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2025年05月05日13:52:08 科學 1282

原創 黃鑫 經濟日報

與大模型對話,生成一件大師風格畫作;依託人工智能技術規劃路線,具身智能機械人可精準識別和抓取零部件……日前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展示了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生動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扮演着激活產業新增長的關鍵角色。

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近年來,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滲透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是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重構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中國數字經濟規模持續擴大,去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10%左右,數字消費新業態新熱點持續湧現。一方面,5G、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創新突破,數字產業增長強勁;另一方面,產業數字化轉型加速,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人工智能是數字經濟的核心驅動力。人工智能為數字經濟提供技術支撐與創新動能,加速數字產業化與產業數字化進程;數字經濟則為人工智能提供海量數據、應用場景與發展土壤。二者相互依存、協同共進,共同推動技術創新與產業變革。國產人工智能崛起正為全球貢獻中國智慧。去年,全球新公開生成式人工智能專利4.5萬件,我國佔比達61.5%。我國大模型技術不斷迭代升級,性能和應用水平逐步提升,在自然語言處理、圖像識別、智能推薦等諸多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各行業智能化轉型提供有力支撐。

「人工智能+」正通過新技術催生新質生產力。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製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強調「人工智能+」,核心在於人工智能具備典型通用技術特徵,與各領域結合時,能突破傳統發展瓶頸,以智能算法、數據分析等方式優化流程、提升效率,催生新模式、新業態。我國已形成了覆蓋基礎層、框架層、模型層、應用層的完整人工智能產業體系,產業生態持續優化,具備深入賦能的基礎。

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是激活產業新增長的關鍵路徑。當前,一些傳統產業面臨效率低下、創新不足、資源配置不合理等問題,而人工智能通過數據驅動、算法迭代和算力支撐,能夠對產業進行重構。從生產端看,人工智能技術優化資源配置,能提升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從管理端看,智能決策系統可增強企業對市場變化的響應能力;從服務端看,個性化推薦、精準營銷將大幅提升用戶體驗和企業競爭力。更難得的是,人工智能與產業融合打破了行業邊界,拓展了產業發展空間。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發展「人工智能+」,需在創新與規範間尋找平衡。數據是發展人工智能的核心底座之一,破除「數據孤島」,實現高質量數據更大範圍、更高效率、更加有序流通固然重要,但也要注意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避免數據泄露、濫用等問題。此外,人工智能技術並非萬能,更不能「為了AI而AI」,盲目追求算法精度,忽視實體經濟真實需求,甚至由此帶來重複建設、算力浪費等問題。

站在數字中國建設新十年的起點,人工智能還將帶來更多可能。發展人工智能,既要加快創新步伐,也應尊重產業規律。聚焦關鍵領域,以創新突破拓寬技術應用邊界;貼合實際需求,以場景驅動融合、以需求牽引創新,實現人工智能與產業發展的雙向賦能,讓技術紅利真正轉化為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持久動能。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來源/經濟日報(作者黃鑫),原標題《以人工智能激活產業新增長》

監製/陳發寶

原標題:《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閱讀原文

來源:經濟日報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南方+客戶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地震學研究,目前擔任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 天天要聞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嶗山區出台行動方案,優化空間布局,提質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六大海洋產業「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嶗山區近日發佈《嶗山區加快建設海洋強區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將重點布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 天天要聞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最近網上又掀起了一波關於虐貓事件的熱議。每次這種事兒一曝光,評論區各種觀點激烈碰撞。有人氣得不行,要求嚴懲虐貓者;可也有人跳出來,說什麼「法無禁止,得饒人處且饒人」,甚至還對虐貓者表示同情。
南大洋的啟示——業界人士共話南極公海生態保護 - 天天要聞

南大洋的啟示——業界人士共話南極公海生態保護

新華社貴陽7月5日電(記者李凡)7月4日,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之「落實昆蒙框架:海洋保護地建設和南極公海生態保護」主題論壇上,一場圍繞公海保護特別是南極海洋生態保護的前沿議題在此展開熱議。環保專家一致認為,進一步加強海洋物種保護、推進協同治理、提升公眾認知迫在眉睫,全球各方需共同努力,共建美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