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2025年05月05日14:00:10 科學 2771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顏寧在其微博發佈聲明,闢謠網傳簡歷。圖/顏寧微博截圖

知名科學家顏寧再次公開打假,打假的對象仍是假簡歷。

據報道,5月4日,顏寧在其微博上發帖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並請微博節後儘快清理相關信息。

顏寧之所以說這份簡歷是「也許出於好心」,主要是因為這份簡歷並沒有刻意地「抹黑」,相反是「拔高」:裏面一些榮譽和成果存在明顯誇大。而且,原博的信息稱顏寧是「學神之神」,本意似乎是為了表達一種欣賞。

但顏寧似乎不買賬,她投訴並呼籲清理,或許也表明了一種真正的科學精神:嚴謹、求真,拒絕「完美人設」。事實上,對顏寧的過度拔高、造神,也可能對科學家造成傷害。

因為,這些真真假假的信息流傳於網絡,有可能讓人誤以為是科學家的自我標榜。同時,這也可能導致公眾對科學家產生不切實際的期待,造成科學家的公共形象割裂。

此前一個廣為人知的案例,就是對北京大學韋東奕的「傳奇演繹」。網絡上曾經傳出一系列關於韋東奕的故事,包括拒絕美國名校、幫助博士解題,甚至捐款上千萬云云,最後都被他一一闢謠。

這種捧殺式謠言同樣是謠言,任何一種虛假都是對科學精神的褻瀆,無論是打着怎樣的旗號。

而另一個不可忽視的深層原因是,這種對科學家虛假的讚美,背後也可能是一個流量生意。畢竟,將科學家神化包裝,可以快速吸引眼球,從而為自己的「商業布局」提供支持。

2019年,顏寧就曾打假同名「情感博主」的微博賬號,該賬號曾發佈顏寧本人相關的視頻,有意誘導網民,隨後突然畫風一轉,開始發佈代寫論文廣告、留學代寫的廣告。這引發了顏寧的不滿,最後在投訴之下該賬號顯示「用戶不存在」。

因此,無論是美化顏寧,還是盛讚韋東奕,都很難說這背後的動機是純粹的。檢索就能發現,這些虛假的信息大量流傳於營銷號,甚至是一個以「學術成功學」為噱頭販賣焦慮,誘導付費課程、論文代寫等灰色產業鏈。

這樣的簡歷造假,本質很可能也是同一套「流量陷阱」的變體——通過虛構「完美人設」收割流量,最終損害的是公眾對科學的信任,也可能導致科學家遭受無端的輿論風波,陷入疲於自證清白的尷尬。

在類似事件上,互聯網平台應當有所反思。就像顏寧在打假時還特意提到微博站方,希望他們能夠及時清理類似信息,指向了平台本身的作為。

類似信息在網絡信息治理中,可能存在一種特別的局面。不同於造謠污衊——造謠污衊很容易識別,也很容易遭到輿論反彈,這種捧殺式造謠,卻往往真假難辨,如果再用一些學術術語包裝,公眾更是無從分辨。

對平台來說,卻不能以此為由甩掉責任。對賬號資質的檢查,對信息來源的梳理,甚至和科學家等公眾人物保持密切聯繫,認真對待他們的投訴反饋等,都有必要進一步加強,確保科學家有一個真實的、經得起檢驗的公眾形象。

今天,人們已經越來越多地看待科學家走到了輿論前台,成為備受矚目的公眾人物,這當然是好事。但同時,這也需要人們具備一種科學和輿論素養,對科學家進行合乎實際的解讀,而不是動輒捧殺和踩踏。

科學需要真實,科學家更無需虛假的「完美簡歷」來加持。顏寧再次公開打假,也是給所有人提了個醒,無論出於何種目的,尊重事實、理性認知,就是對科學家最好的欣賞和最大的支持。

撰稿 / 江城(媒體人)

編輯 / 何睿

校對 / 楊利

科學分類資訊推薦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 天天要聞

進口原木里竟爬出4隻毒蜘蛛!海關緊急攔截,其中一種毒液可致人中毒

近日,廣州海關所屬佛山海關關員在對2批進口原木進行查驗時,發現集裝箱內壁附着不少蜘蛛網。經進一步檢查,現場關員在集裝箱內截獲4隻活體蜘蛛。經送技術機構鑒定,確認上述蜘蛛為1隻阿根廷啡黃蜘蛛和3隻庫拉卡維寇蛛,均屬於外來物種。其中庫拉卡維寇蛛屬於有毒蜘蛛,其毒液含有神經毒素,被咬傷後可能會引起局部紅腫和全...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 天天要聞

中國芯片設備進口狂潮背後:買得越多,卡得越緊?

最近跟朋友聊起芯片產業,有個數字讓我驚掉下巴——2024年全球芯片設備賣了1171.4億美元,光咱們中國就買走了495.5億,佔比超過四成!這相當於全球每賣出三台造芯片的機器,就有一台是運往中國內地的。但細想之下,這個數字既讓人振奮,又讓人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 天天要聞

卡式爐爆炸,多人被嚴重燙傷!緊急提醒

最近不少人外出露營卡式爐成了必備品但千萬要注意使用安全!5月3日北京一起卡式爐爆炸事故7人受傷登上熱搜引發關注據媒體報道,北京的陳先生與鄰居兩家人五一假期在野外燒烤時,剛購入一個月、僅使用過兩次的卡式爐突然爆炸,導致7人不同程度受傷,部分傷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 天天要聞

顏寧再次打假:科學家不需要「完美人設」 | 新京報快評

▲顏寧在其微博發佈聲明,闢謠網傳簡歷。圖/顏寧微博截圖知名科學家顏寧再次公開打假,打假的對象仍是假簡歷。據報道,5月4日,顏寧在其微博上發帖闢謠,「一份不知道誰缺乏常識造出來的真真假假的簡歷從前年就開始流傳,哪怕也許出於好心,也是不對的,已被我投訴掉了,不知道為啥現在又被翻出來」。並請微博節後儘快清理...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 天天要聞

人工智能還將帶來多少可能?

原創 黃鑫 經濟日報與大模型對話,生成一件大師風格畫作;依託人工智能技術規劃路線,具身智能機械人可精準識別和抓取零部件……日前舉辦的第八屆數字中國建設峰會集中展示了多項新技術新成果,生動展現了數字經濟的澎湃活力,而人工智能技術在其中扮演着激
Wi-Fi 6的MU-MIMO 技術:究竟藏着怎樣的奧秘? - 天天要聞

Wi-Fi 6的MU-MIMO 技術:究竟藏着怎樣的奧秘?

【ZOL中關村在線原創技術解析】在數字化浪潮的推動下,無線通信技術已深度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無論是家庭、辦公場所還是公共區域,Wi-Fi 連接都已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隨着移動設備數量的急劇增長和應用需求的日益多樣化,傳統無線網絡技術的局限性逐漸顯現,制約了無線通信的效率與性能。值得慶幸的是,Wi-Fi 6 ...
「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現身府河 - 天天要聞

「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現身府河

近日,魚類科研工作者王新越進行魚類資源調查時,在府河孝感段發現「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鳤(guǎn)。今年5月1日,在府河水域發現「長江三劍客」之一的極危物種——鳤。王新越 攝這尾鳤體長36厘米,體重290克。「這已經是長江十年禁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