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之父陈振龙:为了拯救福建的饥荒百姓,他冒死把红薯藤带回国

2022年12月19日23:14:37 历史 1422

陈振龙是红薯之父,福建长乐人。是他把红薯引进到国内,拯救了无数的饥民。


红薯之父陈振龙:为了拯救福建的饥荒百姓,他冒死把红薯藤带回国 - 天天要闻


1543年,陈振龙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刻苦读书,20岁时看中了秀才,再往上一步考中举人的话,就可以出仕做官光宗耀祖了。

可惜,此后的几次乡试,陈振龙都名落孙山,无缘中举。

眼看三十而立了,迫于生计,陈振龙只得选择成为一名商人。

只不过明清时期,职业从高到低分别为士农工商,商人虽然有钱,但社会地位是最低的。

陈振龙弃学从商,也是无奈之举。为了生活,挣钱不寒碜。

福建地区自古以来就商贸发达,自从郑和下西洋开辟航线后,更有许多商户驾船出海,直接和外国人做生意,赚了很多的真金白银。

红薯之父陈振龙:为了拯救福建的饥荒百姓,他冒死把红薯藤带回国 - 天天要闻

而且福建人都很团结,注重宗族文化。在同乡人的帮扶下,陈振龙很快就摸到了生意的门道,在和外国人的生意贸易中赚取了第一桶金。

1593年,福建发生了大旱,饥民遍地,饿死了很多人。

陈振龙这时正在吕宋做生意,吕宋就是今天的菲律宾。当他听说了国内的饥荒后,十分的忧心,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些什么。

这天,他行走在菲律宾的乡村地区时,看到了当地人在收获一种叫朱薯的食物。

朱就是红色的意思,朱薯也就是红薯。

红薯的藤蔓郁郁葱葱,一锄头下去能挖出一大串的果实,产量十分大。关键是,红薯既可以生吃,也可以烤着吃,煮着吃,饱腹感很强,很耐饿。

红薯之父陈振龙:为了拯救福建的饥荒百姓,他冒死把红薯藤带回国 - 天天要闻

在陈振龙仔细请教了当地人后,他更加发现红薯浑身都是宝。果实可以给人吃,叶子藤蔓可以喂猪喂鸡,或者把晒干的红薯叶用来烧火煮饭。

最令人欣喜的是,红薯的适应能力很强,很容易种植。它耐热耐水耐干旱,几乎不需要肥料和人工,种下去以后基本不需要打理,产量还特别高。

陈振龙如获至宝,他觉得如果能把这种食物引进到国内,那得救活多少老百姓呀!

想到就做,陈振龙下定决心一定要把红薯带回国内。

不过,当时菲律宾是西班牙的殖民地,红薯也是西班牙殖民者从南美洲带到菲律宾的。

西班牙人很清楚红薯的巨大价值,把它当做了大宝贝,不允许有人把红薯带出菲律宾。

陈振龙在前两次携带红薯出境的时候,被菲律宾海关人员发现了,遭到了一顿暴打,遍体鳞伤。

红薯之父陈振龙:为了拯救福建的饥荒百姓,他冒死把红薯藤带回国 - 天天要闻

但是陈振龙依然不放弃初衷,他在心里告诉自己:“一定要把红薯带到中国,拯救饥饿的千万百姓。”

带在身上是不行了,菲律宾海关查得特别严,贴身衣服都要搜查。放在行李包袱里也不行,海关人员会把包袱里的物品一件件的拿出来翻看。

那还如何是好呢?陈振龙绞尽脑汁的想着带红薯回国的办法。

突然,陈振龙灵光一闪。他发现红薯藤和船上的吸水绳特别的相似,吸水绳是用麻绳编成的。

于是,陈振龙就把红薯藤和细麻绳编在了一起,又在外面抹上了泥土,从外表看上去就和吸水绳一模一样。

光这样,还不够,为了防止船老板走漏风声,陈振龙还贿赂了船老板。船老板收了好处,即便看出端倪,也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了。

就这样,陈振龙顺利的通过了菲律宾海关的检查,登上了回国的船,把红薯藤带回了国内。

回家路上,陈振龙像宝贝一样把红薯藤护着。一回到家,他就喊来儿子和他一起种植下红薯苗,做起了初步试验。

几个月后,地里果然结出了硕大的红薯果实。陈振龙开心极了,他让家人和邻居都品尝了一番,众人都说好吃。

为了推广红薯这种食物,让更多的百姓都能摆脱饥饿,陈振龙让儿子去求见福建巡抚金学曾,向他展示了种植红薯的好处。

作为福建的地方官,金学曾正愁无法解决当地的饥荒问题。当他亲眼见到这种生命力顽强又高产的薯类,高兴地眼泛泪花,直呼:“百姓有救了!”

他找来陈振龙作为老师,让他指导福建各地红薯的种植方法,对红薯采取藤苗扦插种植和精心护理。

红薯之父陈振龙:为了拯救福建的饥荒百姓,他冒死把红薯藤带回国 - 天天要闻

几个月后,红薯果然大获丰收。只见红薯子母钩连,一串串,一簇簇,硕大红满,十分诱人,生吃起来甜丝丝的,口感很好。

很快,福建的大多数地方都种上了红薯,饥荒问题也被解决了。

巡抚金学曾在陈振龙红薯种植方法的基础下,写出了我国第一部薯类专著《海外新传》。

而由于菲律宾当时属于番邦外国,所以又把红薯叫做番薯。

因为红薯的引入,明朝饥荒问题也得以缓解,国运也得以延续下去。

在饥荒年间,有句话叫做:“乡民活于薯者十之七八”,意思是大多数百姓在饥荒年间都是靠红薯活命的。

毫无疑问,陈振龙绝对是千万百姓的救命恩人。

红薯之父陈振龙:为了拯救福建的饥荒百姓,他冒死把红薯藤带回国 - 天天要闻

当我们在品读这段历史时,当我们在吃红薯的时候,也要牢记陈振龙当年冒死引进红薯的巨大贡献,记住前辈的丰功伟绩,以便激励我们有朝一日也能为国出大力!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 天天要闻

川普关税落地,印度第一个举白旗,中国快速实施对等反击

特朗普所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了全世界所有国家一个措手不及,特别是由他本人所规定的所谓“基准税”更是离了大谱,因为如果叠加美国先前向其他国家征收的关税来算,总关税已经超过了70%。从这一点我们也能看出,特朗普的“关税武器化”较之于他的第一个任期,变得更加具象化了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 天天要闻

中国反制之后,特朗普连夜发文:美国必须坚持住,结果将载入史册

日前,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公布公告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则,经国务院批准,自即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一、对原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 天天要闻

美国闯大祸了?希拉里突然出山,特朗普始料未及,美盟友被彻底激怒

《大西洋月刊》记者爆料美政府高层作战计划群聊泄密事件后,英国、加拿大、奥地利近日均对此作出回应。CNN称,奥地利总统亚历山大·范德贝伦表示,“美国的局势再次说明,我们必须考虑(建立)一个强大、自信的欧洲,走自己的路,通过自身力量从战略上确保欧洲的和平。”英国首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 天天要闻

最后期限已至,特朗普不演了,直言用降低关税来换取Tik Tok

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新闻发言人表示,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武器化、工具化。商务部新闻发言人 何亚东:中美双方经贸部门一直通过各种形式保持沟通,中方在关税问题上的立场是一贯的,我们坚决反对美方单边对华加征关税,反对将经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