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 墨染史程
编辑 | 墨染史程
2015年6月,一部名为《贝家花园往事》的纪录片在央视纪录频道播出,影片主要讲述一一对跨越国界和年龄的爱情。
影片讲述了1952年一位年轻貌美的名媛画家,不顾家人和世俗的反对毅然的嫁给了一位80岁的法国“御医”,本以为是一段如电视剧般的狗血剧情,没想到确是一段感人肺腑的跨世之恋。
01
纪录片中的女主名叫吴似丹,男主名为贝熙业,吴似丹是军阀吴佩孚的侄女,出生于富贵之家。贝熙业是一位法国医生,两人相差54岁,却因为一场肺炎而结缘。
吴似丹出生于一个有着军政背景的家庭,父亲吴明远是中法实业银行总经理,伯父吴鼎昌是蒋介石总统府秘书长。
而且她从小就接受了西式教育,个性洒脱率真,所以在感情方面也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思想也在当时来说比一般人相对开放前卫一些,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孩。
而贝熙业出生于法,在当地是一位有名的医学天才,23岁就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并在42岁时来到中国定居,凭借着自己高超的医术,先后担任过法国领事馆馆医、总统府医疗顾问、中法大学董事、教授兼校医等职务,在医学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和广泛的人脉,同时也是一个品德高尚、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良医。
可以说,两人都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和人生经历,都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和热爱,也都对抗日战争有着强烈的参与感和责任感,这些共同点让两人之间能够相互欣赏和理解,为他们之后的爱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两人相识于1936年,当时吴似丹12岁,贝熙业66岁,当时吴似丹身患肺病,父亲吴明远老年得女,每日见自己的宝贝闺女被病患所缠身,也十分的着急,所以四处求医问药,一心想要治好女儿的病。
后来通过吴似丹的总统府秘书长吴鼎昌吴伯父的介绍,请来了贝熙业为女儿诊治,贝熙业作为一位名医,也有着自己的外交圈,自然也与银行总经理吴明远见过几次。
他陪同吴明远来到吴家的公馆,只见吴似丹早已在客厅等候,当她看到父亲带着一位儒雅的老人进来,便猜到了这位老人应该是父亲为自己行找来为自己治病的医生,立刻礼貌的起身向贝熙业行礼。
贝熙业注此时也将注意力放在了吴似丹身上,发现小女孩眉目清秀乖巧可爱,但却因病而苍白无力,这一幕让他想起了起前些年自己的小女儿也是因为身染肺病,但是由于医疗技术并不先进的情况下离开人世,也许是触景生情,所以贝熙业对眼前这个生病的小女孩充满了怜惜之情。
为了治疗吴似丹的病情,吴明远经常带着她前往贝家花园小住,因为这里的环境适宜肺病患者,但是由于吴明远工作繁忙,经常需要外出应酬而无法长时间陪伴女儿,所以贝熙业主动承担起照顾吴似丹的责任。
渐渐地,吴似丹在贝家花园住的时间比在自己家还要多,之前她在自己家的时常只能无聊的躺在床上休养生息,但在贝家花园,除了接受必要的药物治疗,还被贝熙业强制要求每天在花园中散步半个小时。
起初吴似丹身体虚弱难以坚持,于是贝熙业便陪伴她一同散步,所以几乎每天都能在花园中看到这么一幕:林中虫鸟鸣叫,林叶沙沙作响,一大一小两个人的身影坐在一块谈天说地,而且在与吴似丹相处的过程中,贝熙业发现她对绘画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着与生俱来的天赋。
作为名医的贝熙业与著名画家齐白石也是朋友,所以收藏了一些齐白石的作品,在得知吴似丹对绘画方面很感兴趣的时候,便将这些作品与吴似丹分享。
能够欣赏齐白石大师的作品让吴似丹心里充满了喜悦,她坐在湖边挥动着画笔,儒雅的贝熙业则静静地坐在不远处的椅子上,用慈祥的目光注视着她,心想如果自己的小女儿如果还在的话,应该也会是这个样子吧。
在贝熙业的精心照料下,吴似丹的病状逐渐好转,直到三年之后已经可以如常人般正常的生活了。
贝熙业觉得自己受到的嘱托已经完成,便有了将吴似丹送回家的打算,没想到即使自己的身体已经痊愈了,但是在得知自己即将离开的消息时,吴似丹心中并没有多少喜悦感,反而增添了一丝丝的忧伤之情。
在将吴似丹送回去之后,贝熙业觉得有必要和她的父亲讲述一下自己的发现:吴似丹在绘画方面有着异于常人的天赋,强烈建议让他考虑送女儿去辅仁大学美术系学习,因为辅仁大学美术系是非常出名的艺术学府。
在辅仁大学,吴似丹接受了系统的美术教育,专心致志地学习中国山水画,她用心灵和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美妙,展现出自己的独特才华,贝熙业的支持和鼓励为吴似丹的艺术之路铺就了坚实的基础。
没想到的是吴似丹还没能够从辅仁大学毕业,1937年抗日战争就爆发了,在见识到战争的残酷和受苦受难的百姓之后,作为一位国际共产主义战士,贝熙业投入到了抗日斗争中去。
在抗战年代,战士们为了抵抗侵略与日军奋勇战斗,但是不可避免的有着很多人在战斗中受伤急需医治。
可是由于日军的把控,药品的供给路线早已经被切断,受伤的战士们有很多都无法得到及时的救治。
而这时,当地的负责人想到了极具人道主义的贝熙业,此时的他已经加入了中国红十字会,收留了很多因战乱而受伤的战士和平民,并无偿的提供医疗服务。
在得知有很多人急需药品帮助后,由于贝熙业在北京有两处住宅,分别靠近两处抗日根据地,他决定承担起向这些根据地秘密运输药物的任务。
起初贝熙业骑着自行车,每次携带几十公斤重的药品,骑行数十里将药品送到抗日根据地。为了能一次性运输更多的药品,他甚至专门购买了一辆小汽车,由于他持有日本人颁发的汽车通行证,他每次运送药物都能顺利通过,没有受到阻碍。
白求恩
贝熙业不仅将药品运送到抗日根据地,还将药品送到了白求恩大夫那里,解决了部队多次药品不太充足的问题,甚至在白求恩大夫忙不过来时,贝熙业直接留下来帮忙做手术,以保证战士们能够得到及时的医疗救治。
吴似丹也被贝熙业的善举所感动,主动留在别墅里学习护理工作,并协助他完成危险的任务。在共同奋斗中,两人的感情更加深厚。
贝熙业在北京生活多年,逐渐融入了这座城市,他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经常身着长袍、脚穿布鞋,成为了一个地道的“北京人”,他将这里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抗战胜利后,国民党试图将贝熙业遣返回他的老家,但贝熙业不愿离开。尽管时局动荡,他仍然选择留在中国,许多知名的大将元帅都接受过他的治疗,而且贝熙业也对我党的胜利充满信心,坚信我们能够在这场革命中取得胜利。
1952年,吴似丹用先斩后奏的方式与贝熙业领了结婚证,当吴似丹的母亲得知这件事情之后有些生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了解到贝熙业的为人之后不再阻挠两人之间的发展,但是与母亲不同,父亲吴明远一直持着反对的态度,甚至一度与女儿之间闹起了不愉快。
婚后,贝熙业和吴似丹在中国度过了一段甜蜜的时光,但是好景不长,由于时局变化,贝熙业的医生职务被取消,行医执照也被卫生局收回,无奈之下他只能在一家私人诊所做医生。
而且贝熙业作为一名外国人,在当时的政协之下只能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抛弃妻子回到法国,要么放弃法国国籍加入中国国籍。
可是贝熙业舍不得离开妻子,也不愿放弃法国国籍,无奈之下他决定给组织高层领导写信求助,没想到的是高层对此事非常的重视,在得知贝熙业的请求之后,没多久就得到了回复,允许吴似丹和他一起回到法国,而且回复之中还对贝熙业感谢了他之前所做的贡献,并祝福他回去之后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两人携手回到了贝熙业的家乡法国奥维涅村庄,尽管跟当时在中国相比来说生活略显清贫,但贝熙业和吴似丹过上了平静而惬意的日子。
没想到在回到法国的第二年贝熙业去世了,享年86岁,而吴似丹则独自留在奥维涅村庄,她守着她和丈夫最后的回忆。
此时吴似丹时年34岁,即便知道未来的生活将会更加艰难,也曾望着祖国的方向失声痛哭,但她还是振作了起来,一边画画一边做零工,努力抚养儿子长大。
他们的儿子似乎继承了父亲的才华,路易在15岁时考入了海军医科学校,离开家乡去学校进修,后来成为了巴黎著名的心脏病治疗医生。
在奥维涅村庄,吴似丹守望着她和丈夫的回忆,直到2013年5月去世,享年89岁。
对于这位远嫁法国的天之娇女吴似丹大家有什么想说的么?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