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質疑的「吸氫大法」

2024年05月17日09:45:04 健康 1855

在一種叫做氫(氧)機的機器內注入定量蒸餾水或純凈水,將鼻息軟管的兩端分別接入機器和鼻孔,人即可吸入水電解出的純氫氣或氫氧結合氣體。北京市丰台區的一家氫氣會館裏,吸氫體驗者來來往往,這些上門體驗的老年人坐在機器旁,或安靜不語,或和會館裏的授課店員偶爾互動,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健康」。

「喝氫水、吸氫氣、洗氫浴、享氫福。」近來,一種以「氫」為核心的保健療養方式悄然走紅。其理念為,人通過長期飲用、吸入和沐浴富氫水體或氣體,能達到日常養生、助愈疾病、預防癌症、延長壽命等效果。

然而,亦有人對此強烈質疑。多名網友向記者表示,他們的家人因沉迷吸氫,身體不但沒有變好,反而出現了更多毛病,甚至耽誤了去醫院的時間。

公開資料顯示,氫氣醫學在2008年左右進入中國。相關研究人員介紹,2014年,中國老年保健醫學研究會氫分子生物醫學分會成立,相當於有了一個正式的學術組織。這個領域的研究需要國家扶持,相關的商業行為也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督。

記者了解到,國內關於氫醫學的討論和爭議一直存在,雖然在學術上,氫醫學還處於研究階段,但和氫有關的商業行為卻已紛紛落地,僅各類氫氣養生館就已遍布全國多個省份。受訪專家提醒,目前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只將一個品牌的氫氧氣霧化機批准為「三類醫療器械」,充斥市場的其餘各色制氫機不宜直接用於人體吸入。如確有吸氫需求,要到三甲醫院向呼吸科等專業醫生進行諮詢。

被質疑的「吸氫大法」 - 天天要聞

2024年4月,北京市丰台區某氫氣會館,有老人正在體驗吸氫。新京報記者 羅艷 攝

充滿「奇效」的「吸氫大法」

新京報記者在北京市探訪了若干個氫氣養生會館、吸氫體驗館等門店。一家氫氧健康體驗中心張貼的海報上宣稱,氫具有清、補、調、養的作用,可以補充人體必需的78種微量元素、預防癌症、促進傷口癒合等;還能解決因血稠導致的悶、癌症導致的痛、便秘導致的堵等諸多癥狀。

4月24日下午兩點半,在丰台區一家氫氣會館裏,一名中年男子一邊投影某保健品的宣傳視頻,一邊做着補充介紹。他的聽眾是近十位正在免費體驗負氧離子機或吸氫機的老年人。

記者以體驗者身份從店員劉英(化名)處得知,該會館為某知名氫健康產業集團的線下體驗門店,店裡放置的吸氫機是可供兩人同時使用的氫氧一體機。使用方式是,向機內的水箱注入蒸餾水,按下模式和啟動鍵,再戴上鼻吸軟管,即可吸入由一體機電解出來的氫氣和氧氣。

一體機將氣體流量設置為1000毫升/分鐘,最多可連續工作8小時。劉英表示,到店體驗者通常是一天吸一個小時,最好每天堅持;如果在家自己吸,一段時間後,每天三、四個小時便足夠。

體驗者可以吸純氫氣,也可以選擇氫氧結合(氫氧比2:1)。劉英稱,腦梗、呼吸道疾病、心肺功能受損等群體更適合吸氫氧結合氣體。

被質疑的「吸氫大法」 - 天天要聞

北京市朝陽區一家氫氧健康體驗中心門前,張貼了一張氫作用的宣傳海報。新京報記者 羅艷 攝

記者吸入氫氧結合氣體十分鐘後,無任何感覺上的變化。劉英說,氧氣多了容易中毒,但氫氣不會;只要控制好,氫沒有毒副作用,所有人群都可以吸氫。「就算你沒啥毛病,有時間天天來,身體肯定是有變化的。」

劉英坦言,店裡的氫氧一體機屬於家用電器,沒有達到醫療級別。「咱們沒有醫師資格,不說氫能治病,但很多人吸了以後就感覺特別舒服,去醫院體檢,各項指標也確實變化了。氫氣就是調理,你可以去嘗試一下,對吧?」

劉英店裡的氫氧機售價19800元,活動價15900元。她說,「我們不在網上售賣,也不建議你網購,一是沒有售後服務,二是無法判斷是否出氫,三是控制不好易爆炸。我們的機器廠家已經控制好了。」

朝陽區一家氫氧體驗服務中心的店員李悠(化名)稱,到店體驗的老人,多有血管瘤、冠心病等疾病。她表示,吸氫的作用是清除自由基,即人體內的毒素和垃圾。她建議要長期吸氫,才能有效果。

李悠說,分好流量和時間,任何人都可以吸氫。店裡的氫氧機流量相對較小,每分鐘300毫升,氫氧比也為2:1。她介紹,吸氫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比如像慢阻肺患者,剛開始流量過大,可能會導致嘔吐等情況。

一位65歲的體驗阿姨告訴記者,她身體沒有毛病,吸氫的目的是純保健。今年1月,她在劉英店裡購買了一台氫氧機,每晚睡覺的時候會吸七、八個小時。白天,她又到店裡吸,順便也體驗負氧離子機和超長波按摩器。

吸氫是傷害身體的「罪魁禍首」嗎?

與上述被採訪者說法相左,也有不少人懷疑吸氫是傷害身體的「罪魁禍首」。記者在社交平台看到,一些網友懷疑,自己或家人出現的睡眠變差、眼皮腫脹、肺間質性改變、肺纖維化變白等癥狀,是吸氫造成的。

浙江省的尹女士告訴新京報記者,家中老人今年59歲,沒有感染過新冠病毒,不抽煙,不下廚,每年全方位體檢也都沒問題。「老人從去年8月開始,去養生館吸氫,還買了氫水杯,半年後檢查出了肺磨玻璃結節。」

尹女士表示,之後兩個月時間裏,老人依舊每天吸氫氣、喝氫水,併購買了一台氫氣機,每天在家使用一小時;後來複查,結節從3毫米擴大至了6毫米。「醫生問我們最近是不是一直有吸入什麼東西,但老人吸的就只有氫。」她認為,家中老人是因為吸入了氫氣才患上肺磨玻璃結節。

包頭市的小高說,她的姥爺74歲,去年出現了腦梗癥狀,說話障礙,身體僵硬,走路需要人扶;住院一個多月後,情況有所好轉。

後來,小高姥爺家周圍開了吸氫體驗店,「就是在老人免費體驗的時候給他們講課,每天喊口號,讓老人覺得這些工作人員比親生子女都要好。」

一開始,小高姥爺每天吸氫時長為半小時到一小時,去年國慶節,小高姥爺花15000元購買了一台氫氧機,白天吸,睡覺也吸,每天吸氫時間最少10個小時。

今年2月,小高姥爺又出現了走路困難狀況,卻執意不去醫院。小高解釋,姥爺之所以不想去醫院,是因為覺得吸氫有效果,「老人可能是心理作用,非說管用,誰勸都不聽。」小高無奈又擔心,她害怕姥爺因為吸氫,有病不去醫院,把身體拖壞。

常樂(化名)是北京一家眼部護理店的老闆,此前他經營過一段時間的氫生活館。作為曾經的從業者和體驗者,他直言,「吸氫並不能對人體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也許對肺和腦部有點好處,其他地方的效果不是很明顯。」

常樂說,因為多名專家公開肯定過氫氣對人體的益處,氫健康市場便火了起來。「我看了很多書,吸氫要足量,效果可能才好,但足量吸氫要在醫療機構和醫師指導下進行。」他表示,公司停止吸氫機的供應後,自己也就不再做這一業務。

登上「流言榜」的氫醫學

中石化(大連)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劉星宇等人的論文《氫氣在醫學領域的應用進展》介紹,1975年,吸入高壓氫氣(8個大氣壓)可以有效抑制小鼠鱗狀癌細胞生長的發現,是關於氫氣在醫學領域應用的首次報道。2007年,氫氣選擇性清除羥基自由基和過氧亞硝酸鹽的作用機制被發現,這推動了氫醫學的快速發展。

公開資料顯示,2008年左右,氫氣醫學開始進入中國。多位受訪者告訴記者,氫養氫療是有「依據」的,比如,徐克成教授主編過一本名為《氫氣控癌——理論與實踐》的書籍,國家衛健委曾將氫氧混合吸入式治療寫入新冠肺炎第七版診療方案……他們由此認為,吸氫可以抑制癌細胞擴散,改善身體狀況。

徐克成是廣州復大腫瘤醫院創始人、總院長,在他主編的《氫氣控癌——理論與實踐》一書中,通過隨訪82例吸氫的中晚期癌症患者,得出結論:每天吸氫氣至少1.5小時,並持續3個月及以上,能改善中晚期癌症患者的身體機能和生活質量,控制癌症病情的進展。上述書籍的出版,曾引起了關於氫氣能否控癌的爭議。據《中國新聞周刊》報道,多名醫師、高校教授認為書中研究未遵循標準嚴格的臨床試驗方案設計、病例不足、可信度差。對此,徐克成回應說,自己所做的是觀察性報告,只是把看到的現象披露出來,給外界提供參考。

被質疑的「吸氫大法」 - 天天要聞

一家體驗店氫氧一體機的操作界面。新京報記者 羅艷 攝

北京青年報》報道,2021年12月,由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等單位指導、聯合闢謠平台共同發佈的「每月『科學』流言榜」指出,吸氫氣能抗腫瘤抗衰老是流言。雖然在實驗室條件下,氫氣具有「抗氧化」性質,表現出減少炎症反應、抑制腫瘤生長的作用,但相關的臨床研究還在進行中。不論是科學原理,還是實際醫療應用中,氫氣的作用機制都有很多問題和疑惑尚未解開。

「流言榜」提醒,通過諸如吸氫或飲用富氫水這樣的方式,氫氣並不能針對性地到達病灶。即便在實驗室或臨床上有一些突破或進展,目前使用氫氣治療或預防疾病仍然是醫療行為,需要在具備正規資質的醫生叮囑下,在醫療機構中使用,而不是在街頭的小門店或家中自行操作。

對於氫氣控癌以及氫氣利於癌症患者康復的說法,中國抗癌協會科普宣傳部部長支修益持否定態度。他告訴新京報記者,這類言論沒有循證醫學的證據,如有商家宣傳氫氣控癌,是商業行為,「從戰略高度來說,吸氫預防癌症是偽科學。」

記者查詢發現,國家衛健委在2020年印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一般治療中,的確寫明「及時給予有效氧療措施,包括鼻導管、面罩給氧和經鼻高流量氧療。有條件可採用氫氧混合吸入氣(H₂/O₂:66.6%/33.3%)治療。」但在上述方案的試行第九版和試行第十版中,已經將氫療法刪除,取而代之的是「根據病情給予規範有效氧療措施,包括鼻導管、面罩給氧和經鼻高流量氧療。」

是否像那些商業類吸氫館宣傳的那樣,人人皆可吸氫?氫氣在療養方面的作用如何?吸氫有無注意事項?新京報記者就相關問題聯繫了若干以呼吸內科和腫瘤科見長的三甲醫院及專業醫生,對方均以不夠了解為由謝絕採訪,有醫生表示「不看好這個。」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呼吸內科前主任醫師張友平認為,氫氣本身對人體沒什麼危害,少量吸入基本沒有影響,且氫氣密度較小,有一定的選擇性抗氧化作用。如果過量吸入,導致肺泡變大,可能會壓迫心臟,導致呼吸困難。至於哪種程度算是過量,還沒有特別明確的數據指標。

劉星宇等人亦在論文中寫道,關於氫氣的給葯和劑量方案缺乏統一標準,氫氣作用的確切分子靶點和機制尚不清楚,氫療法的臨床研究範圍窄規模小。因此,有必要進行大規模的前瞻性臨床研究,以針對不同疾病選擇合適的給氫方式。

北京工業大學氫分子研究室主任馬雪梅在接受《北京日報》採訪時表示,目前全世界關於氫醫學的研究較多,但氫氣要真正進入到治療疾病的臨床應用階段,需要氫氣生物學機理研究的突破和更加深入的臨床研究。

「打擦邊球」的生意經

記者在企查查以氫體驗店、氫氣養生館、氫氧體驗中心為關鍵詞查詢,結果顯示,全國大多數省市均有此類個體工商戶在營業中。

記者以想要開一家吸氫體驗店為由,向某氫氧機製造廠商諮詢。銷售人員曹波(化名)表示,該工廠做氫機生產已有五年多時間,「這東西不屬於醫療器械,是它的一個缺點,但它確實有用。」

醫療器械分類規則》明確:醫療器械是指單獨或者組合使用於人體的儀器、設備、器具、材料或者其他物品,包括所需的軟件。曹波說,工廠供應的吸氫機有第三方檢測報告(無臭氧報告、氫氣純度報告等),各類證書齊全,只要宣傳時不要過於誇張,不說包治百病,就不會有問題。

曹波透露,有的顧客確實會在吸氫過程中頭暈、噁心等,「我們可以告訴顧客縮短時間,不舒服的時候停止下來。」

被質疑的「吸氫大法」 - 天天要聞

一家氫氧體驗店內的宣傳冊,介紹吸氫的作用。新京報記者 羅艷 攝

曹波告訴記者,成本方面,氫氧機只比純氫機貴幾十元,氣體流量越大,價格越高。在他們工廠,流量900的氫氧機大概3000元一台,流量1800的將近4000元。「市場售價沒有標準,根據當地的消費水平定。」曹波還表示,用於線上銷售的機器,工廠會做得粗糙一點,比如使用更便宜的塑料殼;對於專註做線下的品牌,線上價格反而會標得更高。

在記者走訪的氫氧機體驗店,裏面售賣的機子動輒上萬元,為什麼市面上氫氣機的價格這麼高?曹波表示,氫機通過電解技術出氫,核心部件電解槽和膜片上需要鍍鉑金,「如果只是簡單塗層,可能用一段時間後,機子壽命變短,且金屬物質揮發,水質就變得不好,傷害人體。」

公開資料顯示,第二軍醫大學教授孫學軍被稱為國內氫氣醫學研究第一人,對於一些企業在準備氫氣醫療器械申報的現狀,孫學軍表示,企業要量力而行,起碼具備一定的經濟實力再來干這件事情。

他談道,氫健康行業也暴露了一些問題。比如市場上充斥着非常多有認知缺陷的產品,「氫水濃度100ppm、電解槽壽命10萬小時」等的宣傳,實際上拿不出正規的檢測報告;更有甚者賣完產品就消失,導致客戶怨聲載道。

「沒什麼副作用,就等於沒有治療作用。對任何病都有益處,那就是沒有益處。」行醫幾十年的張友平說,吸氫不是醫療行為,延長壽命等諸多說法有點過火,他不主張每個人隨隨便便地吸氫,「真有這個需求,建議找三甲醫院的呼吸科醫生,諮詢吸氫對自身癥狀是否有效。」

記者撥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療器械受理電話,工作人員解答,氫氧機屬於三類醫療器械,如要銷售,都需要到國家葯監局註冊;若有商家稱自己出售的產品是醫療器械,但未進行註冊,則是違法行為。如果將氫氧機作為家用電器進行銷售,就不能說具有給人體供氧供氫的功能。「還是要看產品的預期用途是什麼,用於治病肯定是醫療器械,用於療養保健需要分情況看待,一旦用在人身上,基本是醫療器械。」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顯示,上海某公司的氫氧氣機獲得了三類醫療器械註冊證,氫分子生物醫學研究人員陳誠(化名)表示,這款當前唯一取得國家批准的儀器,需在醫生指導下使用;輔助用於需住院治療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成人患者的癥狀改善,商家售賣時如宣稱還有其他醫療功能,需要分別一一獲批。

「國家已經把氫氣機納為三類醫療器械,其報批周期也會比較長。」陳誠說,對一般企業而言,沒有那麼多資金去註冊醫療器械,但醫療器械又必須經過嚴格的生產規範,這時候,等不及的企業難免「走偏門」進行銷售。

記者致電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工作人員表示,因吸氫館不屬於醫療機構,故不受衛健委的管理。

氫研究不能急功近利

某知名氫醫學研究中心工作人員表示,「(部分體驗館)就是打擦邊球,看當地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管得嚴不嚴。」

記者搜索發現,多地監管部門曾有過對相關氫氣體驗館的打擊行動。

宜昌市西陵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在檢查中發現,某健康館內的氫氧氣霧化機屬於普通家用電器,產品標籤上未標註產品功能,非醫療器械;經營者也未能提供證據證明其所宣傳的產品有治療功能。經法院裁決,商家被處罰款20萬元。

劉英所在的體驗店隸屬於河南某健康產業集團有限公司。河南日報客戶端消息,開封市市場監管局查明,該公司通過互聯網平台發佈的「氫醫學戰略合作夥伴」「中國氫氣行業最具影響力品牌」等內容為虛假榮譽獎牌,涉嫌發佈虛假廣告,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相關規定。2022年6月20日,開封市市場監管局責令當事人停止發佈違法廣告,處罰款2.1萬元。

被質疑的「吸氫大法」 - 天天要聞

2020年10月,銀川市市場監管局查處一起利用氫氣機進行虛假宣傳違法行為案。銀川市人民政府官網截圖

多地的市場監管部門提醒,切勿盲目迷信「氫氧機」,也不要輕信「免費體驗」話術,應當保持警戒心理,不要輕易掏了冤枉錢;如發現違法線索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

上海市聯合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盧意光專註醫藥健康領域的法律服務,他表示,討論是否屬於醫療行為,要根據《醫療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第八十八條來理解。

上述條例寫明:診療活動是指通過各種檢查,使用藥物、器械及手術等方法,對疾病作出判斷和消除疾病、緩解病情、減輕痛苦、改善功能、延長生命、幫助患者恢復健康的活動。「關鍵有兩個要素,是不是採用醫學手段,是否以治療或者診斷疾病為目的。」盧意光認為,第二個要素比較重要,他舉例道,若商家稱在不吃藥的情況下,吸了氫氣就可以緩解高血壓癥狀,這顯然屬於診療活動範疇。

陳誠認為,長期大量吸氫是否會產生副作用或潛在問題,是一個科學問題,需要長時間的研究支撐。陳誠表示,既然國家已經把氫氣機界定為醫療器械,那就由國家相關部門負責規範和監管。「氫氣醫學是一個新領域,未來可能在臨床和大健康方向產生重要影響,但也確實存在一些問題。建議國家投入經費來扶持這樣一個方向,把氫醫學徹底搞明白,揚長抑短,讓科學研究能儘快追上市場需求。」

2022年,徐克成在接受河南電視台《都市頻道》採訪時表示,他認為當前的氫還處於研究階段,實驗研究為主,逐步向臨床研究過渡。「要出於冷靜的心態,去好好研究氫。大家都來研究,這是一個好事情,但不要亂,如果把它變成急功近利的、以贏利為目的的,現在還為時過早。」

新京報記者 羅艷 實習生 黃馨悅

編輯 胡傑 校對 張彥君

健康分類資訊推薦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 天天要聞

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需要治療嗎?會不會影響到生育能力?

在日常的臨床工作中,我經常遇到一些患者因為B超檢查發現前列腺鈣化而感到擔憂和困惑。今天,我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位患者的故事。某日,一位年輕男士來到我的門診,他因為最近感覺小腹不適,於是做了一次B超檢查。結果顯示他的前列腺出現了一些鈣化的現象。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 天天要聞

飯後散步其實是錯的?醫生:上了60歲後,飯後這些事能不做就不做

在閱讀此文前,誠邀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分享更多的專業健康知識,為您的健康保駕護航,感謝您的支持。「李叔,今天真是熱得離譜啊!」張大爺扇着手裡的蒲扇,汗流浹背地說道。他和妻子劉阿姨正和對門的老鄰居李叔李嬸在小區對面的公園散步。