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2025年07月05日13:22:07 科學 1388

最近網上又掀起了一波關於虐貓事件的熱議。每次這種事兒一曝光,評論區各種觀點激烈碰撞。有人氣得不行,要求嚴懲虐貓者;可也有人跳出來,說什麼「法無禁止,得饒人處且饒人」,甚至還對虐貓者表示同情。這就讓我忍不住想起《唐人街探案2》里提到的那個「麥當勞定律」,也就是「麥克唐納三癥狀」,說起來還真和當下這事兒有點千絲萬縷的聯繫。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 天天要聞

電影里,秦風跟唐仁在紐約街頭追查連環殺人案時,冒出一句:「一般心理變態者,如果符合三個條件,大概率會成為連環殺手。第一是小時候經常尿床,第二是虐待小動物,第三是縱火。」當時在電影院聽到這兒,不少人都當是個新奇的電影梗,一笑而過了。可實際上,這可不是編劇瞎編的,背後有着真實的心理學研究支撐。

上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約翰·M·麥克唐納研究了100名有暴力犯罪史的人,發現尿床、虐待小動物、縱火這三種行為在他們的童年經歷中頻繁出現。尿床這事,往深了說,反映的可能是孩子在童年時期安全感缺失、情緒不穩定;縱火,看着火苗肆意蔓延,那種對毀滅和力量的掌控感,能滿足一些人內心深處扭曲的慾望;而虐待小動物,更是直接暴露了一個人對生命的漠視和缺乏最基本的同理心。

就說前陣子廣州白雲小區發生的事兒,光天化日之下,一名男子在幼兒園附近用貓條引誘流浪貓,趁沒人的時候,一腳狠狠踩向白貓,當天就虐殺了4隻貓。從監控視頻里看到那一幕,真的讓人揪心,那些小貓毫無反抗之力,只能任人殘害。還有之前成都溫江寵物市場,兩名青年因為和老闆協商退貓退款不成,當場就撕扯擠壓小貓脖頸,把小貓虐殺致死,53秒的視頻,看得人憤怒又痛心。每次這種虐貓新聞一出來,網上就吵翻了天。同情虐貓者的人,理由五花八門。有的說,人家可能就是童年過得太慘了,心理有創傷,才會通過虐貓來發泄;還有的說,不過是幾隻貓而已,又不是人,沒必要上綱上線,對虐貓者趕盡殺絕。

乍一聽,好像有點道理,誰還沒點糟心事呢?誰的童年又能保證完美無缺?可再仔細琢磨琢磨,這些理由根本站不住腳。童年不幸、壓力大,這能成為傷害無辜生命的借口嗎?全世界那麼多經歷過苦難的人,怎麼別人就能選擇用積極健康的方式去排解,偏偏這些虐貓者就只能靠殘害小動物來獲得快感?這分明就是心理扭曲,是道德底線的崩塌。從「麥當勞定律」的角度來看,虐待小動物絕不是一件小事。它是一個危險的信號,意味着這個人可能存在嚴重的心理問題。動物行為學家研究發現,正常情況下,人類看到其他生命遭受痛苦,會本能地產生同情和不忍,這是刻在我們基因里的共情能力。可虐貓者呢,面對小貓的慘叫和掙扎,不僅沒有絲毫憐憫,反而從中得到滿足,這種對生命的漠視和殘忍,就是一種病態心理的外在表現。

回顧那些臭名昭著的連環殺手,很多人的犯罪軌跡里都能找到「麥當勞定律」的影子。美國的艾德·蓋恩,小時候尿床、虐待農場動物,長大後變成了殺人狂魔,還用人皮、骨頭製作工藝品;還有傑弗瑞·達莫,從小就喜歡虐貓虐狗,經常放火取樂,後來犯下了一系列令人髮指的殺人罪行。這些案例不是個例,它們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從虐待小動物到嚴重暴力犯罪之間那條可怕的演變路徑。

有人可能會反駁說,就因為人家虐了幾隻貓,就把人想得那麼壞,說人家以後會成為連環殺手,這不是「有罪推定」嗎?話不能這麼說,我們當然不是要給每個虐貓者都貼上「潛在連環殺手」的標籤,但是我們必須承認,虐待小動物這種行為背後隱藏的心理隱患不容忽視。它就像一顆定時炸彈,今天能對毫無反抗能力的小貓下手,明天就有可能對其他更弱小的生命或者人做出更可怕的事情。

再聊聊那些同情虐貓者的人,他們的想法其實反映出一種對道德和生命價值的錯誤認知。在他們眼裡,貓的生命好像不值一提,虐貓這種行為沒有造成什麼實質性的重大傷害,所以沒必要大驚小怪。可他們忘了,社會的和諧穩定,靠的就是大家對基本道德和生命的尊重。如果虐貓這種行為都能被容忍、被同情,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後只要能找到借口,傷害其他生命也能被接受?這種想法一旦蔓延開來,後果不堪設想。而且,從法律的角度來說,雖然目前我國還沒有一部專門的《反虐待動物法》,但這並不意味着虐貓者就能為所欲為。如果他們的行為擾亂了公共秩序,比如在小區里公開虐貓,引發居民恐慌,或者將虐貓過程拍成視頻在網上傳播,就可以依據《治安管理處罰法》《網絡安全法》等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處罰。法律的完善需要時間,但我們不能因為法律暫時存在漏洞,就對虐貓者姑息縱容。

我們應該明白,同情和寬容是有底線的,對於那些踐踏生命、違背道德的行為,絕不能心慈手軟。我們要做的,不是去同情虐貓者,為他們找借口開脫,而是要關注被虐待的小動物,推動動物保護法律的完善,同時也要重視對虐貓者的心理干預和教育,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的錯誤,改正行為。

下次當你再看到有人為虐貓者辯解、同情的時候,不妨想一想「麥當勞定律」,想一想那些無辜慘死的小動物,想一想社會的道德底線和生命的尊嚴。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守護這個世界的善良和美好,而不是為醜惡和殘忍站台。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 天天要聞

倪四道院士已報警

南方+客戶端7月5日消息,近日,一張「院士預測廣東將發生8級以上大地震」的截圖在網絡上流傳。截圖顯示,名稱為「倪四道」的用戶稱,團隊預測8個月內,將會在一經緯度位置(位於廣東)出現八級以上地震。倪四道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地球物理學家,主要從事地震學研究,目前擔任中國科學院精密測量科學與技術創新研究院副院長...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 天天要聞

嶗山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

嶗山區出台行動方案,優化空間布局,提質發展海洋生物醫藥、海洋裝備等六大海洋產業「一山一帶一廊三城」布局海洋經濟嶗山區近日發佈《嶗山區加快建設海洋強區推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5—2027年)》,提出將重點布局「一山一帶一廊三城」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 天天要聞

從「麥當勞定律」看虐貓者,我們真的該同情嗎?

最近網上又掀起了一波關於虐貓事件的熱議。每次這種事兒一曝光,評論區各種觀點激烈碰撞。有人氣得不行,要求嚴懲虐貓者;可也有人跳出來,說什麼「法無禁止,得饒人處且饒人」,甚至還對虐貓者表示同情。
南大洋的啟示——業界人士共話南極公海生態保護 - 天天要聞

南大洋的啟示——業界人士共話南極公海生態保護

新華社貴陽7月5日電(記者李凡)7月4日,在2025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之「落實昆蒙框架:海洋保護地建設和南極公海生態保護」主題論壇上,一場圍繞公海保護特別是南極海洋生態保護的前沿議題在此展開熱議。環保專家一致認為,進一步加強海洋物種保護、推進協同治理、提升公眾認知迫在眉睫,全球各方需共同努力,共建美麗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