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观音、普贤、地藏四位大菩萨向来为汉传佛教界和广大信众所推崇,他们与中国文化有着何等重要和深厚的渊缘?
为什么大乘佛法说“求佛勿如求己”呢?
我们礼拜菩萨时如何与内在“四无量心”相应?
一、地藏王菩萨:以安忍不动如大地,静虑思密知秘藏,故其名号为“地藏”。地藏王菩萨是大勇大忍的象征,因发下“地狱未空,誓不成佛”的宏愿,所以密宗又称之为悲愿金刚、与愿金刚或金刚幢。释加牟尼佛入灭以后,弥勒未生之前,地藏菩萨肩负着救度六道众生的重大使命。所以,地藏王菩萨是四大菩萨中唯一现出家相的菩萨,左手擎宝珠,右手持锡杖,寓意修习大勇者勇猛精进,持戒忍辱,勤严苦行,观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无生无灭,救拔一切业障众生得令解脱,安乐利益众生远离三恶趣生死恐怖,自生清净心,顶礼地藏王菩萨时对应四梵住中的【慈】,于色清净处最胜。
二、普贤菩萨象征着行,普贤菩萨又被称作三曼多跋陀罗,其意思是具足无量行愿,示现于一切诸佛刹土。普贤菩萨头戴五佛冠,形如满月童子,掌管十方诸佛的理德、定德、行德,其坐骑六牙白象寓意“愿行广大,功德圆满”,遍布十方虚空,悲怋不舍离一众生,虚空往来相应,广设方便结纳众缘,如日月普照大地一切众生不住相布施,普示平等心,顶礼普贤菩萨时对应四梵住中的【悲】,于空入处最胜。
三、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早在过去无量劫中已修行成佛,法号“正法明如来”,但为了更好度化众生,自请降格为菩萨,倒驾慈航。有个人到寺院里拜佛,结果看到有一个长得像观音菩萨的人也在拜,就很好奇上前便问:“您是大菩萨,为什么要自己拜自己呢”?那人回道:“求人者不如求己”。菩萨拜佛,寓意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敬畏因果,莫造恶业,更何况愚痴的凡夫呢?因此,顶礼观世音菩萨时要牢记“因果”,常信乐大乘,万法随喜赞叹,生大欢喜心,对应四梵住中的【喜】,以识入处最胜,用心多种善因、多积善果,自然功德无量!
四、文殊师利菩萨:文殊菩萨掌管诸佛的智德与证德,是佛教中的智慧担当,说法之具足,是大智大慧的象征。手持宝剑、如意、莲花或梵经,身披璎珞天衣;利剑象征用智慧斩断烦恼,如意象征智慧成就,莲花上放《般若经》寓意般若之智一尘不染;坐骑青狮象征佛智慧说法如狮子吼能让狂妄之人变得谦虚,令未发菩提心之人生起菩提心,并不退转。佛经中著名的文殊菩萨与维摩诘居士机锋辩禅的故事尤为经典。修习大般若者行食坐卧常在三昧,入世出世皆为平常心,宠辱不动,顺逆常静,圆融通达不落二边,顶礼文殊菩萨时对应四梵住中的【舍】,于无所入处、广量无边最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