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

2023年10月07日11:04:05 历史 1371

有人说岳飞抗的是大金国,而金国也属于中国,所以他不是民族英雄,这个说法正确吗?

这个说法存在偏差和简化,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考察和解析。


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 - 天天要闻

一.历史背景:在岳飞的时代,中国分裂成了两个国家——南宋和金国。南宋是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宋朝北宋灭亡后的继续;而金国则是由女真族建立,后来侵占了北宋的大部分领土,导致宋朝南渡,建立南宋。

二.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金国确实在今天的中国版图内,但在12世纪时,南宋和金国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政府、文化和价值观。而岳飞为南宋抗击金国,意图收复失地,维护南宋的独立与尊严。

三.民族观念的变迁:在当时的观念中,并没有现代意义上强烈的“中华民族”观念。宋、金两国的争斗更多是基于国家和王朝的立场,而非现代的民族观念。但随着历史的推进,尤其是近现代的民族观念形成,岳飞被更多地看作是抵抗外侵的英雄。

四.岳飞的历史定位:历史上,岳飞因其尽忠职守、誓死捍卫国家的行为,被誉为民族英雄。他的“精忠报国”更是成为了忠诚与爱国的代名词。岳飞为南宋抗击金军,捍卫国家领土和民族尊严,这种精神超越了单纯的民族与国家的界限,是对国家忠诚、对人民担当的象征。尽管他并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但他对国家的忠诚、英勇抵抗外敌的决心,使他被后世称为“民族英雄”。以下是一些论据来支持岳飞是民族英雄的观点:


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 - 天天要闻


忠诚至死:岳飞的脊背上有四个大字——“精忠报国”,这是他的母亲为他刺上的,以此提醒他要对国家忠诚。这四个字成为了岳飞忠诚报国的象征。

英勇作战:岳飞率领部队多次与金军作战,取得了许多胜利。尽管他未能收复失地,但他的军队对金军形成了极大的威慑。

反对议和:当时的南宋宫廷存在两种对外政策——抗金和议和。岳飞坚决反对议和,主张积极抗击金军,尽快收复失地。

冤屈身死:由于他坚决反对议和,得罪了一些和亲派的大臣。最终,他被害,死于非命。这也是后世对他忠诚报国的评价中,一大原因。

后世尊崇:历史上,尤其是明、清时期,岳飞被尊为忠烈之神,成为民族抵抗外敌的象征。许多文人墨客都为他写下了赞美之词。

民间信仰岳飞庙遍布全国,尤其是他的故乡——杭州,每年都有无数的游客前来朝拜,这足以证明他在民间的影响力和地位。

历史地位:历史学者普遍认为,岳飞对南宋的贡献是不可替代的。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将领,更是一位忠诚报国的民族英雄。


岳飞到底是不是民族英雄? - 天天要闻

综上所述,从历史、文化和社会的角度来看,岳飞无疑是一位民族英雄。他的精忠报国、反对外侮的精神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分,被后世传颂。尽管历史上对于某些人物总会有争议,但岳飞为国家所做的贡献和他的高尚品质,使他在每个人心中,都被视为民族英雄。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 天天要闻

谎称失踪的兵、假意谈判的日军:七七那天,谁在演?谁在拼?

1937年春天,日本作家野上弥生子在报纸上写下对和平的祈求。她希望这一年没有战争,哪怕洪水地震都行。但她的同胞们却越来越渴望打仗。到了夏天,日军开始在北平周边频繁闹事,为全面战争做准备。七月七日晚上,北平西南的卢沟桥突然响起枪炮声。日本军队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 天天要闻

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艺术呈现中国报人形象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时值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和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7日在京联合宣布,双方联袂打造的原创话剧《一张报纸的抗战》将于今年底搬上舞台,并在北京和香港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 天天要闻

荆汉运河一旦开通,对传统的长江航运将会有多大的影响呢?

荆汉运河早在2015年就被湖北省的专家团队提出来建设的水利工程,湖北省的专家团队为何要提出建设荆汉运河工程呢?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彻底解决长江中游地区的河道弯道太多的航运瓶颈问题,以提升我国第一大江河长江的运输效率并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 天天要闻

“七七”事变88周年祭

#端午纳福#1937年7月7日,那个被血与火浸透的夜晚,如一道永远无法愈合的伤口,深深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卷之上。88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回望,卢沟桥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尊石狮,都在静静诉说着那段不能忘却的记忆,“七七”事变,不仅是全面抗战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 天天要闻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

新华社香港7月7日电 记者手记:夜泊维多利亚湾新华社记者黎云1942年的一个夜晚,一条小船从维多利亚湾悄然驶出。船上乘坐的,有国民党左派领袖何香凝、著名诗人柳亚子。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 天天要闻

跨越时空的历史回响:长沙医学院学子走进何叔衡故居

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红网时刻新闻7月7日讯(记者 任晔 实习生 周子怡 通讯员 殷雨涵 忻晨)7月5日,长沙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同心振乡,同心燃梦”团队来到中共一大代表何叔衡的故居参观学习。团队参观何叔衡故居。走进何叔衡故居,团队成员们仿佛穿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 天天要闻

(抗战胜利80周年)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中新社北京7月7日电 题:卢沟桥上,“90后”接棒“90后”抗战亲历者 作者 杜燕 周锦麒 烈日下,卢沟桥上,已不见那位戴着草帽、向世界各地游客讲述抗战历史的老人。映入眼帘的,是身着蓝色志愿者马甲的“90后”——郑然。 接过93岁爷爷郑福来的“历史接力棒”,郑然站在桥头,向过往游客讲述铭刻于古桥的抗战历史与不屈精神...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 天天要闻

新闻8点见丨一位敌后剧团老兵的抗战记忆

新闻8点见,多一点洞见。每天早晚8点与你准时相约,眺望更大的世界。如果人生是一幕戏剧,主人公黄石文的故事仍在上演。98岁,头发花白,走路要拄拐杖,但他始终把上身挺得直直的。近两个月,每天晚上7点到9点,趁着这段最安静,也是头脑最清醒的时候,黄石文坐在养老院5楼的房间里,一字一字讲出过往人生,面前的电脑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