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杰被德军判死刑,比利时国王帮求情也没用,中国女子将其救下

2023年10月18日11:35:03 历史 1678

1943年5月,比利时爱国青年罗杰被德军判处绞刑。比利时国王帮求情也没用。离刑期只剩三天了,罗杰的父母彻底绝望了。就在这时,来自中国的钱秀玲突然一拍大腿:“他一定有办法!” 没想到,国王无能为力的事,这个中国女子竟然真的办到了。


其实钱秀玲并不认识这位名叫罗杰的青年,但她认为罗杰代表了一种爱国精神,他虽然远在他乡,可却仍旧记挂着自己的祖国,所以这才会出手帮助罗杰。


而这帮助的办法与她在国内的生活也有关。钱秀玲的家境十分优渥,她从6岁开始便有书可读,获得了远超同龄人的眼界。


在逐渐长大后,钱秀玲出落的亭亭玉立,成为了别人眼中的大家闺秀,家中的一些封建长辈觉得,钱秀玲读书读到今天已经可以了,没必要继续了。


但就因为她的一句:“父亲,我想继续学习!”钱秀玲的爸爸力排众议,决定送女儿出国留学,就这样钱秀玲在1929年时来到了比利时,在这里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活。


临行前,家中牵挂着她的亲人们都来送行,她的堂哥也在其中。堂哥对钱秀玲说:“妹妹,到达比利时后,你可能会遇到各种麻烦,如果解决不了,就去找一个叫做法根豪森的人!”


这句话被钱秀玲记在了心中,法根豪森的名字也印在了她的心里,而这也成为了她日后解救罗杰的关键。


在抵比利时后,钱秀玲没有辜负家中父母的期望,在几年的时间内就完成了自己的学业,取得了优秀的成绩。


而在钱秀玲的心中,对于这片她生活了几年的土地也有了感情,但钱秀玲知道,祖国更加需要自己,所以在学成后,钱秀玲定了回国的票,准备支援祖国。


可没想到她还没来得及收拾衣物,抗日战争爆发的消息便传来,原本安定的上海一下子变为了人间地狱,钱秀玲回家的愿望也无法达成,只能留在比利时当地。


几个月后,法西斯的侵略脚步也来到了比利时,钱秀玲因为自己的中国人身份,和家中势力的保护,得到了短暂的安全。


但她却看到无数的比利时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中,他们或许是别人的儿子,别人的丈夫,别人的妻子,但他们却都成为了法西斯势力伤害的目标。


自小钱秀玲就被父亲教育要做个良善之人,所以她便私下里,偷偷去接济和帮助这些穷苦人,这让不少的比利时百姓都很喜爱她。


也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爱国青年罗杰被捕的消息,传到了钱秀玲的耳朵里时,她才没有袖手旁观。但当听到他的罪行是炸毁德军运输铁路时,钱秀玲知道自己可能也无能为力。


因为这一件事的罪名实在是太大了,比利时的国王出面都无法解决,自己不过是一个来自中国的读书人,又能做什么呢?


眼看着刑期临近,钱秀玲恰巧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消息,其中指出如今比利时的最高长官名叫法根豪森,这个名字一下子激起了钱秀玲的回忆。


她不再迟疑,立刻联系了自己的堂哥,在确认了此人就是当初堂哥认识的那位朋友时,钱秀玲决定去闯一闯。


在取得了法根豪森的驻扎地情报后,钱秀玲便只身前往,一路上自然是困难重重,还几度遭遇危机,但她都凭借着自己的聪明逃了过去,就这样她还真的找到了法根豪森。


在了解了钱秀玲的身份后,法根豪森表示自己与她的哥哥确实关系非浅,随之而来的便是一番寒暄。


钱秀玲略微敷衍了一下便提出了自己的请求,法根豪森听后也有些为难,毕竟此事关系重大,想要直接将他无罪释放几乎不可能,钱秀玲则表示只要能让他活下去就可以。


于是法根豪森起身打了个电话,随后便告知钱秀玲回去等消息。还让她给她哥哥带去问候。


几天后,钱秀玲得知罗杰已经被免除死刑,但要面临一段时期的监禁和劳改,这比起死刑已经好了许多。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后,她经常帮助比利时人解决此类的困难,救助了不少遭遇法西斯迫害的人,她的善良得到了当地的认可,比利时授予她“国家勋章”,足以见得她的贡献。

罗杰被德军判死刑,比利时国王帮求情也没用,中国女子将其救下 - 天天要闻

罗杰被德军判死刑,比利时国王帮求情也没用,中国女子将其救下 - 天天要闻

罗杰被德军判死刑,比利时国王帮求情也没用,中国女子将其救下 - 天天要闻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 天天要闻

从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反目的原因

从八道湾四合院的结构说说鲁迅兄弟交恶的原因。鲁迅兄弟交恶,是从三兄弟合资买入北京八道湾胡同的三进四合院,三家人加上老母亲生活在一起开始的。当初买房的钱3500大洋,是大哥鲁迅出了大头,家里的开支也是以鲁迅的薪资为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 天天要闻

以前人们非常重视贞操观。现在为啥不那么重视了?

人都有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实在以前还有一个贞操观。明清时期,人们是非常看重贞操观的。贞操本来是指坚贞不移的节操。后来就演变成了专指女子不失节。有句话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说明贞操对于女子是非常重要的,比生命还重要。那么,从古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 天天要闻

苏联当年为啥非要侵略阿富汗?十年血战咋就把自己玩崩了?

大家好,今天唠个硬核历史!咱今天要聊的这个事儿啊,绝对比电视剧还魔幻——当年号称世界第一“战斗民族”的苏联,明知道阿富汗是“帝国坟场”(英国、沙俄都栽过跟头),却非得头铁往里冲,结果把自己整解体了!这事儿听着离谱吧?具体怎么回事,今天我就给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 天天要闻

男子建新房挖出一个瓷盘卖了六十万,三年后,发现在邻居家里

邻居的瓷盘"六十万啊,这瓷盘怎么又回到了李老头家里?"我望着邻居家墙上那熟悉的花纹,心里五味杂陈。我叫周建国,今年四十有五,在咱河北这小县城生活了大半辈子。九十年代末的中国,多少人的命运都在那场改革浪潮中被重新书写。我们这些"国企大军",转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 天天要闻

这个时代最后的“担担军”

上周,我和来自上海的好兄弟卢博士相约,一起探访了位于广东湛江北部的廉江市河唇镇,近距离接触与了解每天上午挑着水果坐火车去广西、下午乘火车返回村里的“担担军”。前一天下午四点,我们抵达河唇镇北部的HW村,满眼都是番石榴,一条铁轨就在村子旁边,不时有呼啸而过的绿皮火车。这一带盛产水果,依靠便利的交通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