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2022年06月30日01:26:04 历史 1856

葬父贷孔兄,仙姬陌上逢。织爱偿债主,孝感动苍穹。这首诗讲述一个孝子故事,就是过去董永卖身葬父,为了给父亲获得一个安葬之地,主动去给别人家当佣人。不少人都觉得挺奇怪,安葬父亲随意埋葬在一个地方就可以,究竟有那么难吗?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 天天要闻

古代葬父,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简单,规矩还是很多。如果“梳理”那时社会背景,你就会发现葬父难度,超出你的想象。

古代卖身葬父常发生

故事讲述董永家境十分贫寒,父亲死了无法安葬老父亲,只好把自己卖给富裕人家。约定干了三年才能获得自由,因为孝心感动上天,获得天上七仙女的帮助。将三年的期限,变换为百日,争取到以后自由。卖身葬父这样,算是一种古老传统,经常会有此事发生。

水浒传宋江娶了一个老婆阎婆惜,就是卖身葬父跟了宋江,算是求得一个保障。这种在当时,没有什么太多规矩,头上插着一根稻草,将父亲尸首摆在当街。到时候不用吆喝,反正当事人都懂什么意思,碰到好人就顺利成行。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 天天要闻

最直观原因就是缺钱,要购买土地安葬父母,古代土地都是有主人。对于穷苦百姓来讲,根本出不起这笔钱,只能寄托于好人的帮助。如果随意找一块土地安葬父亲,人家主人哪里会同意,直接去官府告你。

这些卖身葬父的人,多数都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在当地几乎无人帮助。需要准备大量钱财,除了购买土地之外,还有丧葬仪式。哪怕家里特别寒酸,不能草草下葬,肯定要厚葬。对一个迁移或者躲避战乱的人来讲,没有钱来操办这些事。只能出卖时间和青春,这种算是一种解决办法,对当事人来讲很常见。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 天天要闻

如果随意安葬会被惩

中华民族讲究百善孝为先,古代人对待父母很孝顺,哪怕父母很偏心,也必须孝顺。否则不会有那么多愚孝人,对于一些不赡养老人的孩子,社会很排斥,如果当事人告官府,都会被判决重罪。闹到最后,会导致在当地混不下去,就连做生意不会有人合作。因此有些人就算不服气,也只能硬着“头皮”去养老人,这种人到现在还被某些人“道德绑架”。

那时有律法规定,长辈必须有后人置办后事,没有办法避免。换句话来讲,子女没有办法逃避给老人办后事,就算老人生前不慈,依然要大办丧事,如果拒绝做这种事,该行为比不孝顺老人,罪行还要更重。古代人这么安排,本着“人死为大”的原则,算是给死者一个圆满“交代”。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 天天要闻

古代因为天灾发生,人们为了生计往往会选择逃亡别地。子女户籍通常跟着父母,就算父母户籍被注销,只要有祖先户籍,同样可以办理。但是外地人很难办到,女儿户籍跟着父母在出生地一样。等到父亲去世后,面临着两个选择,要么运回老家办理,不会影响户籍。考虑到现实问题,很难完成这个办法,只能放弃该决定。

如果父亲在外地去世,子女没有办法证明身份,就会成为黑户。商朝有了户籍管理制度,各地的人口由当地的衙门管理。没有办法证明身份,就会失去国家的法律保护。你为了省事,偷偷安葬老人,被查出来根本“消受”不了。搞不好还会被人当成盗贼。那是寸步难行,有些事根本“做不成”。

顺便解决好户籍问题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 天天要闻

卖身丧户最关键的一个问题,就是户籍,古代虽然没有身份证,但是对于户籍很看重。这些人没有当地户籍,自然是备受排斥,稍有不慎就会被撵走。搞不好连性命都保不住,如果当地政府发现不是本地人,官府马上会“凶神恶煞”,会驱逐这些人。

男孩子还有可能活下来,出卖苦力或者去当兵,算是挣得“出路”。至于年轻女孩子生活会变得很艰难,有的人可能就会被卖到妓院,过得生不如死。很多妓院的老鸨子,专门征收一些父母双亡的姑娘,经过训练被放到院子。考虑到未来下场,这些女孩子宁愿卖给大户,不愿意卖到妓院。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 天天要闻

古代有一个不成名的规定,只要一个人在某地有祖坟,或者有直系亲属的坟墓,就可以在当地落户。当然前提是举办一场葬礼,就能成为当地人,当地政府就会依照条例将女孩父母户口给注销掉。然后讲为女孩子落户,所以卖身葬父对于一些女子,算是解决人生大事。

被人买走以后,相当于有新的身份,主人会帮你重新办理好户籍。虽然地位低,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就算是获得身份证,也可以在另外一个地方重新开始。当然运气好,还能进入到好人家,算是一种福气。对于古代人来讲,卖身葬父算是解决眼前大难题,从长远角度来看算是一笔“划算买卖”。

他们未来的命运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 天天要闻

古代“卖身葬父”一般会持续签约几年,如果碰到好的主子,可能当时就给你自由。通常签约几年之后,就会给自由,如果运气好还能被主子有一个好的前程。另外这种“奴仆”身份在社会,并不会被人们看轻,相反还能得到尊重。

主人愿意购买“卖身”安葬父亲的人,很大程度是当时社会风俗,备受世人认可。自从出现儒家思想后,这种学说就在社会中流传,强调“忠孝”的想法。孝子就是强调孝顺父母,这种想法影响人们对孝子的态度,还是非常认可。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 天天要闻

客观上来讲要是随意安葬父亲,后续问题太麻烦,稍有不慎就会吃官司。对于那些女孩子来讲,卖身葬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如果不这么做就会让老人“暴尸街头”。为人子女哪里舍得,因此这种习俗就贯彻下来,后人纷纷跟着“学习”。

小结

为什么历史上很多女子要“卖身葬父”,不能挖坑自己埋吗? - 天天要闻

关于“卖身葬父”这件事情本身,严格来讲算是贩卖人口,压根不值得提倡。真正原因追溯起来,就是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贫穷人口没有办法完成这种大事。特别是那些来到当地异乡人,心情可以理解,主要是牺牲人权。随着新中国成立,这种风俗已经被彻底摒弃,客观上来讲保证人们安全。

历史分类资讯推荐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 天天要闻

北京“回南天”,东北下“梅雨”?因为它偏北了

2025年7月1日8时许,北京大兴天宫院。尹亚飞/新京报/视觉中国2025年7月,北京仿佛进入广东“回南天”,地铁通道的墙壁上甚至挂上水珠。东北地区也连日阴雨绵绵,仿佛进入江淮“梅雨”季。潮湿、闷热、黏腻的空气,让北方人感到陌生。“我们家现在讲粤语。”有人如是调侃。还有人说:“南方人北漂,第一次有家乡的感觉。”另...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 天天要闻

痛别!他在杭州逝世

2025年7月5日18时15分,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原院长、成都电讯工程学院(现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王祖耆先生,因病在杭州逝世,享年98岁。王祖耆1927年出生于江苏省无锡市;1945至1948年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电机系;1952年获美国爱荷华大学电机系硕士学位后于美国西北大学任助教;1955年9月与钱学森同船回国...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 天天要闻

沈从文婚外情长达8年,期间找林徽因求助,林:去找金岳霖谈谈

1936年北平一个冬夜,大作家沈从文失魂落魄地敲响了总布胡同三号的大门。开门的是女主人林徽因,她看着门外这位文坛好友,只见他一米六几的个子在寒风中微微发抖,脸上满是泪痕。能让写出《边城》这般纯净文字的男人,哭成这样,一定是天塌下来了。林徽因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 天天要闻

外国船只插五星红旗避祸,国防部:公道自在人心

最近中东海域上演了一出"换旗求生"的戏码,在霍尔木兹海峡这片火药桶般的水域,外国商船们突然集体玩起了"变装秀"——清一色挂上中国五星红旗。 (在霍尔木兹海峡,大量外国船只悬挂五星红旗以避免....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 天天要闻

郭永红任天津市委组织部部长

7月9日,天津市委组织部领导干部会议召开。市委书记陈敏尔主持会议,宣布中央有关任职通知和市委关于市委组织部主要负责同志任职的决定并讲话。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关于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思想和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以严的标...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 天天要闻

以法之名:直到李人骏去救王彧,才知,洪亮被拍视频的真相

李人骏把万海定为黑社会,是因为王彧的指证。王彧在幕后老板陈胜龙和程子健的一番操作下,对万海做伪证,陈胜龙告诉他说是零成本,只需要诬告万海,就可以把万海手里的万川集散中心搞到手。但事实上却并不是这样。随着姜红军和孙飞被抓,李人骏被约谈,并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