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澳門研發 橫琴轉化——灣區科技發展新潮流

2024年12月11日09:14:02 科學 1075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廣州12月10日電(記者王浩明、黃揚)對真健康(廣東橫琴)醫療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董事長張昊任來說,即將畫上句號的2024年是收穫滿滿的一年。

今年9月,該公司研發的「導航定位微波消融系統」三類醫療器械註冊申請和創新產品註冊申請均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成為首個在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立項、研發、註冊申報並獲批三類醫療器械和創新產品註冊證的產品。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日前公布,這家公司研發的「穿刺手術導航定位系統」(小型化穿刺手術機械人)獲批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產品正式獲批上市

「科研在澳門,轉化在橫琴,我們是行動者也是受益者。一年內接連有兩個產品獲批上市,這是屬於粵澳共同的科技創新成果。」在澳門土生土長的張昊任說。

真健康還在澳門成立了子公司,聯合澳門大學等多家單位共同承擔了「2022年度澳門重點研發資助計劃—智能機械人領域」的項目——面向人機協作作業的智能機械人系統研發,將人機協作智能機械人技術拓展應用到醫療服務領域。

澳門擁有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其科研成果產出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中排名第4,僅次於廣州、深圳及香港。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澳門研發 橫琴轉化——灣區科技發展新潮流 - 天天要聞

11月24日,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真健康公司創始人、澳門青年張昊任介紹產品「穿刺手術導航定位系統」。新華社記者 王益亮 攝

為更好解決澳門科技企業數量和體量偏小、發展空間不足、部分科技成果轉化遇到瓶頸的問題,橫琴近年來致力於打造科技轉化的載體,為澳門研發的轉化落地創造空間。

目前,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已建有橫琴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等創新平台載體,集聚了一批重大創新平台、澳門高校產學研基地、高科技企業、高端人才等創新資源。

圍繞合作區「四新」產業發展的琴澳創新產業園(一期)項目近期動工,將打造40餘萬平方米高品質生產製造空間,為技術轉化提供關鍵載體。

12月初,一場集成電路人才需求對接會在與澳門大學一路之隔的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舉行。集成電路企業開展人才招聘,共有超過60名澳門大學學生報名參加,現場氣氛火熱。

「橫琴毗鄰澳門,擁有粵澳合作的先天優勢,可在科研協同、產業化聯動、成果轉化和孵化等領域提供全方位支持保障。橫琴將會是澳門大學微電子專業人才生活、就業的最優選擇之一。」珠海先進集成電路研究院院長龔斌說。

澳門大學模擬與混合信號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國家重點實驗室就在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設有分部。該機構主任麥沛然說:「期望通過對接會促進芯片企業與澳大師生的交流與合作,將高質量的微電子方向碩博畢業生人才留在大灣區,推動大灣區集成電路科技創新事業的發展。」

澳門回歸祖國25周年丨澳門研發 橫琴轉化——灣區科技發展新潮流 - 天天要聞

這是11月24日拍攝的橫琴澳門青年創業谷(手機照片)。新華社記者 王益亮 攝

目前,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產學研示範基地以及澳門4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分部落戶橫琴,構建「澳門研發+橫琴轉化」創新鏈條,開展高校科技成果的轉化及產業化。截至今年11月,橫琴已累計培育孵化港澳青年創業項目898個,其中澳門項目815個。

除了市場和載體,資金也是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支撐。2023年8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產業投資基金正式設立。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財政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通過「子基金投資+重點項目直投」等方式,使社會資本投資於澳門及合作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聚焦科技研發和高端製造產業、中醫藥等澳門品牌工業、文旅會展商貿產業、現代金融產業等「四新」產業,帶動上下游企業聚集,構建富有競爭力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我們希望通過政府的支持,用更多資本支持這些企業走得更遠。跑通這條路之後,吸引越來越多企業到澳門研發、在橫琴轉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執委會主任李偉農說。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聞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關員在對2批進口原木進行查驗時,發現集裝箱內壁附着不少蜘蛛網。經進一步檢查,現場關員在集裝箱內截獲4隻活體蜘蛛。經送技術機構鑒定,確認上述蜘蛛為1隻阿根廷啡黃蜘蛛和3隻庫拉卡維寇蛛,均屬於外來物種。其中庫拉卡維寇蛛屬於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經毒素,被咬傷後可能會引起局部紅腫和全...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產業,有個數字讓我驚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設備賣了1171.4億美元,光咱們中國就買走了495.5億,佔比超過四成!這相當於全球每賣出三台造芯片的機器,就有一台是運往中國內地的。但細想之下,這個數字既讓人振奮,又讓人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營卡式爐成了必備品但千萬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爐爆炸事故7人受傷登上熱搜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燒烤時,剛購入一個月、僅使用過兩次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部分傷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顏寧在其微博發佈聲明,闢謠網傳簡歷。圖/顏寧微博截圖知名科學家顏寧再次公開打假,打假的對象仍是假簡歷。據報道,5月4日,顏寧在其微博上發帖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並請微博節後儘快清理...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原創 黃鑫 經濟日報與大模型對話,生成一件大師風格畫作;依託人工智能技術規劃路線,具身智能機械人可精準識別和抓取零部件……日前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展示了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生動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扮演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