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隻白鷺在工地附近的沮河淺水處覓食。
湖北日報訊(記者劉路、通訊員伍玉華、虞順意、朱新宇)4月8日,宜昌市遠安縣花林寺鎮慈化村沮河河畔,幾隻白鷺正在一排聳立的橋墩間覓食,黑鳶盤旋上空,仔細觀察清澈流水中的動靜。
「今年又有100多隻中華秋沙鴨來越冬,眼下大部分都返回北方的繁殖地了 ,還剩十多隻沒捨得走。」 湖北遠安沮河國家濕地公園工作人員游小飛告訴記者,沮河慈化村段是中華秋沙鴨常來的覓食點,這裡也是眾多愛鳥人觀鳥拍鳥的勝地。

盤旋在工地上方的黑鳶。
2024年8月,建設中的襄宜高速延伸至慈化村,橫跨沮河的響玲崗大橋開工在即。
每年的10月底至來年的4月,正是中華秋沙鴨、綠頭鴨等雁鴨類水禽到沮河越冬的日子。怎樣減少項目施工對候鳥的影響?襄宜高速公路(遠安段)建設協調指揮部積極推進企地共建,採取「微創」施工、志願者巡護等舉措,為候鳥「守巢」。
「項目正式動工之前,我們就為鳥兒『讓路』做足了準備。」 湖北交投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襄宜高速公路宜昌段4標段項目部安全總監胡安坤介紹,項目設計時,將橋樑30米/跨優化為40米/跨,減少涉河工程數量,縮短施工時間。

在沮河越冬的中華秋沙鴨。(資料圖片)
施工過程中,項目部選擇了成本較高的「岸上泥漿池+圍堰+旋挖」組合法,防止泥漿外流,降低噪音和振動,同時,在環境敏感區域進行「微創」施工,最大限度減少施工對河道和鳥類的影響。
截至4月8日,響玲崗大橋橋樑下部構造建設已完成95%,可趕在汛期前完成大橋涉河施工,及時恢復河道,避開水生動物活動高峰期。
從來鳥兒最聰明,偏向好山好水停。遠安縣花林寺鎮慈化村黨支部書記焦聖福介紹,村裡成立了義工志願者團隊,定期在岸邊巡邏,清理垃圾,普及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營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水生態環境,讓更多鳥類來這裡安家。
湖北日報客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用戶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信息,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在線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