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制內單位,也有官方推薦的入睡時間?

2025年03月27日07:53:04 健康 1399

這個話題,很多人不感興趣。


不過,總有志同道合的朋友,畢竟成年人一個普普適合的補藥就是科學睡覺了。


近日,全國愛衛辦發佈《睡眠健康核心信息及釋義》,推薦成年人晚上10至11點入睡,早晨6至7點起床,一些官方微信賬號對此進行了轉載,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


記得在之前,類似的話題大多出現在醫學或是專家號的文章裏面,如今越多越多的官方賬號開始關注大眾的心身健康了。


一句「你的睡眠健康嗎?」會瞬間被治癒。


單從話題的內容來看,沒有特別的新意,無非就是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和睡前一些老生常談的注意事項了,如不要玩手機。


個人看來,它還是很有積極意義的,你體制內的人不最愛按文件規定辦事了么,如今官宣了,不是行政指令,看個人身體。


長期熬夜,不說遠了,是會影響日常工作的,至少服務群眾的熱情不好維持,長期頂着黑眼圈上班,難免會流露出疲憊感。


許多單位會通過工會、內部通知等形式倡導員工保持健康作息,例如建議「早睡早起」「避免熬夜」,確保次日能夠精神飽滿。


這些都屬於柔性引導,而非制度要求。


畢竟,體制內工作特殊,一些人是需要二十小時開機待命,在凌晨查收一些緊急通知也是不少見的,佔用休息時間是有的。


再說,私人休息時間裏只要不違規違紀,再像學生時代領導像老師那樣去關心學生也不太現實,何況很多單位領導比職工要年輕,他們可能會更依賴於手機去消遣。


工作性質不一樣,高強度部門普遍存在熬夜現象,比如兩辦系統,作為核心協調部門,需處理大量文字材料、會議籌備及領導交辦任務,工作節奏快、突發任務多。


又如,基層工作人員需應對頻繁的上級檢查、群眾服務及突發任務,加班值班是常態化,甚至流傳「女人當男人用」的調侃。


據不完全統計,超五成職場年輕人每天零點後入睡,超七成平均睡眠不足7小時,主要是由於職場壓力、內卷和手機干擾。


一些單位雖無明文要求,但「早到遲退」或下班後線上處理事務的現象普遍,間接延長工作時間,只有深夜的時間是自己的。


長期熬夜顯然存在健康風險,它與猝死高度相關,我國每年約55萬人因熬夜猝死。


下面對那些經常熬夜的體制人幾點參考。


體制內突發任務難以避免,適當的80分原則,明白完成比完美重要,懂自我調整。


若某日睡眠不足,需在3天內通過分段補覺、減少社交消耗等方式「償還」,避免長期透支,該卷時間卷,該補覺就得補覺。


定期體檢關注血壓、心率指標,對長期失眠者建議通過工會申請心理輔導或中醫調理,用體檢報告來倒逼自己去平衡生活。


體制內單位,也有官方推薦的入睡時間? - 天天要聞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暫停戶外活動!我州發佈最新預警 - 天天要聞

暫停戶外活動!我州發佈最新預警

紅河州氣象台5月9日20時15分發佈雷電Ⅳ級預警預計未來12小時全州13縣市的部分地區將出現較強雷電活動出現雷擊災害事故的可能性大局地伴有1小時30毫米以上短時強降水、大風、冰雹等強對流天氣相關部門做好防雷電、防大風、防冰雹工作公眾在強對流過境期間暫停戶外活動防禦指南1.政府及相關部門按照職責做好防短時暴雨、防雷...
別拍打!「飛行硫酸」隱翅蟲進入活躍期,防範指南請查收 - 天天要聞

別拍打!「飛行硫酸」隱翅蟲進入活躍期,防範指南請查收

隨着氣溫升高,被稱為「飛行硫酸」的隱翅蟲進入活躍期。近日,醫療機構接診的隱翅蟲皮炎患者也多了起來,醫生提醒,遇到隱翅蟲千萬不要拍打。隱翅蟲體色紅黑相間,體液中含有稱為毒隱翅蟲素的酸性化合物,隱翅蟲皮炎就是由這種物質導致的。
喝對酸奶能防癌?浙一專家建議您這樣做 - 天天要聞

喝對酸奶能防癌?浙一專家建議您這樣做

我們的腸道里時時刻刻進行着「化學反應」,每天吃進的食物經過腸道微生物的分解會產生一類名為短鏈脂肪酸(SCFAs)的物質,它們在腫瘤防治方面有着舉足輕重的作用。日前,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浙大一院)呂志民教授科研團隊深入研究後,在Trends in Cancer在線發表了題為Short-chain fatty acids and ca...
14歲少女突發腦出血竟是罕見紅斑狼瘡,同濟醫院多學科協作打贏生命保衛戰 - 天天要聞

14歲少女突發腦出血竟是罕見紅斑狼瘡,同濟醫院多學科協作打贏生命保衛戰

極目新聞通訊員 鄧國歡14歲的初中女生暢暢(化名)本應享受美好的青春年華,卻不幸患上了系統性紅斑狼瘡。幸運的是,在同濟醫院腎病內科、重症醫學科、神經外科、風濕免疫內科、放射科、臨床營養科等多學科團隊的聯合救治下,她成功擺脫了生命危險,重獲健康。同濟醫院內科學系主任、腎病內科主任徐鋼教授查房兩個月前,暢...
女子高血壓竟是腎上腺腫瘤所致!內蒙古患者來漢接受「極限微雕」手術後痊癒 - 天天要聞

女子高血壓竟是腎上腺腫瘤所致!內蒙古患者來漢接受「極限微雕」手術後痊癒

極目新聞通訊員 寧亞飛 楊瑞內蒙古赤峰市50多歲的王女士,近半年來被「高血壓」折磨得痛苦不堪,頭暈目眩如同在渾水當中浸泡行走,連辨別方向都成了奢侈,但嘗試使用多種降壓藥治療卻無效。在當地醫院檢查後發現,導致其高血壓的「幕後黑手」,竟是右側腎上腺一處直徑1.5厘米的腫瘤。出院前,王女士送上錦旗考慮到王女士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