来越重,再加上其乱授官职,导致民不聊生,刘秀的起兵顿时就迎来了百姓的欢呼。
最终经过12年的内战,刘秀夺下皇权,立为光武帝,百姓口中高喊“匡扶汉室”的口号,为这场人民的胜利欢呼。
而刘玄当初投降赤眉,不仅没有得到刘秀的报复,还被刘秀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为刘玄和其子孙封官加爵。
所以刘秀也被称为一个完美的皇帝,他一生用兵强劲,几乎没有败仗,任人唯贤创造,中兴盛世,再次恢弘汉室霸业!让百姓歌舞升平,深得民心。
而刘秀此人也完美的不真实,所以才有了毛主席对刘秀的大加赞誉!
参考文献
《后汉书》卷十四·宗室四王三侯列传第四
[北宋]司马光. 《资治通鉴》(附考异). 邬国义.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5-10: 卷四十.
(南朝宋)范晔著.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第一[M]. 延吉: 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5: 1-12.
南朝宋)范晔著. 后汉书·卷十八吴盖陈臧列传第八[M]. 延吉: 延边人民出版社, 1995: 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