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心這種毒素!這3類食物容易隱藏

2025年05月06日13:30:23 健康 6931

夏天到了許多人愛「嗦粉」

不過,「嗦粉」雖開心

但你知道嗎?

潮濕多雨和高溫的天氣

河粉、米粉等濕粉容易被微生物污染

進而產生米酵菌酸

增加食物中毒的風險


01
米酵菌酸的可怕之處


米酵菌酸是食物被唐菖蒲伯克霍爾德氏菌(椰毒假單胞菌酵米面亞種)污染後產生的一種毒素。


在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環境(26~28℃ 是該菌的最佳產毒溫度),該菌可大量生長繁殖。


夏季小心這種毒素!這3類食物容易隱藏 - 天天要聞



三大特點


毒性強

米酵菌酸中毒發病急,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至12小時開始出現中毒癥狀,少數為1至2天。可以造成肝、腦、腎等實質臟器的損傷。



病死率高

目前米酵菌酸中毒尚無明確的特效解毒藥,一般通過催吐、補液治療、血液凈化治療等對症治療和臟器支持治療為主。


米酵菌酸中毒病情發展迅速,病死率極高,可達40%~100%。



耐高溫

米酵菌酸對熱穩定,可耐120 ℃高溫,一般的加熱烹調方法不能完全破壞其毒性,是其容易造成中毒的原因,脂溶性毒素特徵也導致其在體內不容易清除排出。


所以發現變質食品應立即捨棄,不要抱有僥倖心理繼續食用。


02
這些食物易出現米酵菌酸


① 發酵椰子和穀類製品


如我國北方的臭碴子、酸湯子、格格豆等,南方的糯米湯圓(放置過久後)、吊粑漿等。


夏季小心這種毒素!這3類食物容易隱藏 - 天天要聞


② 濕粉類等澱粉類製品


如河粉、米線、腸粉、瀨粉、粿條、米粉、粉絲、涼皮等,多在廣東報道。


夏季小心這種毒素!這3類食物容易隱藏 - 天天要聞


河粉、米粉等在生產過程中雖然沒有經過發酵,但它們以大米或澱粉(玉米、小麥和木薯澱粉)為主要原料,且水分含量高(約60%~70%),是適宜各種微生物生長的基質,在常溫下長期放置,可為椰毒假單胞菌的生長、產毒提供條件。


③ 木耳、銀耳


夏季小心這種毒素!這3類食物容易隱藏 - 天天要聞


木耳、銀耳等菌類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為原材料受到土壤中病菌污染和在室溫下泡發時間過長


03
出現以下癥狀小心米酵菌酸中毒


食用了被米酵菌酸污染的食物到出現臨床癥狀的潛伏期一般是30分鐘至12小時,少數人24~48小時開始出現中毒癥狀。


首先表現為上腹部不適,噁心、嘔吐,腹脹腹痛,部分病人有腹瀉。


米酵菌酸中毒病情發展迅速,重度中毒患者可在短期內出現多器官功能衰竭。


夏季小心這種毒素!這3類食物容易隱藏 - 天天要聞


發生中毒時,一定要儘快催吐,這樣可以減少米酵菌酸毒素的吸收,同時要保存剩餘的食物及嘔吐物,並將患者送往醫院救治。

夏季小心這種毒素!這3類食物容易隱藏 - 天天要聞

04
如何避免米酵菌酸中毒?












① 不要自己發酵米面類等食品


不自製發酵澱粉類、玉米面、椰漿或椰奶等食品。


② 盡量不吃流動攤檔的鮮濕粉類或濕粉條類食品


例如炒粉、湯粉、涼皮等,因為這些攤販的食品原料和加工衛生條件難有保證。


③ 不買不新鮮的鮮濕粉類或濕粉條類食品


尤其是購買散裝銷售的濕粉類似產品,要注意包裝上的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信息,低溫儲存,並在當天吃完。


④ 不長時間泡發米絲等類似食品以及干菌類食品


例如受潮以及浸泡後有黏液產生的干菌類品。



來 源:安徽市場監管
編 輯:陳文潮
二 審:程繼強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 天天要聞

醫生坦言:能活過80歲的糖尿病人,身上會有這7個特點

據《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所說,在我國大約有1.5億人存在糖尿病高患病的風險,近幾年也逐漸成為了全球糖尿病患病率和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對於糖尿病患者來說,可怕的不是糖尿病,而是患上糖尿病後的併發症,當多個併發症找上門,損害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着掖着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 天天要聞

耳鳴的特效藥,藥店藏着掖着不願說,我來和你講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講一講耳鳴,你可能不知道,在醫藥店的犄角旮旯裏面,藏着三種緩解耳鳴的特效藥,這些葯呢,就像是被人丟在角落裡的寶貝一樣,就因為太平價,所以藥店呢,也不怎麼愛賣,感覺呢,再晚一點呢,他們就要徹底消失了第一,益氣聰明丸,生陽聰耳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 天天要聞

人真的能被熱死!一老人因中暑身亡,體溫高到人體無法承受

►本文2125字 閱讀3分鐘聲明:本文內容均是根據權威醫學資料結合個人觀點撰寫的原創內容,為了方便大家閱讀理解,部分故事情節存在虛構成分,意在科普健康知識,如有身體不適請線下就醫。南京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在高溫天氣中因嚴重中暑不幸去世。送醫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 天天要聞

新AI模型突破性預測心源性猝死風險 準確率顯著提高

美國研究人員開發出一款多模態人工智能(AI)模型,能顯著提高識別心源性猝死高風險人群的準確性,有助於挽救生命,減少不必要的醫療干預。△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資料圖)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在《自然-心血管研究》雜誌上發表論文說,他們新開發的AI模型名為「多模態AI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