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素材来自于网络,若与实际情况不相符或存在侵权行为,请联系删除。
自古以来,河北地区一直被人称为燕赵之地,李白在
《侠客行》
中,将燕赵之地的侠客描绘为赵客,称他们骑着白马行侠仗义;唐宋八大家中,韩愈说
“燕赵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苏东坡说“幽燕之地自古多豪杰,名于国史者往往而是”。
名垂青史的文化巨匠们,不遗余力地对河北进行赞美,这与
荆轲、高渐离、刘备、张飞、赵云、祖逖、兰陵王
等河北名人的英勇善战离不开关系。
这些拼杀疆场,悍不畏死的大将们,怎么也想不到,千年之后,自己的故乡河北,会因一件唐山烧烤事件蒙羞!
然而冰山一角的背后,是深埋海底的万丈冰崖,
早在1987年,唐山就发生过一起骇人听闻的袭警夺枪案,直到九年后,警方才发现,原来凶手就藏在专案组内部!
杀警夺枪警报频
1987年11月1日晚,位于河北唐山市乔屯派出所接到一起特殊报案,报案人说:
“有一个50来岁,穿着警察制服的人倒在血泊中昏迷不醒,不知是死是活!”
接到报案后,警方火速赶往现场,发现躺在地上的正是民警张恩佐,于是赶忙将其带往医院,后经医生及时抢救,这才捡回一条命!
袭警案件在警局乃至当地引起轩然大波,是什么样的人胆敢袭击警察?如果是抢劫,张恩佐浑身只有被翻找的痕迹,财物却没有丢失,说不出的蹊跷,而且张恩佐身着警服,一般歹徒避之不及,哪敢行凶?结合种种,警局上下一致认为,凶徒是奔着警枪来的。
好在张恩佐当天没有配枪,但此事引起警局的高度重视,认为凶手还在当地,为此展开了持久的调查行动,可由于事发地没有摄像头,加上张恩佐除有些轻微的脑震荡外并无别的影响,这件事也就慢慢地不了了之。
可就在一个月后,同年的12月11日晚,唐山路北区西窑派出所的45岁民警杨庆福,遭遇了张恩佐一样的经历,并且因为失血过多还福不幸牺牲,
且所持“五四手枪”消失不见
。
民警发现,杨庆福除头部创伤外,警服上也有一些明显的撕扯痕迹,这说明他在头部遭受重创后没有当场牺牲,而是和歹徒发生了搏斗。
如果说民警张恩佐的遇袭是一次意外,那么同为警察的杨庆福遇难以及枪支丢失,则完完全全坐实了警方此前的“歹徒夺枪”猜测。
杀警夺枪无论是放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重罪,短短40天,两起袭警案,警察又一死一伤令唐山当地一到夜间,便家家关门,户户熄灯。
民间讨论最盛的是
:“连配枪警察都被杀了,更何况我们这些手无寸铁的平头百姓?”
群众的担忧并不是空穴来风,杨庆福遇难的十三天后,与其同一派出所的周荣遭遇枪击后不幸身亡,所配枪支同样被歹徒抢走。
经法医检查发现,致周荣死亡的子弹口径为7.62毫米,正是五四手枪的标配子弹,这一结果坐实了连续三场袭警案,为同一人或同一团伙所为,连续两次夺枪,歹徒必然存在更大的阴谋。
凶案再起疑窦生
短短两个月之内,三名警察遭遇袭击,两死一重伤,丢失两把“五四手枪”的案件,引起警方及唐山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警察们每天通宵达旦地巡逻,只为找寻案情的蛛丝马迹。
很多民警因忌惮歹徒的凶狠,下班时会着便衣下班,这也给当地群众带来不小的恐慌。
为迅速破案,唐山公安局成立专案组,专门调查此事,可一连两个月过去,警方对于“袭警夺枪案”的侦破还是毫无眉目。
自从1987年12月24日的最后一次犯案,袭警的歹徒犹如人间蒸发了一般,专家组根据线索推断,歹徒的心理素质及反侦查能力极强,极有可能是退伍士兵或者知识分子,否则不会有那么好的身手与不露马脚的行踪,连抢两支枪是因为歹徒极有可能是同伙作案,在筹备更大的抢劫案。
专案组在连续跟踪半年后,因毫无进展被迫宣布临时解散,直到袭警夺枪案发生的一年后,专案组的警员又重新聚到一起。
次年10月25日,唐山路北区工商银行发生一起恶性抢劫案,
该行两名员工提着4.5万现金,准备送到分行的途中,突然遭遇枪击。
歹徒动作伶俐,抬手就是砰砰两枪,将两名银行工作人员放倒后,拿起箱子就准备离开现场,尽管案发地人烟稀少,可巨大的枪响还是引来两位想要见义勇为的好心人。
可不幸的是,这两位好心人均被歹徒开枪放倒。时间过去大概半小时后,警方才接到群众报警,并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送往医院抢救的四名中弹者,其中三名不幸死亡,只有一名未击中要害,才侥幸捡回一条命。
通过遗留的弹壳,以及死者体内取出的子弹来看,打出子弹的枪支,正是此前丢失手枪中的其中一把!据幸存的银行工作人员描述,从始至终,他只看见一个歹徒,除此之外再没有别的行凶者。
根据这一线索,警方从北京请来最好的犯罪画像专家,将开枪者的大致轮廓绘画出来,发现此人脸大头方,属于生活处于小康水平的人群,无法令人联想到残酷无情,以及接连开枪的沉着冷静。
画像专家再三向幸存者确认,行凶者是不是画像中的这人,但得到的回复是“不是十分确定”。
警方根据模糊的素描像判断,这名犯罪人员很有可能在部队生活过,否则枪法不会那么准,富态面貌表明这个人的生活待遇一定不差,极有可能在机关单位工作,有着不错的伙食,或者凶手有着不错的家世,不然不会在瘦子偏多的年代成为一个胖子。
三起袭警,一次抢劫,短短一年时间内,五死两伤的大案要案,令警局内部逐渐产生怀疑,这人会不会就是一个警察?
最先产生“疑窦”的是警校一名被称为“枪王”的教员王秀宇。
猜测无证难成真
作为警校教员的王秀宇,一直从事警方的射击教学工作,结合此前的袭警夺枪及抢劫案,还有嫌疑犯的犯罪画像,王秀宇猜测行凶者十有八九是他曾经的优秀学生——刘辉。
王秀宇在教射击课时,曾提醒过学员们:
“警方练习枪法的目的不是为了一枪致命,而是为了一枪制敌!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打嫌疑人的四肢,实在万不得已,才能瞄准他的要害”。
王秀宇的谆谆教诲,令有志成为警察的学员们赞赏有加,这其中也包括刘辉,可刘辉和别的学员不同的是,他虽然嘴上答应着王秀宇,可模拟实战以及模具打靶时,他总是招招对准要害,且一击致命。
尽管刘辉极具射击天赋,不过所作所为还是引起王秀宇的反感,好在刘辉除开枪有些杀机外,别的方面都是一名合格警员,这也让他得以顺利从警校毕业。
接连发生的袭警夺枪以及抢劫案,并没有让王秀宇将此事联想到刘辉身上,可当他看见警局内部流通的模拟画像时,惊讶发现竟与刘辉有着三分相似。
针对这一情况,王秀宇将所掌握的线索做了整合,发现无论是死者伤口还是画像素描,都间接指向刘辉,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但怀疑的种子一旦升起,便再也无法遏制!
1991年,在夺枪案过去四年,抢劫案过去三年后,因正义感驱使的王秀宇,多次向市领导及警局反映他的猜测,但得到的回复都是:
“你不能仅凭中弹的位置和受害者也不敢肯定的样貌去猜测一个警察,你要拿出有力的证据来证明!”
苦于证据不足,王秀宇的举报只能偃旗息鼓,但他还是不想就这么算了,他拿着“模拟画像”找到抢劫案中的受害人,通过交谈,得知“模拟画像”无法充分还原的原因,是因为中枪后的受害人躺在地上,视觉上的误差令他无法百分百还原。
尽管受害人不确定“模拟画像”的真实性,但由于关乎生死,受害人表示,如果再看到“劫匪”,那么他肯定能认出来。
听闻这个消息的王秀宇随即掏出一张警队刘辉的照片,当受害人看到照片的一刹那,眼神中流露出恐惧的神情,受害人说他觉得照片里的刘辉就是三年前的劫匪,但看他穿的一身警服,怎么也不能让人联想到犯罪上。
看着受害人先是惶恐,后是迟疑的态度,王秀宇询问他能不能和自己一起去公安局指认刘辉,可得到的回复却是“不愿意”,原因在于受害人觉得这件事已经过去,银行也赔了他一笔钱,如果再纠结这件事,很可能会遭到报复。
无论王秀宇说什么,受害人都不愿意再掺和到这件事情中去。
机关算尽终成空
说来唏嘘的是,刘辉在抢劫案发生后,凭借多年的刑警经验,也进入该案专案组,当他看到中枪没死的受害人,所描绘出的“模拟画像”时,调侃似的和别的警察说:
“这不就是照着我画的吗?”
说完便和同事笑作一团。
由于上世纪90年代“模拟画像”技术还不是很成熟,仅仅只当做一个参考,再加上受害人的不确定,画像便被警察搁置一边。
抢劫案发生的六年后,时间令很多人淡忘了当初的惨案,不过王秀宇始终没放弃自己的猜疑,他曾不止一次地找到刘辉当面对质,
可刘辉要么是避而不见,要么就是指责他无中生有,破坏内部团结。
王秀宇的检举本来是为公,可在警局内部看来,他是因个人恩怨,才对刘辉横加指责,因为出生在军人家庭的刘辉,案发时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小伙子,论胆量与魄力以及心狠程度,都不可能是犯下四起案件的罪犯!相反的,他在警局内曾多次获奖,被
“内部通报嘉奖两次,获三等功以及大功各一次”
,是一个得到认可的好青年。
荣誉加身与工作积极,令刘辉成为警队的明日之星,除王秀宇外,没有任何人怀疑他与袭警夺枪以及抢劫案有丝毫瓜葛。但人生如戏,戏如人生,真相的发现,往往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1996年3月18日这一天,唐山市路北区一处河道内正在进行清淤工作,正是一次再正常不过的环境管理,竟牵出一桩九年前的大案。
负责清理河道的清淤工人,打捞上来一支锈迹斑斑的五四手枪,第一时间报了警,赶到现场的警方随即封锁了该区域,在进行一番的细致清理后,又发现了四个弹夹。
经警方技术部鉴定,打捞上来的五四手枪正是1987年,已故民警周荣被抢走的那支!四个弹夹中,一个是周荣的,一个是杨庆福的,还有两个令所有在场民警都不敢相信,因为它是刘辉的。
因事关重大,技术人员及在场民警将结果上报,随后刘辉被关押进拘留所中,等待进一步审问。
有了弹夹的物证后,上级对所有指向刘辉的证据展开梳理,发现此前王秀宇的猜测并不是空穴来风,模糊的模拟画像,竟然越看越像刘辉。
作为资深民警的刘辉审问过很多人,他知道只要咬死不承认,就没人能定他的罪,起初他什么都不肯说,表示他也不清楚,为什么他的弹夹会在河道里?
面对刘辉的老油条,警局派人拿出上级批复的文件,将此前的幸存者带到警局,对刘辉进行指认!
当受害人看到刘辉的那一刻,两个人都愣了一下,随后受害人战战兢兢地说:
“就是他,一定是他,那双眼睛我这辈子都忘不了!”
人证物证俱在,令纵横刑警界十余年的刘辉最终还是放弃抵抗,百口莫辩的他承认袭警夺枪与抢劫杀人的经过,当警方问他原因时,他说那时候年轻不懂事,觉得自己知法懂法,就算犯事也没什么,所以才会那么做!
如果不是河道清淤,如果不是上级的文件批复,或许刘辉也不会那么轻易被抓,可人算不如天算,机关算尽的刘辉,怎么也不会想到,等待他的将只有死刑这一条路。
以上内容资料均来源于网络,本文作者无意针对,影射任何现实国家,政体,组织,种族,个人。相关数据,理论考证于网络资料,以上内容并不代表本文作者赞同文章中的律法,规则,观点,行为以及对相关资料的真实性负责。本文作者就以上或相关所产生的任何问题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直接与间接的法律责任。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