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大军抢来的高僧——鸠摩罗什

2022年12月30日01:36:03 佛学 1868

10万大军抢来的高僧——鸠摩罗什 - 天天要闻

鸠摩罗什雕像

在历史上,愿意供奉高僧大德的皇帝有很多,自己出家当和尚的皇帝也不少,但是为了得到一个高僧,不惜动用国家的力量派出军队去抢夺的,鸠摩罗什是唯一的一个。而且还不止一个皇帝去抢,前后两个朝代的皇帝都派出大军去抢夺,这位鸠摩罗什大师到底有什么魔力,能让两个王朝的国君都不惜发动战争去抢夺呢?他在去世之后又为何会留下舌舍利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鸠摩罗什的故事。

鸠摩罗什出生在龟兹国,祖籍是天竺,他家世代为官,他的祖父是天竺的国相,他的父亲叫鸠摩炎。鸠摩炎本来是要继承国相的位置,但是他却放弃了高官厚禄,选择了出家为僧。鸠摩炎在出家之后,他就向东走,一路来到了龟兹国,龟兹国的国王白纯听说了鸠摩炎放弃相位出家为僧的故事,对他非常敬佩,就邀请鸠摩炎做龟兹国的国师。

龟兹国的国王有一个妹妹,这个妹妹不仅长得好看,而且据说她后背上有一块胎记,胎记的形状很特殊,当时就请了一个罽宾国的高僧来看。这个高僧说,根据这个胎记的形状,国王的妹妹将来一定能生下一个智子国王。妹妹的名声就传扬出去了,远近一些国家的王公贵族都来提亲,可是这个国王的妹妹谁也没有看上,这一年她已经20岁了。

国王的妹妹也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当她看到鸠摩炎的时候,一下子就被鸠摩炎吸引了,她非要嫁给鸠摩炎不可。可是鸠摩炎当时下了很大的决心放弃官位出家为僧,让他娶妻肯定是不干的,这个龟兹国的国王为了自己的妹妹也没有办法,他就软磨硬泡强行逼着鸠摩炎娶了自己的妹妹。

在结婚之后没过多久,国王的妹妹就怀孕了,她怀的这个孩子就是鸠摩罗什。鸠摩罗什在龟兹国的皇宫里长大,龟兹国的皇宫跟佛寺也差不多,宫殿的墙壁上绘有很多色彩鲜艳的壁画。自从佛教传到龟兹国之后,龟兹国很快就开始全民信仰佛教,他们大规模的开凿石窟来表达自己对佛祖的虔诚。

鸠摩罗什从小就生长在佛教的环境里,他聪明伶俐,对佛教文化十分好奇,他们一家人生活在一起过得非常开心。直到有一天鸠摩罗什的母亲提出说她要出家,鸠摩罗什的父亲就非常生气,他说我当年好好的出家为僧,你们非逼着我要跟你结婚,现在我婚也结了孩子也生了,你居然说要出家,我不同意。

罗什的母亲看到鸠摩炎不同意也没有办法,就不再提了。过了几年之后,罗什的母亲出城游览,她无意间看到了一个坟堆,坟堆上面是累累的白骨,她当时就觉得人生实在是太苦了,她一定要出家,她要帮助人们脱离苦海。

这一次她态度非常坚决,罗什的父亲还是不同意,她就绝食。她绝食了6天之后,罗什的父亲一看要是再不同意,人就要不行了,他也只能同意了。就这样,鸠摩罗什的母亲就出家了,她出家是带着罗什一起出家的,这一年鸠摩罗什7岁。

罗什跟着母亲来到了寺庙里,他拜寺里的高僧佛图舌弥为师,跟他学习佛法。鸠摩罗什十分聪明,他每日能读诵1000个偈诵,师傅给他讲述经义,他也是一听就会,没有任何障碍。

当时出家人是要乞食的,鸠摩罗什就跟着他的母亲,每天拿着个钵到处乞食。他们在龟兹国乞食,国人都知道他母亲是国王的妹妹,对他们的供养就很多。罗什的母亲为了能够真正的修行,就带着他离开了龟兹国,罗什的母亲带着鸠摩罗什渡过了辛头河,来到了罽宾国。

罽宾国在当时的西域是一个佛教中心,他们找到了罽宾国最有名望的槃头达多法师。槃头达多是罽宾国王的弟弟,他读通了佛教的三藏九部,在远近的大小国家里面他是最有名的高僧。鸠摩罗什就拜槃头达多为师,跟随他学习佛法,经过多日的相处之后,槃头达多就发现这个孩子真是了不得,实在是太聪明了,简直是个天才,经文义理一说就会,一点就通,读起偈诵来也是毫不费力。

印度的原始佛教最开始的传经方法都是靠背诵,那个时候没有纸,所有的经文都是师徒之间口口相传。师傅传完之后,徒弟就每日暗诵,把经文背下来再往下一代,一代一代的传。后来就把经文写在树叶上,所以叫贝叶经

到了鸠摩罗什的时代,依然有很多的佛经都是没有书写出来的,还是要靠师徒之间的口口相传。鸠摩罗什他暗诵的功夫就很强,他背诵经文非常快,背了很多的经书。他的师傅槃头达多就非常的感叹,经常在罽宾国的国王面前来夸赞他这个徒弟,罽宾国的国王也希望见识一下鸠摩罗什来看看他的本事,他就邀请鸠摩罗什到王宫来,让他参与王宫里面的谈经论道。

当时参与谈经论道的还有很多外道的大师,佛家说的外道一般他把修习佛家之外的法门都叫外道。佛法是心法,就即使你口里面讲的是佛法,但是离开“心”说法的也都叫外道。那这些外道的师傅,一看鸠摩罗什年纪这幺小,就很轻视他,但是一场辩论下来,所有人都被鸠摩罗什给折服了。

罽宾国的国王也开始特别的恭敬鸠摩罗什,用罽宾国最高的规格来供养他。鸠摩罗什在12岁的时候,他的母亲就带着他返回龟兹国。这个时候,沿途的各国都听说了鸠摩罗什的名号,都想聘请他,但是他不为所动。在这个阶段,鸠摩罗什不仅学习佛法,他还学习了很多外道的法门,比如说阴阳学、星象学、占卜算命他都很精通,他在这个阶段学的佛学是小乘佛法。

有一次,他听说有一个参军国的王子叫苏摩,这个王子是放弃王位出家的,专门教大乘佛法,很多人都跟随他学习。鸠摩罗什就去找到苏摩拜他为师,跟随他学习大乘佛法。鸠摩罗什在学了大乘佛法之后,有一天他就很感慨,说我从前学习小乘教义就像一个不认识黄金的人,却以为黄铜是最妙的。鸠摩罗什完全被大乘佛法折服了,他深入的学习大乘。

当时西域各国经常有辩经大会,其实这个辩经大会也是佛法交流的讨论会。在这样的大会上,鸠摩罗什表现的非常出众,他虽然年轻,但是没有人能辩过他。会上还有很多的外道,这些外道因为辩不过鸠摩罗什,就都皈依了佛教。

龟兹国的国王为了鸠摩罗什,还专门打造了一个金狮子座,请他开坛讲法。在他讲法的时候,很多周围西域国家的王公贵族都在下面虔诚的聆听,鸠摩罗什的名声就在西域传播开了。而且通过丝绸之路,他的名声也被传播到了远在东方的中原地区。

在鸠摩罗什20岁的时候,他的母亲要离开龟兹去天竺修行,他的母亲在离开的时候跟他说,我知道你的志愿是要承担起把大乘佛教传到东土的责任,那我问你你在传教的过程中如果碰到不利于你的情况,你会怎么办?鸠摩罗什坚定的回答道,他说大乘佛法要践行菩萨道,菩萨道就是为了度众生,要忘记自己的身躯。如果能使佛法得以弘扬,即使把我投入火炉上的大锅里,我都不会有怨恨。

从这个时候开始,鸠摩罗什就立下了大愿,他要把佛法弘扬到东土。鸠摩罗什虽然立下了到东土弘法的大愿,但是他不曾想到他会以一个非常特殊的方式去到东土的中原王朝。

东汉时期开始,佛教就传到了中原,经过300年的缓慢传播,在东晋时期佛教在中原的传播已经到达了一定的规模。这时候的中原地区,佛教在两个地方传播的最广,一个是洛阳,一个是长安。

长安现在是前秦王朝国君是苻坚,由于苻坚很重视佛教文化,当时的长安一度成为了中国北方的佛教中心。从西域来到长安的僧人,苻坚都以礼相待,给了很多的供养。

从西域的僧人口中,苻坚听说了鸠摩罗什的大名,他想请鸠摩罗什到长安来坐镇,他就派出使者前往龟兹国邀请鸠摩罗什,可是龟兹国的国王不肯放人,苻坚就派出大将吕光率领7万大军到西域去讨伐龟兹国。

在吕光出发之前,苻坚嘱咐吕光说你在攻克了龟兹国之后,要立刻把鸠摩罗什安全的护送回来。吕光率领大军到达西域之后,攻克了龟兹国,并且杀了龟兹国的国王白纯。

吕光是个武将,他对鸠摩罗什可不是那么恭敬,尤其是他见到鸠摩罗什之后,一看他居然是这么年轻的僧人,他就更感觉不爽。他想皇上怎么能把这么一个年轻的和尚看得如此重要,为了他居然出动大军,让我劳师远征历尽这么多艰苦。吕光就想,反正他现在在我手上,我倒要看看他是何方神圣,我偏要羞辱一下他。

对于一个僧人最大的羞辱是什么?就是让他破戒!吕光让鸠摩罗什娶龟兹国的公主为妻,鸠摩罗什坚决不从,吕光就说你难道觉得你的操守比你的父亲还要强吗?你父亲当年不是都从了吗?你怎么可以拒绝?吕光强行给鸠摩罗什灌酒,把他灌醉,再把公主也灌醉,把他们关到同一个密室里。

鸠摩罗什破了戒,在破了戒之后,鸠摩罗什非常的难受,他从小到大守了这么多年的戒律居然就这么给破了,他非常沮丧。这还不够,吕光还要继续的戏弄鸠摩罗什,别人都骑马却让鸠摩罗什骑牛,让鸠摩罗什在众人面前出丑。骑完牛之后,他又让鸠摩罗什骑没有驯服的劣马,鸠摩罗什被劣马一次又一次的摔在地上,受尽了侮辱。

鸠摩罗什破了戒之后,本来就很沮丧,现在又被接连的羞辱,他更是感到绝望。在这个时候,他的脑海里面想起了他母亲在临别时候问他的话。他母亲问他为了弘扬佛法,如果碰到不利于你的时候你会怎么办,他当时的回答是如果能使佛法得以弘扬,即使把我投入到炉火上的大锅里都不会有怨恨。为了信仰,为了能把佛法弘扬到东方,他甚至愿意牺牲自己,这点羞辱又算什么!

鸠摩罗什就开始忍辱,他以平常心来对待吕光的羞辱,吕光看到鸠摩罗什平静的样子,反倒觉得自己很惭愧,他也就停止了对罗什的羞辱。

吕光在龟兹待了一阵子之后,就率领大军班师回朝。回去的路途依然非常凶险,鸠摩罗什会看天象,有一次在扎营的时候,他提醒吕光说在这里扎营不行你需要移到山坡上去。吕光不听,到了夜里果然天上下了很大的雨,洪水泛滥淹死了好几千名士兵。吕光这才觉得鸠摩罗什确实有点与众不同,这也导致了吕光后来说什么都不肯放鸠摩罗什走的原因。

吕光的大军走到凉州的时候,长安传来了噩耗,苻坚兵败而且苻坚被姚苌害死了。吕光就停在凉州不肯走了,他自己在凉州称王,建立了后凉国。

吕光不走,他也不放鸠摩罗什走。在凉州城里,鸠摩罗什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一堆士兵跟着,他这些士兵不是他的手下而是来监视他的。

吕光给鸠摩罗什立下规矩,让他外出的时间不能太久,走的也不能太远,罗什等于被吕光给监禁了起来。在吕光的眼里,鸠摩罗什只是一件特殊的战利品,鸠摩罗什为了弘扬佛法的大愿,只能忍辱这样的半监禁式的生活竟然持续了17年。

这17年中,支持鸠摩罗什的是把佛法弘扬到东土的使命,鸠摩罗什看着时光一天一天的过去,这比羞辱他更加难受,他空有一腔热血却毫无用武之地。罗什只能从他身边的人开始弘法,他开始给吕光的士兵们讲法。

鸠摩罗什发现士兵们是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原人,他们所说的汉语发音五花八门变化多端。为了弘扬佛法,他一边传法一边学会了很多中原的语言。这时有一个中原的出家人叫僧肇,僧肇听说鸠摩罗什在凉州,他就慕名而来找到了罗什,要拜他为师,跟他学习佛法。僧肇的到来,鸠摩罗什非常开心,终于有人可以跟他探讨佛法了。

僧肇对儒家道家都有很深的造诣,他先是学了儒家和道家,然后出家学佛的。他很年轻的时候,就名震长安了。更让罗什高兴的是,僧肇的文学素养非常深厚,这对他学习中原的语言帮助很大。从此以后,罗什不仅理解了中文字表面的意义,而且他懂了言外之意。

正是在凉州的17年,鸠摩罗什对中原的文化有了深刻的理解,文学的能力也非常深厚了。经过漫长的等待,鸠摩罗什对离开凉州已经不抱希望了。

反而这时情况出现了转机,姚苌在占据了关中之后建立了后秦,姚苌也想请鸠摩罗什来长安弘法,他派出使者到凉州交涉。这时候吕光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吕隆继位,吕隆仍然不肯放人,吕光父子既不弘道也不放人,就把鸠摩罗什困在了凉州。

等到姚苌死了,他的儿子姚兴继位,姚兴更是虔诚的佛教徒。他迫切的想要见到鸠摩罗什,他又再次派出使者到凉州交涉,吕隆还是不放人,姚兴就派出10万大军进攻凉州。吕隆战败向姚兴投降,等待了17年的鸠摩罗什终于被姚兴迎接到了长安。

这时候的鸠摩罗什已经不再年轻,他已经58岁了。鸠摩罗什到了长安之后,姚兴尊他为国师,请他入住逍遥园,对他非常的恭敬。罗什终于可以实现他的使命了,他开始讲法和翻译佛经,鸠摩罗什组织了非常庞大的译经团体,有800多名弟子跟随他一起翻译佛经。

他的译经非常严格,有很多道工序,鸠摩罗什自己组织,他把经文念诵出来,他用原文念一句,然后那些懂梵文的弟子就翻译成中文一句,然后几百人就一起讨论,直到这个梵文和中文意义完全对上了。他的弟子里还有很多是从天竺和西域来的,都参与到了译经的工作里。有时候他们为了一个字的准确程度,几百个人讨论了几天都决定不了,就是因为有鸠摩罗什这样精益求精的精神,他才能翻译出那么多经典的佛经译文。

在当时的长安是佛学的时代,都是第一流的人才才能出家学佛。现在不一样,现在是崇尚科学,那时候的佛学就像现在的科学一样是普世价值观。

鸠摩罗什不仅翻译了很多的佛经,他还给中国带来了大乘佛法。鸠摩罗什他本人是先修的小乘再修大乘,所以他可以更好的把大乘佛法弘扬到中国。因为鸠摩罗什的到来,长安城来了很多慕名而来的求道者,他也培养了很多佛门弟子,培养了很多佛学的人才,他的弟子达到了3000多人,长安城的佛教氛围一时间达到了鼎盛。

后秦王朝的皇帝姚兴,对鸠摩罗什是恭敬的不得了,他把鸠摩罗什奉做圣人。在这个时候,姚兴突然有了一个想法,他跟鸠摩罗什说大师您有这么好的基因,您得给这个世间留下优良的法种呀。姚兴就挑选了10名优秀的女子来服侍鸠摩罗什,他恳请鸠摩罗什无论如何也要答应要留下优良的法种。

根据《高僧传》的记载,鸠摩罗什从此以后不住僧房,在外面单独的房子里居住。从此以后,鸠摩罗什在给别人讲法的时候,经常把自己比喻成淤泥。他跟大家说我这个身体像淤泥一样,但是淤泥中能生出莲花,你们但采莲花不要学我做淤泥。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鸠摩罗什是接受了10名女子的,那他到底是出于什么考虑接受的,咱们不得而知。但是根据他所说的,他把自己的身体比喻成淤泥,我们可以看出他的一些无奈吧。

我们也可以脑洞一下推测一下他接受的原因,鸠摩罗什之所以会这么做,也许是为了弘扬佛法的事业而做出的一些妥协。在他那个年代,为什么佛法可以传播的那么快,有那么大的规模?有鸠摩罗什这样的高僧肯定是一个因素,那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因素就是有皇室的支持。

姚兴以整个国家的财力供养了数千名佛门弟子,他还给鸠摩罗什提供了讲经和译经所需要的一切的物资,基本上是需要什么他就给提供什么,就是因为这样鸠摩罗什才能安心的翻译出那么多经典的经文,培养出那么多优秀的佛门弟子。

鸠摩罗什为了能跟皇室维持这样的关系,也许有一些事情他也得向世俗做出一些妥协吧。但是这个事情传出去之后,偏偏有很多人就要学做淤泥,很多佛门弟子要跟他学,也要娶妻也要搬到外面住不住僧房。

当时有专门管理僧人纪律的人,也是鸠摩罗什的弟子。这个弟子他就跟鸠摩罗什说,师傅您看这可怎么办才好,这些人拿您做借口,我也管不了了呀。鸠摩罗什就跟他说,你把那些要搬到外面的僧人都找来,就说我要请他们吃饭。那些僧人来了之后,一看每个人的面前都摆着一个碗,碗里面装着一把银针,鸠摩罗什的碗里面也是装满了银针。

大家都看向鸠摩罗什,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鸠摩罗什就说今天我来请大家吃面条,说完他就抓起一把银针放到了嘴里吃了下去,吃完之后他又抓起一把银针又吃了下去,他把一碗银针都吃了下去。然后他就看着下面的弟子说,什么时候你们也能像我一样把银针当面条吃下去,你们再来学我搬到外面住,说完他就走了。那些要娶妻的弟子们就再也不敢了,这就是佛家著名的罗什吞针。

鸠摩罗什翻译佛经,他不仅翻译新的经典,他还把前人翻译过的一些经典也拿出来重新翻译。以前的翻译有很多不通畅的地方不利于修行,鸠摩罗什就找出一些重要的经文都拿出来重翻。

他翻译的时候,严格按照原意来翻,由于他的中文水平很高,他能把佛经的义理用非常准确的词语来表达,他所翻译的作品不仅要求义理清晰而且文学水平还很高,文字既流畅又优美,为了达到文字流畅优美的效果他深入的学习中文的诗歌。

佛经里面有很多偈诵,他都用律诗给翻译出来,他用律诗翻译出来之后,这个佛经就变得特别的美。他翻译的佛经文字优美还不够,他还增加了韵律。原始佛教的经文都是有节奏的,他看到之前翻译的佛经能把经文的基本意思表达正确就已经很好了,根本就没有韵律。

他不仅要求义理准确文字优美,他还要求翻译出来之后有节奏,翻译的能够朗朗上口,甚至是能够唱出来,所以我们现在所能听到的佛经不仅能读诵还能唱颂,很多佛经唱诵出来都非常的好听,这都是鸠摩罗什大师的功劳。

鸠摩罗什到了长安以后,他开坛讲法,日夜译经,一刻都不停歇,他可能是要把那些年浪费的时光都补回来吧。为了传法,他真的是呕心沥血,鸠摩罗什译经的规模达到了历史上的最高峰,在后来的人里也只有玄奘法师才能达到他这样的规模。鸠摩罗什大师还培养出了3000多名佛门弟子,他的弟子里面有很多都有很高的成就,这是所有的后来的法师都难以比拟的。

鸠摩罗什到了年纪很高的时候,他还能把他当年暗诵的那些经文背诵出来,那些经文都是没有原文的,是一代一代的师傅口口相传留下来的。在他去世之后,有一位从西域来的高僧说,鸠摩罗什翻译出来的经文跟他记住的经文相比也就是十分之一的程度。鸠摩罗什之所以这么日夜不停的译经,呕心沥血的译经,也许就是他想给这个世间多留一些佛家的经典吧。

鸠摩罗什大师在去世之前,他跟弟子们告别的时候说,我所翻译的经文有300多卷,希望这些经文可以流传后世。今天我在大家面前发下誓言,如果我所传译的经典没有谬误,我尸体在火化之后,我的舌头不会燋烂。

在鸠摩罗什大师去世之后,弟子们对他的尸体进行荼毘火化。荼毘之后,鸠摩罗什大师的舌头果然没有燋烂,鸠摩罗什大师给世间留下了舌舍利。他的舌舍利至今仍然保留在甘肃武威的鸠摩罗什寺中,这也是为什么1600年来,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佛经没有人敢增加或者减少一个字的原因。

他所翻译的佛经,也是这么多年来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鸠摩罗什大师所翻译的《金刚经》,是中国有了印刷术之后印刷的第一本纸质书,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纸制印刷书籍。他翻译的很多经文都成为了后来中国很多本土宗派的法本。

佛学分类资讯推荐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 天天要闻

多年前,浙江一“六口之家”,5人先后遁入空门,还有1人当了居士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此文仅在今日头条发布,任何平台不得搬运,搬运必究“信仰”一词最早便是源于佛教经典之中,佛典中所阐述的"信仰"乃是对于天地万物以及祖先的尊敬与景仰,这两者的有机融合便构成了我们今日所熟知的"信仰"之定义。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 天天要闻

中国那么多寺庙,为什么他们家那么好看

很多人都把静安寺称为“中国最贵的寺庙”,因为它地处在上海最繁华的商圈之一 —南京西路。而它周边更是车水马龙,邻边也多是商场和写字高楼。来寺庙的信众更是数不胜数。它为什么会在这?经历了什么?又为什么强调要造得金碧辉煌?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 天天要闻

弘一法师李叔同:圆寂前拒绝吃药,将遗嘱和后事托与妙莲法师

关于“天才”的传闻,从古至今从未有过停歇,似乎每个时代都会涌现出那么几个天赋异禀的能人,展现出超越常人的智慧。对普通人而言,德、智、体、美、劳,一生能精通于几样就很是不易,想要做到全知全能就好比“难于上青天”。可在李叔同的眼中,这些都是弹指间就熟练掌握的技巧。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 天天要闻

提升认知,坚定信念,才会开始真修

一门深入,长时熏修。熏修就是多了解佛法方方面面的知识,提升认知。正确的认知,帮助我们少走弯路。才能坚定念佛。我最近在跟大家介绍一些基本的佛法方面的知识,包括八正道,包括很多高僧大德的一些事迹,以及各个中派的情况等等。这是什么?
巴米扬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 天天要闻

巴米扬大佛:高僧玄奘眼中的西域世界(四)

经过壁立千仞、地无水草、山崖陡峭的铁门关后,玄奘的小队进入位于今天阿富汗东北部的吐火罗国。此地有阿姆河从东向西穿越整片区域,所以小麦丰饶、谷物充沛。这里曾是汉代张骞来过的大夏故地,也是印度、波斯、希腊文化的交汇之地,更是民族融合的混血摇篮。
解密和尚不吃肉的原因! - 天天要闻

解密和尚不吃肉的原因!

你是否曾经好奇,为何和尚们坚守素食,从不沾荤腥?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揭开这一神秘面纱,探寻和尚不吃肉的原因。素食文化源远流长,早在佛教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盛行于世。古人提倡“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饮食观念,追求自然、清净的生活方式。
“最美尼姑”释正孝同:佛祖托梦出家后放弃985大学,现在怎样了 - 天天要闻

“最美尼姑”释正孝同:佛祖托梦出家后放弃985大学,现在怎样了

释正孝同出生于一个普通却幸福美满的家庭,作为家中唯一的独生女,自然倍受父母的宠爱与呵护。从小的她就展现出了优秀的学习天赋,每个学期的成绩都名列班级前茅,备受老师的喜爱。她个性温文尔雅、待人友善,从不与同学发生争执矛盾,广结良朋好友,在融入校园生活方面也游刃有余。
铁瓦寺(铁瓦禅林) - 天天要闻

铁瓦寺(铁瓦禅林)

铁瓦寺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河北镇河北村甲1号,此处原是五台山菩萨顶下院铁瓦寺,始建造于明代正德十年,清代重修,现仅存山门、东西配殿及铁瓦殿,寺坐北朝南,山门嵌有石额“铁瓦禅林”,进山门,两旁各有配殿两间,中间是铁瓦殿,铁瓦寺因此殿得名,铁瓦殿呈圆柱状平面呈圆形,高6米,直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